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了个儿子,不得不看点育儿方面的书籍,这也算其中一本。但这本书还不同于一般操作性的育儿书籍,学术性远强于操作性。涉及的学术领域主要是神经及认知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所以除对育儿有些原则性的指导之外,也算是我这一两年来在神经科学方面阅读的延续。
此书一面世立马就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两个作者先前关于此话题发表在报纸与杂志上的文章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是在Fresh Air上听到Terry Gross 与 Bronson 的访谈才得知此书。
全书10章,每章针对一个题目,纵览儿童心理学与神经及认知科学方面学术文献,然后突出介绍了有关此一议题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讲的都是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现有的育儿方式有颠覆性的新发现。另外也讨论这些新发现运用于育儿及幼教实践中所产生的影响。全书结尾有足足63页的引用文献,在文献的阅读与综合,这一本书的工作量抵得上三五篇博士论文。除文献的综合之外,作者对于各章中突出介绍的新成果,一律都专程赴美国各地的大学中与此成果之研究者面谈,甚至直接参与他们所进行的试验。很明显,中国根本出不了这样的书。一则没有哪个科普作者或新闻记者有这样的学术能力、研究条件、也有这个心思下这样的功夫做研究;二则任你再下功夫,学术界的研究水平跟不上,哪来这些新成果给你介绍。以下简要总结一下各章之主旨,也好以后能随时参考,指导我们育儿工作的改进。
第一章,The inverse power of praise ─ “都是表扬惹的祸”。接触过美国中产阶级的人都不难注意到,美国人的表扬太泛滥了,对成年人如此(这其中还多少有点客气的成分),对儿童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一个个父母表扬起自己的小孩来,多肉麻的词汇说起来都毫不吝啬。这后头原来也有个“科学”上的根据:Nathaniel Branden 在1969年出版的The Psychology of Self-Esteem (自尊心理学)。由此而始,美国社会似乎便有了个共识,自尊心是一切善良品质及事业成功之根本,而要培养儿童的自尊心就要多表扬、少批评。不仅教育界及家长如此认为,地方政府也掺合进来,力保儿童的自尊心神圣不可侵犯:麻省的一个学区便让学校在体育课上跳绳时不得使用绳子,以防小孩被绳子绊倒,在同学面前出丑,伤了自尊心。要以此标准来衡量,那在中国、新加坡及其他亚洲社会的学校里,儿童们简直是被 放进了绞肉机,哪有一点自尊可言。
闲扯几句先。我上学那会儿,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都是全年级放榜公布。我如果掉出了前十名,便颇有无地自容之感,但好在还经常在榜首出现一下,除了修补心灵所受之创伤之外,大概在自尊心上还积攒了些盈余,所以今天总算没有流浪街头。当然,那时候咱们国家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或许不那么野蛮了。到美国后才知道,考试的成绩居然是个如此神圣的东西,问人家这门课拿了什么分数,简直比问她初赴巫山是猴年马月还侵犯隐私。我这时候才想到,当初我那些同学们,每每发现自己名字被众人踩在榜尾之时,会是何种之滋味。不过,以我的先见之明,通过对自身弱点的反思,当时便敏锐地意识到,美国这套搞法也有问题,小时候出出丑未必是个太大的坏事,在外头混,脸皮厚一点、自尊心上因为屡屡的伤害而长出些老茧,反倒更吃得开。今日中国大出风头的一些人,想必就有此一优良品质。
扯远了,回到正题上。最近十几年来,美国心理学方面的新发现却告诉我们,表扬多了也会坏事、自尊心太强也有问题。简而言之,表扬──尤其是没有行为根据、不具体言及某一行动、只宽泛地讲小孩本身何其聪明、美丽、善良的这一类表扬──有以下之负作用:
