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吃货的漂泊史_舌染红尘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舌染红尘 > 一个吃货的漂泊史
柳无码 舌染红尘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2-20 13:02:01

一个吃货的漂泊史

     忘了在哪里看到一句话:“生命中那些痛苦的经历,在回忆里都很短暂;生命中那些甜蜜的经历,却可以甜很长很长,什么时候回忆起来,都是甜的。”
    时间可以治愈痛苦的心灵,但那些难过的往事,即使经过了时间的治愈,仍不免让人伤怀,只是不似当初那般伤得厉害。“在回忆里都很短暂”也意味着“回忆里仍然有,回想起来仍不快”。
    但加上“食物”就不同了。食物总能带给我们愉悦,它和时间一样,都有治愈的作用,站在食物的角度回忆往昔,那些扎在心里许久的伤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平息。
    作者一定是早早便发现食物的治愈作用,才写下了这本《舌染红尘》,也才有了序言中的那句话:“一切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不过是残留在碗底的一汪汤汁。”汤汁只会让人回味,不会让人受伤。
     和今天的年轻人一样,作者年纪轻轻便离开家乡,四处闯荡。海南、北京、深圳、广州……南下北上,漂泊辗转多个地方。这中间过过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住过乱七八糟的大仓库,失过业——不得不狼狈地求助于朋友的亲戚,失过恋——一次被男友劈腿、一次被现实拆散;这中间有过委屈——被同事排挤、被误认成小三,有过悲伤——闺蜜去世、恋情无疾而终,也有过愤怒和不甘——被领导性骚扰、被骗子利用、理想破灭……但在讲述这些往事的时候,作者的心态非常平和,至少无论怎样用心地寻找,都无法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丝一毫的怨气。纵观全书,只有在“追腥逐臭”一文中,作者发了脾气,不过那通脾气也并非为自己而发,而实属“路见不平一声吼”。
    书中有的,只有温暖。
    这种温暖,和食物息息相关。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人通过食物彼此慰藉。在书中,作者提到了身世坎坷的奶奶。作者的奶奶出身大户人家,中年时遭遇变故,生活水平一落千丈。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努力。她将难吃的粗粮做成好吃的糕点,将瘦小的带鱼做成让孩子们几十年都念念不忘的美味。正因为她,回忆起童年,作者想到的不是贫穷、匮乏,而是一样样好吃的东西,一起起妙趣横生的“厨房事件”。
    作者显然继承了奶奶的“饮食智慧”,她可以从一碗破碎的方便面里发现婚姻的真谛,可以从两碗寻常的浆面条中领悟到相濡以沫的亲情,可以从人们“打死也不吃”的讨厌食物中探出人极力回避的经历以及深藏于心的秘密——“每一种被遗弃的食物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幽暗的往事,都承载着生命最沉重的内涵。”
    人对待食物的态度,就是对待人生的态度。作者的豪爽洒脱,从作者对自己吃相的描绘中便可见一斑,而作者的细腻心思又可从对食物制作方法的描述上窥得一二。书中涉及的38种食物,几乎都有非常详细地制作方法,喜欢的话,大可动手一试。
    漂泊路上的种种艰辛,都因为“吃”而沉淀成有趣的回忆。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