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怎样练成的_卡尔·威特的教育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卡尔·威特的教育 > 天才是怎样练成的
铂程斋@喷嚏网 卡尔·威特的教育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7-09-08 07:09:51

天才是怎样练成的

 (一)
  
   对于家长来说,在教育的问题上,只有一个真正尖锐的问题:你是否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当前的教育?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重新思考教育的边界和责任,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教育是为谁服务的,它的目标是什么?
  
   【2】教育的目标满足了什么,有哪些不足?
  
   【3】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接受怎样的教育?
  
   【4】在现在的条件下,我能做些什么?
  
  
  (二)
  
   作为最伟大的资源,教育为人服务,主体是学生,它的目标应该是为人提供两种基本的社会准备: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
  
   素质教育不是弹钢琴、学奥数、当体育特长生。这些都是属于知识教育里的专才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那些在人的一生的各个时期,都能持续加强的基础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外语能力、观察和综合能力、自学能力、团队组织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一种面对问题,可以自己下手找解决方案的能力。
  
   毫无疑问,现在的学校教育,无论从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包括高考的应试方面,都主要偏重知识教育。
  
   显然,两种教育层面,要求的东西和内容组织的方式会截然不同。
  
   素质教育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老师组织项目,配合学生分组实施、讨论,给以多种可能性的选择,而非给出标准答案。
  
   在这样的教育中,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挑战,他必须学习新的知识,不再局限在自己过去的专业知识领域里。他自己就必须适应甘当绿叶的方式,而不需要一个人从头讲到尾,唱独角戏。
  
   或许这是艰难的,但是,并非不可能,而且,一定是未来的方向。
  
   对于现在的知识教育方式,不论是灌输,还是强制记忆的方式,有一种说法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基础会比较扎实。
  
   这种说法,不敢苟同,这要看是哪些方面的知识,如果是学文的,可能是读老文章的好,如果是学理科,扎实的结果就是笑话:
  
   据说我们高校的计算机教材20年都没变过了,这也太扎实了。这样的知识学得越扎实,祸害越大。
  
   我从来就跟学生说,看不懂的东西就不要看,放一边,以后自然就懂了,完整性、系统性,对初学者,没有想像得那么重要。老师从来没有告诉过你们吗?知识在变的,昨天的知识,不合理,就被今天的知识给更新了。
  
   你只要理解知识为什么要变,想清它变的理由,你就可以自己去梳理出一个关联的结构,并且可以预言和发现新的改变趋势。
  
   这样,你就不会象个跟屁虫一样,成天累死累活,刚学了新东西,又来了新东西,学个不停,而自己不但累,而且没有真正的长进。
  
   不要动不动就先翻书,先动手做做看,自己想,有了实践基础,再看书不迟。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动手能力强的人,知识学的不扎实的。
  
   学习到最后,不是比知识多,而是是否能综合应用这些知识和能力,用于创造。
  
   这才是教育应该到达的一种效果。
  
  
  (三)
  
   想想我们过去如何受教育,想想我们工作后,如何重新在社会中锻造,弥补基本能力的不足。
  
   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这两者的鸿沟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是这样走过的,我们也看到了问题。但是,作为家长,好像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可以是教育的主要部分。
  
   且不说情感教育,只是素质教育而言,最好的教育场所,是家庭,而非学校。
  
   就目前而言,穷于应付高考的学校,对升学率感兴趣的程度,远远大于学生自身的成长。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接受更全面的教育,家长们应该自我觉醒。
  
   这种觉悟的心态,在于:看清,而非简单抱怨外界条件的不足,同时,把孩子教育的问题,当作是自己的问题。
  
   优良的家庭教育,并不在于教育者需要多高的学历和知识水平,而是在于:建立良好的教育对话环境。
  
   我们可以想到的细节如下:
  
   【1】跟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模式;
  
   任何情况下,向孩子承诺永远不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建立相互信任和沟通的亲子关系;父母双方都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2】不要把自己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爱不是控制,也不是权力。锻炼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但不是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不顾实际地转嫁到孩子身上。
  
   自己要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3】象园丁一样,对孩子的成长,施肥、剪枝、剔除杂草;
  