首先,小孩远比很多大人想象的聪明,很容易就看出大人表扬中的言不由衷。而大人呢,对于落后的小孩还特别愿意表扬,以为这样便更能鼓励他。结果,小孩便发现,表扬是与落后联系在一起的,而且表扬很廉价、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寄托在里头、更象种工具。于是,当他自己听到这样的表扬时,根本没太把它当回事,也得不到什么在自尊心上的鼓励,反倒可能会反感。
其次,表扬及奖赏会压制儿童本来自发的对事物的兴趣,儿童做一件事会越来越变得只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和奖赏,而一旦失去了这些外来的动力,他们自己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不知该何去何从。这一点在我所认识的很多中国的好学生身上不难看到。一路长大因为成绩好表现好,习惯了老师家长的大量表扬,逐渐,这些表扬和奖赏成了他们追逐的目标和行为的动力,而终有一天离开学校离开家了,没人表扬了,没有一个明确的奖励去争取了,生活的目标要自己来设定了,这才发现,自己从来没做过主,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于是,能做的就是继续随大流,大家都读研我也读一个,大家都考公务员我也考一个。
再次,对小孩自身特征的表扬(比如说聪明、美丽这种)会造成小孩对自身和生活的误解。小孩会以为聪明是最重要的,而努力不重要;而且聪明是天生的,努力也改变不了。有什么事情自己做得好,那是因为我聪明;如果做不好,那是因为我在这方面不聪明,再费功夫也没用。于是,小孩会回避挑战,只捡软杮子捏,遇到困难轻易放弃努力。
与以上两点相关,过多表扬的另一个负作用就是,这些表扬在小孩头脑中造成的他何其聪明、美丽的印象成了个小孩所背负的一个壳,成了他自我认同的基础,因此为了保护这个印象不被无情的现实挑战(可小孩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的无知、无能何其之多呀),小孩们的选择就是回避、挑拣。
最后,过多的表扬还会让小孩产生一个误解,明明自己什么事情搞砸了,大人却无视这失败,反倒还大加表扬,所以失败是个极其可怕的事情,以至于大人们都在极力回避它。久而久之,小孩便会有对失败的恐惧、对挑战的回避。
另外,关于自尊心也有一个颠覆性的发现。以前总认为自尊心弱(low self-esteem)的人暴力和侵略性倾向更强,而自尊心强的人在成绩及日后的事业中更有成就。现在的发现却是,自尊心太强的人才更有暴力和侵略性倾向,而自尊心的强弱与成绩与事业也无显著关系。
当然,这些新的发现并不是说不要表扬小孩了。表扬还是要的,但要有方法,大概是这么三点吧:第一,表扬小孩所做出的努力而不是他的天赋。天赋表扬得再多还是那么多,况且,谁的小孩真有那么多天赋呀,连爱因斯坦不都说天赋只不过是百分之多少的努力云云。第二,要让小孩知道,智力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到底有多少是天生的,众说纷纭,小孩子不用操心),大脑也象肌肉一样,越锻炼则越强壮。第三,表扬要具体和真诚。明明字写得跟鬼画符似的,还一个劲夸如同王羲之再世,既骗不了自己也骗不了孩子。
第二章,The Lost Hours,讲睡眠对儿童发育的重要性。我本好睡之人,一直以来就注意到,我用脑越多,需要的睡眠也越多,而我所认识的觉少之同龄人,勤奋固然胜于我,但头脑,尤其是记忆力,则明显有问题。因此,在未知科学根据之时,我便已相信,睡眠虽然貌似浪费,实则对智力至关重要。当然,我的先见之明再一次被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所证明,而且,睡眠不仅对智力重要,对身体健康亦如此。这一章中所说的,则将此结论更进一步,指出睡眠对于儿童之重要更甚于成人。
现在儿童与青少年的缺睡已泛滥成灾,而其危害,不仅限于学习成绩与个性发育,也直接导致了少儿肥胖症与多动症的日益增加。睡眠之于儿童之重要有其脑神经科学之基础,关于慢波睡眠、快速动眼睡眠之不同功能、睡眠时神经元连结的加强、缺少睡眠导致身体吸收血糖能力下降并殃及脑前额皮质之“自制能力”、缺少睡眠对负责正面情感记忆的海马体影响大于储存负面情感记忆之杏仁体等细节,此处不赘述。只讲一个研究:以色列的学者让一帮子六年级的学生连着三个晚上各少睡半小时,另一组四年级的学生连着三个晚上各多睡半小时,三天后一做智力测验,结果四年级的学生表现比六年级的学生还好!这是什么意思?少睡一个小时的觉,两年的学白上!
