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中文媒体上听到的对于这本书的评论:激起了西方父母的强烈不满。美国Amazon网站上对此书的评分,虽然不能算特别好,但是1000个评论李,5星和4星的评论占了将近64%。第一个评论说:“世界需要更多的像蔡美儿一样的虎妈。”而且有248个ID作了类似评论。仔细看这些评论,给高分的ID看着还真不像华裔甚至亚裔,低分评论里面倒是不乏像亚裔的评论,有的批评就一句话,我是中国母亲可我不是这样的,让人怀疑写评论的人是否看过书。再者,其实就算在传说中享乐主义至上,把孩子童年的快乐看得无比重要的美国,很多人因为觉得公私立学校都不够好,而选择home school,全身心的投入,自己在家教孩子(这些父母也经常带着他们的孩子一起参加某些活动,比如读书俱乐部等)。
所以,别再想当然了。就算你多不同意虎妈的方式,试着打开自己的思想,看看我们能从她的书里学到什么。
• 非黑即白
把妈妈分成中国妈妈和西方妈妈这两大阵营的写法:任何一本书,当她把要写的人群(也往往是读者)按照惯性思维分成A,B两大类,并且不断比较这两大类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两个问题:读者和媒体。
表面上属于A阵营的读者,会说我就没有A的那些缺点,我其实更像B。要知道,大多读者都是普通人而已,你把他们划错了成分,他们很可能就会对你的书你的有偏见,对你的见解持绝对怀疑态度,及时你说对了,他们也听不进去了。
而媒体呢,为了宣传,会有意无意地强调这个惯性思维。被划错成分的气愤的潜在读者,听媒体一煽乎,就更看不下去你的书了,有的只是如海啸般涌来的批评。
至于作者可能是真觉得人群就是非黑即白,也可能是为了吸引读者。但是这样的做法,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往往会失去很多读者。今天的社会比过去开放了许多,不同地方的人们在各方面的交流都很多,这些交流必定引起思想的变化,也就是说,黑白两个阵营里的人少了,灰色地带的人多了。
如果你真的想让更多的人来读你的书,不如去掉用惯性思划分人的方法,只给思想分类,而不给人分类打标签。脸书执行总裁写的那本Lean In,措词就比较谨慎聪明。
• 快乐,兴趣和坚持
快乐有两种:什么都不发愁,坐在沙发上吃好吃的垃圾食品,看电影;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第一种快乐来得容易却缺乏深度与长度,没几天就变成空虚了;第二种快乐,可能很多时候并非能感受到开心,但目标达到的时候的那份成就感和自信让人充实,如果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快乐足以支持一个健康上进的人生。
作者显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第二种快乐的,而这种快乐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坚持。
那些真正能被称为天才甚至旷世奇才的人,都是对他所从事的事业从一开始就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所谓要么xx要么死,你不让他干都不行。兴趣能给这个坚持的过程很多快乐,但只凭兴趣和热情,并不足以长久的坚持。你对一件事的兴趣再浓再烈,也不表示你不会遇到困难,不管是来自于事情本身的瓶颈还是社会环境的障碍,况且对于这些天才,由于他们自己的水平高,在高处遇到的难处,绝不比一般人容易。
大多数人,可以通过努力成为人才。可能一开始对某事毫无兴趣,但是越学越能享受到一些乐趣,比如学某种乐器,再获得一些成功,得到社会的认可,就更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但同样,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同样需要面对如何坚持的问题。
我印象颇深的一段是,作者说她的两个孩子,发烧了,吃药坚持练琴,出去玩,想方设法找地方练钢琴。我自己学过小提琴和琵琶,练乐器,真的是一天不弹手就生,天天坚持并不过分,只不过大多数人是出点小插曲就成了无法练习的借口。不光是学乐器,其他任何事情都一样,比如健身,学外语,那些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每天坚持的人,没有不成功的。作为父母,如何让孩子在不想坚持的时候坚持下去绝对是一门学问和艺术。