   用心在孩子身上,就是要对其环境给以注意,帮助他辨识不安全和不健康的因素,保障其顺利成长。
  
   在狂风来临的时候,需要遮挡就要遮挡;当它需要阳光的时候,就不要把它包得太紧;当它有点随意生长,东倒西歪的时候,需要及时地干预、扶正。
  
   你不能等到问题出来了,就把孩子送行走学校。不要等孩子都已经染上了,才送去戒除网瘾。
  
   多一点时间陪伴孩子,你和孩子今后的路都会好很多。
  
   【4】建立长远的心态,支持孩子的成长,主动放弃那些成功的窄门;
  
   成长的路有千万条,为什么要逼迫孩子去走那些成功的窄门?而且,只要我们想到教育的最后结果和目标,我们更应该变得有耐心和爱心。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就当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去想,不去心烦。
  
   就按现在这样?谁又会说你呢?
  
   最后,扪心自问,还是又回到那个尖锐的问题上:你是否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当前的教育?
  
  
  (四)
  
   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我有一种相见很晚的感觉。也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因为我自己就是在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
  
   在这本伟大的家庭教育著作里,强调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比起学校的教育来,有价值的多。
  
   在整个8月,我读了这样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书籍:《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朱成在哈佛》、《我的事业是父亲》等等。
  
   在这些中国式精英成才的背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只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合理地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孩子不但发展全面,反而总是能轻松越过那些成功的窄门。
  
   这些书的作者,都提到他们的教育理念的来源:卡尔威特的教育。
  
   如果说你只读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那我推荐这本《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横跨三个世纪的经典,当之无愧。
  
   在这本书读完后,我做出了一个决定,今后这类的书不需要再看了。我只需要把这本书,当作实习手册,反复地阅读、理解和消化,最终转换成一种更加合理的方式,融入到孩子的教育中。
  
   这本书说的是一个家庭如何培养天才的故事:只要有合理的方式,任何孩子都可以成为天才。
 
  
  
  首发:喷嚏网 www.dapenti.com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天才是怎样练成的”的回应

下輩子做条狗 2008-02-13 17:52:46

每一个孩子都曾是天才,只是所走的路不同,后来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BAKAの卉 2007-09-14 14:53:31

谢谢楼主的开导,也许是自己还没有做好承担责任的心理准备吧。
刚刚踏入社会,的确还不够坚强,家人,朋友还有自己将自己保护得太周到,所以一点的困难挫折就觉得天塌了,现在一个人在外面工作,什么都要依靠自己了,所以开始学习成长,经历人生的磨练

lemonkey 2007-09-13 19:42:29

我觉得教育的目的是“成为自己要做的人”,并且将这样的目的变成行动,“you are what you do”.

铂程斋@喷嚏网 2007-09-10 09:51:13

2007-09-09 19:31:50: 巫山霏云
  教育是什么

我理解的教育是:塑造人。

不仅仅是为了工作塑造人,也要为了生活。

教育的价值在于传播价值,否则,学得再多,迷茫就越多。

巫山霏云 2007-09-09 19:31:50

教育是什么

铂程斋@喷嚏网 2007-09-08 17:32:29

教育子女,不一定非要其成为传统上的成功人士。

教育的早期,首先是人的塑造:行为习惯、心态、情感的培养。

不是说父母非要耗去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但是,把孩子的所有教育责任推向学校的做法,肯定是再也不合适了。

学校偏重知识教育,而家庭偏重人文素质教育。

从这种意义上讲,生一个孩子很容易,但想让他健康成长,却要付出心血。

对于不想要孩子的想法,我私人有个不同的看法:

人生的阶段不同,压力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有艰辛的时候,就有幸福的时候。

人很多时候是被想象吓倒,但真到了那天,任何人都会有信心走下去。因为无私的爱,会给人力量。

一天会比一天好过,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是很坚强的。

BAKAの卉 2007-09-08 08:40:23

看暸樓主的文章后,我覺得我以后打算不結婚生子暸,我自己認為自己沒有很好的心態和觀點去教育孩子,怎么能夠期待他、她成為精英呢!妳可以說我不負責任,但是我寧願沒有孩子,也不願意教育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