总而言之,我有一个类比可解释睡眠之重要性。儿童之学习、成长如同盖一座高楼,需要有两个步骤:一是将建筑材料从别处搬运到建筑工地上来,二是按图纸将材料搭建、组合从而盖起楼来(至于建筑设计的图纸吗,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便是)。简单地说,儿童醒着的时候的学习是第一个阶段:将各种材料从搬到自己头脑中。而第二个阶段则是在睡眠中展开:虽然小家伙看上去啥都没做,其实大脑里却在将各种记忆搬运到各自该去之处、让神经细胞成长、在神经元之间建立连结。但对于今天的儿童们来说,可悲的是,这第一个搬运材料的阶段,对于父母而言是清晰可见的,对于商家而言,又是大有油水可赚的;而这第二个组织材料、搭建楼房的过程,对于父母而言,是不可见的,对于商家而言,是全无油水可赚的。于是,父母们跟商家你推我搡,齐心合力地将儿童本来应该用在第二阶段的时间挪用到第一阶段。结果,小孩子们的脑子变得象个乱堆乱放的建筑工地,越来越多的土木沙石等各种材料在堆积着,却没有时间被真正用来建造楼房。很多父母们看到的,只是人家孩子在一条弯路上走出了多远多远,生怕自己孩子落在后头,于是也赤着脚、沿着这条弯路、全家老小向前冲,没有想到的是,另有一条捷径,既可少花去那些个琴棋书画班的怨枉钱、又可让小孩多享受些童年的快乐、还能更有利于智力发展。
其实,要明白睡眠之重要性,父母们自己做个对比试验便可知。美国越来越多的学区在看到这些新的科学证据之后,将高中上课时间推迟了一个小时,立竿见影地,全区升学率就上升。
第三章讲小孩对种族差异的认识及家长在种族问题上应如何教育小孩,对中国人来说无甚用处。但有一点倒是对我现有认识的一个挑战。儿童对种族会有天然的识别力,而其识别之依据主要是肤色和面部特征。其实这倒也是人的认知中的一个惯习:对认知对象的分类,以简化信息。当小孩子看见众多的人时,最明显的分类依据就是肤色,分成跟我肤色一样的人和不一样的人。心理学家的试验发现,让一群白人小孩一半穿蓝衣服、一半穿红衣服,然后大家一起玩,但玩好后让大家各自选择分成两组时,结果蓝找蓝、红找红。这就是说,种族之形成还是有其生物(认知方面)上的基础的,并非完全社会决定。书中特地针对的是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家长想通过不提种族差异而营造所谓“种族无形”(race blind)的环境是错误的,家长不提,小孩自己也会注意到种族差异,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种族偏好。
第四章讲小孩的撒谎。这是一个我尚未遇到的问题,但肯定会遇到。所有的小孩都撒谎,而大人辨别小孩撒谎的能力永远比他们自以为的要差,而且差的还不是一点点,基本上就是没能力。
关于小孩撒谎的新发现有以下几个。
一、撒谎开始得很早,一般小孩满了四岁时都已经开始尝试撒谎,有哥哥姐姐的,因为有坏榜样可学,上路得更早。四岁的小孩平均两小时撒一个谎,六岁小孩一小时一个。
二、小孩越是知道讲真话与撒谎之间的区别,就越愿意撒谎。所以,不要以为小孩撒谎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撒谎,长大了、知道了之后,就不会撒了。
三、小孩也很快知道被撒谎的感受,而且一开始都不喜欢被欺骗,倒是逐渐地学会,有些欺骗是可以接受的。
四、撒谎其实并不像大人想像的那么坏,相反,能撒谎倒是小孩智力发展上的一个进步,特别是当小孩能在没有现实经历的条件下,编造出一个故事,且挑拣出其中可能出现的漏洞,这是不简单,不少大人都做不好。一两岁时就能撒谎、四五岁时就能把谎话编圆了的小孩,在学习成绩上比其他小孩好。再大点的孩子,还需要用撒谎来维持社会关系,就象大人一样。
五、怎么样才能让小孩少撒谎呢?是用狼来了的故事吓他,撒谎会有恶果,还是告诉他讲真话会有甜头?答案是后者更有效。小孩很容易知道撒谎有恶果(比如说以前大人处罚过他的撒谎行为),但强调此恶果,却只会让小孩学会更好地撒谎──重要的不是撒不撒谎,而是有没有被戳穿。小孩撒谎其实大多数时候是为了让大人不生他的气、让大人喜欢他。所以减少他们撒谎的办法就是告诉他们:做了坏事不要紧,只要说真话,大人才更高兴、更喜欢他。
至于小孩是如何学会撒谎的,很明显,从大人的言行中学会的。大人种种鼓励小孩撒谎的办法,不一一记载了,只提一点:小孩还搞不清,有时候是外界因素使得一个承诺无法兑现(比如因为电影改期了,所以周末不去看电影了),只要他发现一个承诺没有兑现,他就会认为大人是在撒谎。大人却没有意识到,这时候就需要道歉,且做深刻的自我检讨。