话又说回来,兴趣重要吗(这里说的兴趣,是对学习工作的兴趣,而不是靠在沙发上看电影的享乐的乐趣)?当然,很多时候有兴趣更容易坚持。但是,只有对少数天才而言,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大部分人的兴趣需要培养。如果你靠在沙发上,说这个我没兴趣,那个我没兴趣,所以我觉得坚持没意义而不坚持的话,你就是个绝对的失败者。
但是,如果你真的付出了努力,培养不起来这个兴趣,反而发现别的事情更有意思,不如早早做减法,以便在更重要的事上做加法,就像露露的小提琴和网球。作者说,她做了一件很西化的事情,给孩子选择的自由。之前,她则说过,放手可能只是不负责任。给孩子选择的自由,让孩子坚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而不只是满足当下的享受,怎么来把握这些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不是机器,育儿书也不是谁都可以照做的说明书。
• 比较
我从来不同意把孩子跟别人比这个方式,不是因为这样会有碍孩子的自尊心。
一个真正热爱滑冰的人,如果她去参加比赛,她的目标不应该是比第二名好多少,而是平时如何提高自己,比赛的时候如何发挥到近乎完美,换句话说,她将用自己的身体塑造出一个艺术品,如何把这个艺术品塑造好才是目标。这一个艺术家该想的事情。
也就是说,当你把孩子跟别人比较,无论是直接的举出人名,还是间接的要求他得第一,你都是在误导孩子。如果你把他看成一个学生,一个参赛者,你要求他的,期望他的,自然是得第一,但如果你把孩子看成一个科学家,艺术家,你应该引导孩子把精力放在知识和技艺上,而不是争强好胜上。
• “那些我们曾经害怕去尝试的事情,其实才是最有价值的。”
其实作者的这句话,也是说给她自己听的,但不知她是否意识到了。
读书的前两部分时,我就在想,作者的父母都是在怎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她提到过,她年迈的姥姥姥爷曾和他们同住,并用次作为中国人赡养父母的一个例证。那么她的爷爷奶奶呢,为什么是和叔叔同住,而不是她父亲。
在书的第三部分,作者写到“我不知道索菲亚在13岁时会感到的痛苦。回想一下,恐怕我母亲也不知道13岁的我内心深处的痛苦。。。只要想像一下那时与父母能够进行的谈话,我就感到寒心。”而在书的前两部分,作者一直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的说着诸如“我只做正确的事儿,并不在乎怎样讨孩子喜欢。”
终于在“向‘西’走”这篇里,作者终于说出了她父亲的故事。作者说“我经常给杰 德讲述我自己和其他华裔孩子的例子,它们最终证明中国孩子是如何看待父母在家里的权威的。尽管父母对他们有着近乎残酷的要求、口头的辱骂和孩子内心渴望的漠视,可中国孩子最终对父母都充满了爱慕和尊敬,并希望在父母年老时照顾他们。”但对于作者的父亲,她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反例。
有时候,聪明的人也可以如此愚蠢。愚蠢在哪呢,如果你相信一种保健品对你是有用的,你一定会找处很多证据;如果你相信鬼神存在,你也一定能找处很多证据;如果你相信“无数的西方家庭在崩溃”,中国式教育的成功,你一定可以找出很多证据。作者是个聪明人,这个道理不应该不懂,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或者说不愿承认和逃避的所在。
“我的父亲的故事说明了什么,是我从来就不想思考的问题。”那么套用作者的话,那些我们曾经害怕去思考的事情,其实才是最有价值的。没有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下去。只有反思,才能真正的提高一个人的认识,无论这个思考多让人难以接受。
• 到底怎么做父母
没有完美的父母,绝对没有。为人父母的目标应该是做个大体上不错的父母,而唯一途径就是,提高自己。作者提到,当她的二女儿睡着了,她还在读着关于小提琴的著作,来提高她自己的小提琴理论水平,好指导女儿。这就是一种基于具体事物或技艺的提高,比自己不上进,只是催促孩子的家长要强。
但是提高不止于此,思想上的提高更加重要,不论是对自己的反思,还是对育儿思想方面的反思,都很重要。你自己为人处世的思想,直接影响着你的行为和你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同一本育儿书,当你怀着不同的思想境界去读的时候,你可以读出不同的东西。
• 对本书的期望
有着作者反思的书都值得一看,那种从头到尾的只持一种态度的书,太容易跑偏。希望几年后,可以看到作者更多的理智的反思,也希望看到她的两个女儿在各自选择的人生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