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二百年:英国吃_简·奥斯汀食谱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美食 > 简·奥斯汀食谱 > 时光飞逝二百年:英国吃
斗樱 简·奥斯汀食谱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12-04 19:12:26

时光飞逝二百年:英国吃

挺喜欢这本《简·奥斯汀食谱》的,用于了解那个时代英国的餐桌很不错。宛如是一段英伦厨艺史的如画剪影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直白诙谐的笔法,引领着读者如若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自参与了这优雅英伦的中产家庭中的那一场场饕餮盛宴!

最喜欢的,就是该书关于简·奥斯汀时期,英国烹饪的历史与发展状况的介绍了。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即使那个时代的英国民众的物质生活还比较匮乏,但是他们的饮食也不比现在落后,什么调料、什么加工工艺都有……原来英国,也曾有过市场上出售的食品里总是添加了各式各样的有害化学物质,人们的餐桌上充斥着食品健康与安全问题的时候⊙﹏⊙b历史总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原来那个时候的黑心商人就能如此发挥钻研创新精神的弄虚作假了啊。

当然,这不过这都是他们一两百年前的事儿了。不过就算是现在读来,依旧饶有趣味!那些极富英伦乡村气息的食物,也是可以尝试着入手做一下的。

本来以为这是本以食谱为引线,主要介绍简·奥斯汀作品,或其本人的图书才买的。结果在收到书后才发现,这就是本驴头不对马嘴的食谱。多少有些失望吧。希望下次网上在介绍图书的时候,能够描述的更详细些,不要有意无意的误导了购买者。

在仔细看了书后,发现原来还有许多简·奥斯汀的作品是我不知道的。节选的文字片段,我们也不一定都看过,就算看过的也往往都是被原文一笔带过的部分,记不太清了。现在重温一下,也算是小有收获。而且从絮语上看,这个作者也很用心啊。总之,在没有从饮食入手剖析简·奥斯汀的佳作入手之前,我还是边看边等待吧O(∩_∩)O哈哈~

这本书讲解的很充分,资料翔实,加上真实的时代背景,感受到西方历史上传统的饮食文化和现代的烹饪手法相结合。书的创意是挺好的,大概是想要扩大读者面,走雅俗结合的路子吧。原意应该是想将这本书打造成颇具艺术感的一本料理书,就像在看小说一样翻看食谱,相信这对喜爱简·奥斯汀的读者来说会是一种别样的享受。就是最后歪楼了,也不知是作者掌控力不够的关系,还是怎的,总感觉本书的主旨不够鲜明。

虽然扯了简·奥斯汀的大旗,不过就是介绍了一下简·奥斯汀时代的饮食文化背景。先把她的小说和书信里出现的菜肴和食物做一下罗列,再附上同历史时代的食谱或做法——还往往都是些中产阶级的家庭食谱,而不是什么真正大贵族的宴会食谱,配以该食谱的现代烹制工艺……虽然,书中也截取了部分简·奥斯汀早期的短篇和后期没有完成的作品的片段引用,但引文片段重复的太多,有些罗列食材干脆就是生拉硬拽上的。

这本书的书名,或许该改成《追寻消失在200年前历史中的那些菜肴:挖掘简·奥斯汀同时代的家庭食谱》才对,这样就更简单明了。也免得总让人总有种名不符实的感觉。如果将此书归入休闲读物,里面的内容有些艰涩;如果将此书就此归入学术类,内容又嫌过于简单了。而且,这本书最大的遗憾,大概是因为是引进版的关系,有很多现代食谱上的烹饪工具太高级了,国内的家庭使用的话都没地找。还有很多简·奥斯汀时代的食谱,无论是从食材或是制作工序而言,对现代居住在都市中的读者来说,操作起来都不太实际啊。

还记得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言情小说上,男主角很严肃的对女主角说:“你知道地狱是什么吗?”“地狱,就是吃英国人做的菜、听德国人请笑话、在法国人指挥交通的地方生活。”……