第五章讲对儿童智力的衡量和美国教育体制中的“天才班”,借鉴意义不大。总的结论是,儿童的智力可塑性很强,到十一二岁之前,IQ之类的测试无法准确衡量儿童智力或预测其发育前景,而另有证据显示,真正高智商的小孩反倒有些晚熟──到十一二岁大脑皮质才达到最厚,智力优势才表现出来。另外,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主导智力活动的大脑区域在移动。四五岁时进行智力活动所调动的神经网络与成熟后所使用的很不一样,所以这时候的聪明与长大后的聪明关系并不大。这些发现说明,现在美国很多地方(在新加坡亦如此)把五到七岁的小孩就分出天才班、普通班来的做法是瞎胡闹。而事实也证明,100个在幼儿园时被选到天才班里的小孩,到三年级时,有73个跟普通班小孩在智力上已经没有优势。
第六章讲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以前的看法是,有兄弟姐妹的小孩在社会技巧上会比独生子女更成熟,因为他们在与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中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其实并无劣势(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而担心祖国前途命运的人们可以松口气了)。以前关于兄弟关系还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竞争主要是因为争夺父母的宠爱而起。现在的研究虽然没把这一点否认,但找到另一个远为重要的原因:兄弟争吵主要是因为没学会如何相处──不是个心理问题,而是个社交技巧的问题。那如何才能学会这些相处的技巧呢(主要是让老大学会)?很简单,跟同龄的小孩一起玩,且接受大人的正确指导。这其中最好的玩法就是shared fantasy play (共同想像的游戏?)。其他小孩与自己弟弟妹妹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任你怎么欺负也跑不到哪儿去,而别的小朋友就不一样,受了气人家就不跟你玩了。
第七章讲“挺硬级”们(teenagers)为何叛逆,以及家长到底该如何管束小孩。青少年们叛逆──或者说不听家长的教诲,去搞毒品、性、暴力之类的坏事──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青少年大脑的特殊结构使他们容易觉得无聊、总想寻找刺激、又没有足够的理性做出正确的判断。青少年们之所以总觉得无聊,主要还是家长的问题:一则老是让他们做些他们并不想做的事情,二则他们的时间总由家长来安排,久而久之,已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于是,忙的时候也无聊──因为忙的是家长要他们做的事情;闲的时候更无聊──自己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另外,青少年的大脑对轻微或中度的奖赏性刺激并无明显反应,只对强烈的刺激有反应;同时,其脑前额皮质的自控能力又较差,对风险也缺乏基于生活经验的感性认识,因此容易做蠢事。
既然小年轻们就这副德行,那家长到底如何才能稍微对他们有些管制呢?总结起来大致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在规则的制定上要民主。可以让小孩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提出异议、讲道理,这样既能鼓励小孩子们对家长说真话,又能让他们学会通过理性地讨论来解决问题。因此,在这方面不要害怕孩子们提意见,甚至是争辩,其实在小孩子们看来,这种争辩是有利于亲子关系的。第二点,规则一旦商定下来了,就要丁是丁卯是卯、赏罚分明、一以贯之,不可朝三暮四。
