吃与爱_舌尖上的中国2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舌尖上的中国2 > 吃与爱
莫西 舌尖上的中国2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6-28 03:06:07

吃与爱

小时候,农村物质相对贫乏,一日三餐吃的都是应季蔬菜,常常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守着那几样再普通不过的时蔬,每天都为下一顿吃什么而发愁,但也有让人心生喜悦,吧嗒着嘴围着灶台,焦急等待母亲用饭勺尝过甜咸后宣布开饭的欢乐时刻。这时往往是母亲做了我,确切地说,是村里所有孩子都爱喝的面筋汤。一听到谁家做了面筋汤,孩子便三五成群地站在那家人的门口,眼巴巴地向里望着。坐在门梃上喝汤的大叔大伯也不含糊,招呼着去灶房盛汤,“虚与委蛇”之后,孩子们便一哄而上,每个人走出院门回家的时候都是肚子溜圆。

大概从那时起,我心中有了美食的概念,虽然这只是那时我们不能常常吃肉,以面筋代替肉食的心里安慰,但面筋筋道,牙齿轻轻一咬汤汁四溢的绵软,再加上辛辣的荆芥提味,甜酸的西红柿助阵,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对它最美的表达便是:再来一碗。

除了面筋汤,母亲还有很多拿手菜,但都是从田里挖的野菜。荠菜、灰灰菜、马齿苋、白蒿、红薯叶、红白萝卜叶都是母亲菜刀的刃下败将,一盘盘鲜绿的野菜呈上餐桌,总能让我在厌烦应季蔬菜后胃口大开。于是,我追随着味觉系统一路把自己练成了吃货。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姗姗而来,不消说,我绝对是搬着小板凳坐在第一排的那一个。我很关注美食的呈现。第一集中,看到酥油蜂蜜缓缓向下滑流,色泽澄黄透亮,尤其是听到白马一家舔允勺子里的酥油蜂蜜发出的“哧溜”声时,我的心都要醉了。第二集中,看到精致唯美的苏氏糕点,我恨不得钻进电视里咬上一口。

第三集,第四集……天南地北的各种美食以目不暇接的方式迎接我贪婪的双眼,而这对于我的嘴巴却不啻于酷刑。于是,我开始启动网络巨大的搜索功能,按图索骥,小试了几道取材简单的菜肴,正当我得意地品尝硕果时,却发现《舌尖2》在网上迎来了一阵批评之声。印象较为深刻的一条批评为:三观不正,片中人物爱得畸形。说实话,当我看到红烧肉一节时心想电视机要是有快进功能就好了。

虽然《舌尖2》中穿插的情感部分有些冗长与无当,尤其是后烧肉一节,然而不得不说的是,《舌尖2》虽然没有《舌尖1》纯粹,但前者比后者更有故事,也更突出人文关怀,如留守儿童苗族女孩李建英,苦学苏氏糕点的阿苗,为儿女们做西瓜酱的姥姥,老人老张的台湾之行……每个故事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在述说同一个字:爱。谁敢说一餐一食不尽是爱的表露呢?白马对弟弟的爱,父母对李建英的爱,师父吕杰民对徒弟阿苗的爱,姑姑对侄子吴童的爱……所有的美食也都离不开一个地方,那就是:家,那里有我们的亲人,大家欢聚一堂,在频频举箸与频频碰杯间享受着至高的幸福与宠溺。

《舌尖2》热播的余热渐渐褪去之后,其又以书的形式重出江湖。拿到这本书小书,我并没有立即翻看。时隔几日,当我翻开时,发现这本小书顶有趣。与看视频不同的是,文字的描述更具张力,比如在读到:老谭趁妻子做豆花的时候,准备着佐料——提神的香菜、清凉的薄荷、酥脆的油炸花生,还有酸辣清冽的泡菜。所有的一切,足以让人忘记远行的劳顿——这一段时,结合书中图片,自己更是不自觉地脑补了香菜、薄荷、油炸花生和泡菜的画面,让人体会到“这滋味够酸爽”的痛快淋漓。哎,口水怎么这么不争气,又偷跑了出来。

除了还原电视节目的基本内容之外,这本小书还增加了相关延伸阅读和名家名篇。延伸阅读能让人增长不少小知识,比如对淮扬菜、新疆美食、华子鱼和广东早茶的讲解。名家名篇不仅趣味多多还能让人在欣赏美食的同时领略另一场精神盛宴。

想要在美食中感受亲情,在墨香中品味人情,体会故事里的欢喜与乡愁吗?这本小书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