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脑洞大开,可以重来?——蔡朝阳_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2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2 > 有多少脑洞大开,可以重来?——蔡朝阳
moka 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2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6-29 13:06:41

有多少脑洞大开,可以重来?——蔡朝阳

       我们责怪孩子们不会飞翔,却不知道,正是自己的倨傲,亲手折断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这是多么可悲!

       疾走龙和猎豹哪个跑得更快?一个名叫卢卡斯的5岁男孩问道。

       若你是父亲,你该如何回应呢?因为疾走龙早在几千万年前便灭绝了,而猎豹是新近才崛起的草原之王,它们俩根本没有机会同场竞技。但是,现在有了恐龙专家,这个问题就变得轻而易举,恐龙专家有专业的知识,计算出疾走龙最高速度无非60码,而猎豹瞬间速度甚至可达120码——这就叫“不可以道理计”啊。

       有一个叫菜虫的小朋友,也提过一个相似的问题,他问道:刘翔跑得比野猪快吗?

       可惜菜虫的爸爸,就是笔者本人,不是野猪专家,不知道野猪的速度,给不了答案。但是,他还是肯定了菜虫这个出神的问题。认为这种提问的精神,正是他好奇的天性使然,值得鼓励。

       我们这些家长也总是在提问。不过我们的问题,多数时候总是千篇一律: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总是爱提千奇百怪的问题,但是到了十五六岁,就变得索然寡味,对世间万物,再也没有好奇心了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在我们成年人自己身上。可能,我们就是用成年人的倨傲,日积月累地挫伤着孩子们的好奇心。我家乡有句俗语:问得萝卜不生根,问得葫芦不蔓藤。就是形容孩子们那种追问到底的质疑精神。可我们总是那么容易烦躁,不多久,我们就用一句“傻孩子”来搪塞,来打发了。殊不料,就在我们的不耐烦中,一个可能由此诞生世界级科学家的萌芽,就被轻易扼杀啦。于是,我们责怪孩子们不会飞翔,却不知道,正是自己的倨傲,亲手折断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这是多么可悲!

       这些脑洞大开,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孩子们,乃是必然。因为他们的脑袋瓜子里,充满了对这个新鲜世界的好奇,从不厌倦。他们通过提问,来完成对世界的认知,从而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

       现在,像这本书,由大师们煞有其事地,认认真真地回答这些脑洞大开的问题,这是一件多么好玩又有意义的事啊。首先,这是对孩子们最重要的鼓励。这表示,他们的声音被倾听了;他们的好奇被重视了。关键是这些一本正经做出回答的大师们,深刻地了解,这些问题对孩子们的意义,因而回答得又有趣,又有依据。我倒是觉得,这本书对我们成年人也许更有意义呢,因为,我们成年人对世界的习惯性认知,经由孩子们的提问,得到了一次根本性的刷新。成年人啊,再也不能毫无趣味地生活在这个世上了。孩子们在推动着我们,以善意、以新奇去重新打量这个世界。也即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孩子们是成年人的老师。

       5岁的埃德斯提出的问题是:怎么确定我不是活在梦里?这可是个哲学问题。同样是5岁的艾玛德则好奇:婴儿如何选择自己是男孩或者女孩?9岁的卢克则让人忍俊不禁:为什么屁可以燃烧?事实上,真的呢,屁是可以燃烧的。

       我们究竟是哪一天开始,不再有这样出奇出格的疑问了呢?莫非也就从我们失去好奇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开始步入乏味的成年人社会?但就像扉页献词里爱因斯坦说的那样:“对真和美的追求,可以让我们一生都生活在儿童的世界里。我们要抵抗贫乏,我们要活出意义,也许,这本书能给我们独特的启示。”

       三联书店也曾出过一本书,《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这也是一本长销书,诺奖大家一一作答孩子们的提问。只是,现在这本《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2》更加有趣而已。但我总觉得,这不是一本逗乐的书,也不仅仅是一本儿童书,更是一种沉默的呼唤,提请我们成年人,收拾起自己知识的倨傲,去重新认识孩子,认识童年,从而,重新认识教育,也认识成年人的自我。

                                                       转《京华时报》蔡朝阳(书评人)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有多少脑洞大开,可以重来?——蔡朝阳”的回应

monoceros 2015-06-29 14:03:16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也不错,我也挺喜欢,但这本更有趣,而且里面透着对儿童深深的尊重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