这段话,让我此后的时间里,一直都对英国菜报有一种负面的观感。直到多年后,我看了那本《维多利亚女王的秘密厨房》,才稍有改观。那本书令我记忆最深刻的,除了其作者对英国菜偏执的近乎毫无道理的推崇备至之外,大概就是那句“只有在英国人的家中才能品尝到地道的英国菜”了。我也是在看了《维多利亚女王的秘密厨房》后,才多少有些明白了,所谓地道的英国菜,大概就是指那种典型的健康食品吧……崇尚的是“原汁原味”“口味清淡”之类的。

说实话,提到日本菜,人们往往马上想到寿司和生鱼片;提到印度菜,是辛香开胃祛湿的咖喱酱汁;俄罗斯现在除了黑面包,也有了熏鲑鱼、蒜香面包;意大利有他们的披萨饼、意面;在德国除了各式啤酒,就是香肠、猪脚;提起西班牙,就想起他们菜里大把大把的番红花和各式海鲜;法国菜是以大餐而闻名世界,蜗牛、鹅肝都是他们的特色美食;就算说道到美式食品,总也有有热狗、汉堡…而中国,中国是全世界所公认的美食国度,特色美食太多了,都数不过来。

——那么,英国菜有什么?

提起英国菜来,只怕别的国家的人还真的想不出什么代表性的东西,难道英国的传统食品,就是一堆煮了很长时间的肉泥配上浓汁和马铃薯?还是像HP里霍格沃兹的学生餐一样,烤牛肉配约克郡布丁吗?或者,是那种每份大概2英镑多的“国食”,面糊炸鱼配炸马铃薯?

当然,说炸鱼和薯条不好吃,那是偏见。裹面后,鱼肥美鲜腴,如果炸得好,薯条脆而酥…再浇上一点柠檬汁,撒上些盐和胡椒。在那种小店临窗一坐,要杯冰水,大热天的又解渴又开胃!是观看体育活动休息间隙聊以果腹的上佳之选,比汉堡包、三明治还好用挺好是挺好,可惜这只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小吃(﹁”﹁)嘴馋了填填肚子还行,正餐吃这个,也太对付了吧~!

不过,英国倒是有两道大菜是公认世界水准的,那就是,烤牛肉和烤羊肉。你可以在很好的英国餐馆里面,尝到烤羊肉,也可以尝到很好的牛排。细心一点的话,你会发现很多国家的高级餐厅,甚至意大利、西班牙,他们做这两道菜的厨师大都来自英国。
——为什么?
——就是因为,英国厨师掌握的这两道菜的做法和火候,是最地道、最美味的!

约翰牛和高卢鸡虽然一衣带水,却累世仇雠。中世纪后,继承了意大利文化中心地位的法国,素来以自己的宫廷文化而自傲。(虽然在那个带来了将新的食材与烹饪方法做嫁妆的凯瑟琳·德·美第奇王后,死了丈夫成为王太后之前,这些“高尚”的人,甚至连叉子都不肯用,嫌弃那矫揉造作。)这些忘得快的“高贵”先生们,有一天突然惊愕的发现,隔壁的土地居然有主了……新来的邻居却是“蛮族+海盗”,是群捞够了血汗钱,洗白上岸的泥腿子⊙﹏⊙b汗~

——如果换了你,你就能心平气和的和这位近邻正常来往吗?

别以为避之而唯恐不及就没事儿了!要知道两家隔着的说是海峡,可那年头,搞个大木头澡盆子就能划过去。就算不顾及到自己家的财产是否会受到威胁,但那块儿你一直觉得本该是属于自己的土地呢?远交近攻什么的真心常识啊。其结果就是,埋下了英法百年战争的导火索╮( ̄▽ ̄”)╭

好吧,书归正传。法国菜对酒、牛油、香料、鲜奶油等辅料的用量很大,素来是以将原料做的面目全非,连它妈妈都认不出来为能事O(∩_∩)O哈哈~“在英国人看来,法国人的做法太狡诈了!谁知道里面放了些什么东西?——而他们的做法却一目了然,毫不作假。“鹅就是鹅,看上去也绝对就是一只鹅。”所以从简·奥斯汀时代之前开始,就有很多英国人比较鄙弃法国菜那种,把菜肴和沙司一锅炖的看不出主料原形的做法。不管成因是出于幼稚的逆反心理,还是真的是因为地域的形成的口味的关系,至少,他们成功的让自己相信了他们更喜欢“原汁原味”!