第八章讲如何培养小孩子们的自控力。文章开篇介绍的是一个叫做Tools of the Mind的空前成功的幼儿园教学计划。就他们所介绍的,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别之处:小朋友们玩角色扮演游戏、还玩一些需要小朋友们控制冲动的游戏、通过自己制定计划来安排和指导活动时间和内容、如果是年龄大一点的学生则还让他们相互批改作业及批自己的作业。这些活动所培养的,主要都是小朋友的自控能力、抽象想像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扮演角色的游戏让小孩想像出眼前的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物体、人物、事件,锻炼的是小孩抽象想像的能力;让小孩制定计划、再通过对自己说话来用此计划指导自己的行为,则在培养更加高层的自我反思与控制的能力;而让小孩改自己和其它小朋友的作业,则让小孩学会比较、自我分析和用抽象的标准来进行评判。这些能力都属于由脑前额皮质完成的“执行功能”,小孩正是由于这方面功能的不成熟,所以才很难坐下来专注于一件事情、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抵御各种分散注意力的诱惑。
从这个例子,作者又谈到对儿童来说玩耍的重要性。对成年人而言,玩耍是休息,让精神放松一下,然后好再集中精力做正事。以前人们对儿童认知过程的看法也在沿用基于成年人经验的这一假设:儿童需要玩耍也是因为他们需要休息,要不然大脑会太累,学不进东西。但现在看来,恰恰相反,对儿童来说,玩耍其实是更重要的学习,学到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思维、社交与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没有这些基本的认知能力,知识是学不进去的。虽然基于课本的抽象知识的学习(认字、算数)之类的,也在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但还是不能取代玩耍中的学习,特别对于尚没有什么抽象思维能力的低幼儿。
第九章小孩的不友善的社会行为──各种类型的aggression。开篇便提到的一个新的研究发现就是:那些专门针对儿童所设计的电视节目(迪斯尼之类)看得越多,儿童反倒表现出更多的relational aggression ── 我把它叫做社交心机吧,即在与小朋友交往中拉帮结派、排斥异己、打击报复、飞短流长、等等八婆行为。其原因在于,这些节目虽然在最后有个正面的信息,但小孩往往注意不到,而注意到却是过程中出现的各个角色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还有,就是有些节目编得太次,里头有儿童不宜之言辞("How do you sleep at night knowing you're a complete failure?”)。
更有趣的一个发现是,父母吵架到底对小孩有何影响,儿童目睹父母间更多的争吵会不会变得更有反社会的倾向?大家的直觉似乎都认为这一联系肯定是有的。这也是对的,两口子之间动不动就要动刀子、喝农药,小孩看了一定没有好处。但现在很多家长的有一种处理方法却被发现适得其反:开始吵架后为了不让小孩子看见,特地将战场转移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这对小孩有什么影响呢?他们看到了争执的存在和开始,却没看到其解决。于是,学到如何吵架,却没学到如何解决纠纷。所以,如果吵架,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孩子也看到大人间的争执是如何通过协商、让步而和平解决。当然,这个建议的操作性未必太强,因为很多夫妻间的争执未必是和平解决的,如果最后结束争吵的办法是一人掐着另一人的脖子把头给摁到马桶里,这种解决方式我想还是不让小孩看为好。还有一点,家长如果想演一场戏来展示给小孩争端是如何解决的,除非对自己演技很有信心,要不还是免试为好,小孩很容易看穿这些把戏。
