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去情绪化_去情绪化管教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去情绪化管教 > 和孩子一起去情绪化
知月 去情绪化管教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1-10 23:11:16

和孩子一起去情绪化

儿子三岁三个月,我二胎在肚子里马上八个月。老大正是叛逆期,本来就已经让人头痛了,我又从“健全人”变成了“老弱病残孕”的一员,管教人军事实力锐减,家里鸡飞狗跳,颇不安宁。

真的,我一点也没有质疑我老公——包括是全天下所有做爸爸的男人——带孩子的能力。可是,在我卧床安度孕早期的几个月间,我深刻地领会了孩子必须有妈妈这一宇宙真理。

我并不一定比我老公更爱孩子,但我却更自信能带好孩子。因为相比凭着本能带孩子的男人,身为女人,我更有责任感去学习育儿真经,更懂得学习带孩子的技巧。

《去情绪化管教》就是这样一本告诉你育儿技巧的书。但是,它没那么“神奇”,不会告诉你什么立竿见影的小窍门,甚至连作者自己也说,因为孩子不同、情境不同,所以没有什么办法是一定有效的。看,连作者都这么诚实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读读诚实的人写下的箴言?

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不会让你在育儿中变得多么轻松,相反,它给你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什么叫“去情绪化”?就是在你看见孩子把口红涂满大衣、把水放得满地都是、大发脾气、歇斯底里……时,不能大喊一声“够了!”然后把他丢进小黑屋。而是反复告诉自己,冷静、冷静、冷静……难不难?做过妈妈的都知道,这比登天还难。

但是,作者反复向我们强调一件事——要记住,当你的孩子歇斯底里的时候,不是他在故意惹你生气(当妈妈的都知道,我们多少次生气于孩子“故意气我”?)而是他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也许困了,也许累了,也许无聊了,总之,他绝对不会“故意”气你。如果他能“理性的”选择让你生气,难道他不能想到这会造成什么后果(挨揍或挨骂)吗?

作者在书中以脑科知识为底本——当然,那些脑科知识并不重要,什么叫神经元、上脑、下脑,无关宏旨。我们只需要记住一点,当孩子发脾气、闹情绪的时候,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让他平静下来,把情绪化转化为理智。说起来复杂,其实也很简单,无外乎“理解”、“共情”。

前天晚上我和老公带着孩子去和一对朋友夫妇吃饭,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还很合作。突然,他变得顽皮无比,不停地捣乱,掀碟翻杯。我阻止了一次又一次,可是没有一点成效。“你是不是故意惹我生气!”这句话分分钟就要出口。突然,我想起了《去情绪化管教》中的内容。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孩子中午没睡午觉,而此时已经是7点30了,他已经很累很累了,他不是在故意捣乱,他只是呆不住了。

于是我问:“嘟嘟,你是不是累了,无聊了?”他马上点头:“嗯。”我说:“好。妈妈把这些菜吃完,然后我们就走好不好?来,先把这件衣服穿上。”儿子神奇般的不闹了,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安静地等我吃着东西、和朋友表示晚餐结束。一场暴躁妈妈大战熊孩子的戏码消弭于无形。

当然,不是所有时候都这样顺利,很多时候,我依然疲于应付儿子的小情绪、小调皮。但是还好,我们之间,从没酿出过什么“世纪大战”,对此,我已经知足——真的,难道我还指望儿子是个天使不成?

这本书,我是打算时常翻翻的。当然不是因为内容多么深奥难解以致要常常温故而知新。我只是希望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去情绪化,亦即高情商的人,在面临纷繁复杂的育儿难题时,能保持冷静、平静、安静,做一个永远温柔祥和的妈妈。

读一本书,哪怕其中只有一句话让我收益,这本书就是值得的。在这种理念下,本书岂止值得,根本是超值。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和孩子一起去情绪化”的回应

华章心理 2015-11-23 11:11:07

《去情绪化管教》,小编回家好好学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