多年延续下来,英国人的口味就偏清淡了。直到现在,也有很多忠传统的英国人因此而更青睐于中国的水煮肉,甚至是韩国的烧烤。也难怪英国人的烧烤做的是如此的地道了。如果不抹烤肉酱,还有什么比烤肉更“原味”的肉食呢?

英国菜是西餐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支。虽然英国菜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英式早餐却很丰盛,素有“big breakfast”即丰盛早餐的美称,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欢迎。英国菜素来以“家庭美肴”而自誉,英国烹饪法就根植于家常菜肴。因此只有原料是家生、家养、家制时,菜肴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简单而有效的使用优质原料,并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的质地和风味,是英国菜的重要特色。

英国菜的烹调,对原料的取舍不多。一般用单一的原料制作,要求厨师不加配料,要保持菜式的原汁原味。其制作方式只有两种:放入烤箱烤,或者放入锅里煮( ̄_ ̄|||)做菜时最好什么调味品都不要放,吃的时候再依个人爱好放些盐、胡椒等调味蘸料之类。好听点这叫尊重各人的口味,难听点就是偷工减料(#‵′)凸

据说,在英国上流社会的人吃的东西里几乎是不放任何佐料的,就连女王的食物里面最多也就是放几粒黑胡椒。不论是在超豪华酒店还是在寻常百姓家,英国的餐桌都放着两个瓶子:盐瓶和胡椒瓶。讲究的餐桌上的这“盐、胡二君”,不是一般的调料瓶,而是木制或玻璃材质的研磨器,用餐者可自己动手把器皿中的盐粒和黑胡椒研磨成粉撤在菜上。千万不要小瞧这“盐、胡二君”,一顿盛宴,味道有时可全凭它们二位了~!

而往往一道大菜从处理材料到出锅要好几个小时,为了避免饿着肚子等上菜,大都是需要顾客事先向餐厅预订的。英国人向来都以绅士著称,可就是在这样一个绅士国家,美食、却如此之令人尴尬。某本书上写的很诗意,“吃英国菜就像是在恋爱,味道与爱情,都是自己选择的。并非是用舌头来评判味道,而是用心。”……就是不知道,那些可敬的的绅士淑女们,又是否会愿意在摆满如此充满“教育意义”的英国菜的餐桌上罗曼蒂克了。

PS.首先,在本文的结尾,——让我们仅以此,对此书的译者致以诚挚的感谢!感谢他们,为我们完整的呈现了该书的原貌!

我曾见过有些译者的译文,如同使用了翻译软件般的僵直,译文中的语法错漏比比皆是。不得不令人怀疑其编辑的不负责任程度。我也曾见过有些译者的译文,读来是如此的费劲,完全字译的结果,就是把灵动的原文变作了味同嚼蜡的东西。可读性极差。

那些能被读者尊称为翻译家而不是译者的,都因其本身的学识素养,深厚的文字功底,能够令译文完整的呈现外文原作的外貌。甚至能够用意译把外国的民谚俚语,完整的转换成令本国读者会心一笑的文字。他们认真细致的宛如负责任的校对编辑。……同样向我们文革后的老一代翻译家致敬!

接下来,让我们对此书的作者,一位严谨负责的外国女士表示诚挚的敬意——她在承接下了这个写作项目后,不但亲自上阵将本书所涉及收录的菜肴逐一动手试做(当然,除了少部分那些实在是光怪陆离的超乎现代人想象的菜肴除外),还常拉来亲朋好友帮忙试吃。

而后,让我们对对这家吝啬的出版社齐刷刷的举起我们的中指吧╰皿╯#!反正这本书已经够厚了,如果只是出于压缩成本的考虑,不想增加书的页数,大可以用大16开的开本。可是为了赚得更多,他们却完全无视于读者的视力健康,而是选择改用了尽量小的5号6号字——

而且书里大量的带有简·奥斯汀那个时代鲜明烙印的风格怪诞的插图,为了省印刷费 ,居然都给弄成了黑白的。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反,正如果出版社把这些插图换成原版的彩色插图,就是书价再涨个十块八块的,这钱我也会掏啊!出版社做书这么小家子气,活该这书的销量不好。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时光飞逝二百年:英国吃”的回应

sangyutong 2014-05-13 13:07:00

平的到位,看的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