还有一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就是体罚对小孩到底会有什么负面影响(除了屁股蛋上的巴掌印之外)?童年经历了不少血雨腥风的我,也很想知道我现在内心深处的暴力倾向(比如说我对“24”特别上瘾)是否真是那段经历所赐。结果,美国最近的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对比:白人家庭里,孩子挨打越多就越调皮捣蛋,而黑人家庭里,孩子挨打越多却越老实听话。什么原因呢?白人社区里视体罚小孩为大忌(虽然很多家长照打不误),所以小孩一旦被打,便自己觉得(也被别人看作)犯了滔天大罪,以至父母要祭出如此之猛药来痛砭,这一来,小孩便心理上觉得(也被同伴看作)是个十恶不敕的混世魔王,不再多做点坏事那简直对不起这个荣誉;况且,这种被大家认为最可怕的惩罚都经历过了,父母看来也就这两把刷子了,焉能奈何得了我?黑人家庭则不一样,大家都接受体罚小孩,小孩挨次打是家常便饭,并不会因此而被人被已另眼相看,因此反倒不会留下长久的心理印记。不光是黑人家庭,James Dobson领导的宗教保守社群里,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一周平均让小孩吃三顿以上的“竹笋烧肉”,但却没发现小孩挨打有什么心理上的负作用。从这些研究来看,大家还是要经常打打小孩,大家都打,打了倒没关系。至于我自己的暴力倾向到底来自何处,看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所幸现在有儿子了,又有打小孩无碍的理论指导,可算有施展之地了。
此章还讲到青少年何以变得越来越有社会心机。跟前头说到的给儿童看教育性电视节目和躲到小孩背后吵架一样,这一变化也多少是父母们为了培养好小孩而带来的适得其反的结果。为了让小孩学会与同龄人相处、学会社交技能、广结善缘,父母让小孩参加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结果今天的小孩与同龄人相处的时间已远远大于过去,而当同龄的小孩在一起越多,相互之间拉帮结派、攀比争斗的机会就越多、动力也越大,小孩子们也越来越看重同伴的看法、而不在乎父母的管教。
第十章总算讲到个我现在就可以马上在乐乐身上试验的课题: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开篇便又提到一个出人意料的研究发现:儿童看那些教幼儿学习语言的碟片(比如迪斯尼的Baby Einstein系列)越多,所学词汇就越少;而不看电视、或者是看看什么American Idol之类的非儿童类节目,反倒词汇量更大。
这一发现又触及了儿童认知领域里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幼儿如果及早地接触不同的语言,就能给更多的神经元以刺激,促进其神经连结的建立与生长,使小孩获得理解不同语言的神经生理基础,以后学外语便容易;而如果不及早地给刺激,不被用到的神经元就会死去,以后再学这些语言就费劲了。所以,从打小一开始,Baby Einstein的碟片就播放7种语言中的不同语音元素给小孩听,促进小孩大脑的发育。
现在才知道,这个逻辑里有至少两个错误。首先,幼儿的大脑的确会在6到9个月时丧失刚出生时本来具有的对各种语音的敏感性。到6到9个月时,幼儿的大脑开始专向发展:只对母语(他们听得最多的语言)的语音(比如汉语中的bo, po, mo, fo)敏感,与识别此这类语音相关的神经联系也开始稳固、加强,而与此类语音无关、不常被用到的神经联系开始衰退。这种对外语中语音的不敏感,成年人都有体会。我每每在地铁上听到有人说泰米尔语时便很困惑,我所听到的完全是噪音,别说听出词语或句子的始终,就连有哪些基本语音元素都分辨不出。这就是因为大脑对这些语音根本没有敏感性,而只是把它们笼统地作为不可识别的噪音处理。
但现在的发现却是,婴儿出现这种对母语的“锁定”并不是坏事,反而会有利于以后语言能力的发展。至于为什么,书中未言其详。
更重要的一点是,即便给婴儿放Baby Einstein的碟片,让他们听不同语言中的语音,婴儿却其实完全不会识别这些语音,而是把它们当作象摩托车的引擎、小狗的叫声一样的噪音来处理。为什么呢?现在认为,婴儿对语言的学习是要看着人脸才能进行。因为婴儿很大程度上要借助观察人嘴的运动来学会一个语音何时结束、下一个何时开始。
而那些幼教碟片中所没有的正是人脸,于是那些声音对于婴儿来说便不再是人说来的话,而是背景里的噪音。相反,如果婴儿看的是《越狱》,里面的讲话声经常还是跟人脸联系在一起的,婴儿反倒还能学到点。
但即便把碟片里的声音配上人脸及嘴巴的运动,看电视仍然不是教婴儿学语言的办法。婴儿学语言最有效的是通过与人的互动、交流。
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关于婴儿学习语言的误解:只要给他多听,他多少能记住点,对他学习语言也会有好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从怀孕开始,便对着胎儿(婴儿)象唐僧似地喋喋不休。多听有益这一点大概也没什么错,但现在的新发现是,这方面证据并不确凿,相反,真正要紧的,不是婴儿听了大人讲多少话,而是大人听了婴儿讲多少话。也就是说,大人应做的不是一个劲地给婴儿念经,而是注意聆听婴儿讲的话,并尝试以此与他们交流。
心理学家的试验发现,如果大人对婴儿的目光、动作和发声注意观察,并及时做出反应(比如婴儿看着某个玩具,便对他说这个玩具的名字;婴儿完成某个动作便夸奖一句;婴儿每发出一个声音(当然,打屁、打嗝之类的不算)就抱抱摸摸他),婴儿在语言能力的发展上便会有明显的长进。这种互动让婴儿知道,发出声音就能让大人注意,因此理解出声交流的意义、从而愿意尝试讲话;同时,他听到声音也与他所看的物体或所做的动作联系起来,使他知道这个声音跟这个物体、动作有某种联系。
虽然这时候的婴儿完全不会讲话,而只是发些没有意义的音,但如果大人假装能听懂,而且对婴儿的发声做出正面的反应(回个话、摸一摸),婴儿便已经得到某种鼓励、在发展认知能力、且能从大人的说话中学会些东西。
这里先讲讲婴儿学发声的四个阶段。刚出生时,因为喉腔声带等各处的肌肉还未发育,婴儿能做到的,只是闭着喉咙用一点点气息震动声带后部,发出些“半共鸣元音”(quasi-resonant vowel)(大概就是乐乐发的呜咽之声和“阿咕”之类的声音)。到了五个月左右,第二个阶段开始,婴儿可以充分打开喉咙、用气息带动声带发出全共鸣的元音。很快,婴儿就开始第三个阶段:发出些辅音、元音组合不完全音节。这通常是从ba或者da开始。最早在6个月时──但通常是在9个月时──婴儿开始能发出一些完全音节。完全音节与不完全音节之间的区别,我没有个感性认识,从作者的描述来看,不完全音节是未将辅音与元音的拼读连贯、迅速的完成,而是两者有些脱节、且后面的元音有点变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乐乐似乎早在五六个月的时候就能发完全音节了。
过了学发声阶段后,婴儿开始讲话了,又有什么因素影响其语言学习的进度呢?这里倒没什么出人意料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就是“指物说话”:当婴儿看着某个物件时,跟他讲那是什么。但父母经常会犯两个错误:一是越俎代疱,不是等婴儿自己注意到某个东西、出现对那个东西的好奇心,而是胡乱点着东西给小孩看。第二个则是听到婴儿发声时,尝试猜测他说的是什么,然后把这个东西拿来。其实,很多时候,婴儿并不是想讲什么,而只是在练习发音;而他如果此时正拿着或看着某个东西在练发音,父母该做的不是去猜测他到底讲的是什么,而是去告诉他,这个东西叫做什么。
另外,还有些帮助儿童语言学习的方法。一是运动吸引,即在教孩子一个物体的名称时,把此物动一动,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过此法到小孩15个月之后便无效。另一个是多人发声。小孩如果只从一个人口中听到一个词,很难学会,只有听到不同的人以不同的音质、语调讲这个词,方能从差异中找到此词音的共性,从而学会。再一个就是要帮助小孩在辨别事物时建立“形状侧重”(shape bias)。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词“狗”指称大小不一、毛长毛短各种狗,对于小孩来讲,如果他注意大小、毛发的长短、颜色等特征,便很难搞清楚,到底什么东西可以叫“狗”。而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就是只注重形状,因为这往往是同一类物品共有的特点。研究发现,用各种玩具教小孩识别形状,便可以大幅提高小孩所知之物品名称的词汇量。
当然,说到最后,还有个问题:小孩学说话早,对以后的智力发展尤其是语言能力真有好处没有?目前的结论是,好处是有的,但说话晚的孩子也完全可以以后赶上来。在小学之前,小孩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很不稳定,也很难预测。
好,至此总算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