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与臣民教育_美国语文(上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美国语文(上下) > 公民教育与臣民教育
[已注销] 美国语文(上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07-05 16:07:43

公民教育与臣民教育

酷热难耐的午后,又习惯性的拐进附近的书店。
因为周末的缘故人比往常多了不少,而店内却没有风扇和空调,人们都站在书架前一边冒汗一边看书。
书店里没有一个为读者准备的座位,想必精明的老板在节省电力的同时也害怕书籍的磨损,孩子们就坐在地上,脖子上渗着汗水手里捧着书。
我偶然发现了这本美国语文,就拿下来翻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站着看完了梭罗和帕特里克的文章,实在是热得快要晕倒了才很不舍的将书放了回去,定价98元,实在太贵,还是到网上去买吧。
刚出书店,想起自己的折扇忘记在书架上便回去找,毫无疑问的,早就没了踪影,店员遗憾的笑着。

回到家里,心里十分的感慨,一是为了刚才读过的振聋发聩的好文章,另一方面也觉得不到两分钟就不见了扇子,实在是手快的很,还是在书店丢的。
我想,这十足的是典型的中国式教育最完美的注释。

中国的语文教育,从古到今就是一种虚假的奴隶教育。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多数受过这种教育的人都知道,那书是用来骗人和考试的,和现实生活没有一点关系,凡是真的相信它的人,无非是海瑞和孔乙己式的傻瓜。
很庆幸的是,我从小就是个逃学的坏学生,印象里除了从语文课本里学到了200多个汉字不至于做个文盲之外,实在是没有学到什么有价值东西,大多都忘记了,甚至当年要求背诵的岳阳楼记和海燕,也只记得一两句话。自己之所以后来能够在学校里以作文闻名,今天也还有点胆子在此间买弄一下也是由于自己从9岁得到了第一张阅览证之后,经常泡在图书馆里,后来又总是站在新华书店里看书或者到电影院里看电影,我不认为自己这点写作方面的才能是语文课本里学会的,其实每次新学期刚发下书来,我都是用了一天的时间把全部课文看完,从中挑出一两篇自己感兴趣的,大多是项链这种外国小说,听老师做一讲解,其余的完全没有兴趣。到了高中我根本就不再看语文书了。

我是70年代生人,作为那样一个以总结中心思想和内容提要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后来又把语法加进去的时代,我个人对于语文课本的感觉就是小学头几年学生字,组词造句,初中就是艰涩的古文,革命导师和不知所云的鲁迅的文章,高中我干脆就不上语文课了,所以不知道高中语文学了什么,反正那时侯已经在看尼采的书了。
假如说让我这样一个差等生总结一下自己对语文课本的印象,那就是,这种语文教育的全部目的就在于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个永远不准问为什么的永恒的儿童。你只要张开嘴,把那些你既不感兴趣也不懂的东西一股脑的吞下去,然后再背出来写在试卷上就可以了。
那里面没有一个孩子想问的关于世界和自然的好奇的答案,也没有一个少年需要的灵魂的指导和激励,也没有给予一个正在成长的青年一次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它似乎在说明下面的事实,世界究竟怎样,与你无关,你所要做的就是背书,然后默写,其余的你不需要知道。
在看了今年几个省市的高考作文题目之后,我的感觉是啼笑皆非。真不知道某些弱智的题目出自何人之手,难道他把孩子们当作傻瓜不成?除了流行歌曲就是时尚,还有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题目,我不知道这题目的究竟在玩弄谁,难道你不能出一道,假如你是新当选某小学校长怎样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之类的题目/
原来,中国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你可以知道茴字有几种写法,可以知道流行歌曲,可以论证世界是几维的,只是,就是不能知道两件事情---独立的思考和管理自己的方法。
说的简单点,你要么是小P孩,要么是老学究,就是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立的青年。
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指出,儒家教育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军事化,二是舞文弄墨。这个特点在现在这种现代科举教育下仍然十分显著。你很少在中国的语文课本里看到诸如古希腊罗马演说中流露的强烈的斗争精神和战争的号角,作为一种女性化和官僚化的教育,它强调的是士人的平和和对于伦理和现存秩序的遵守。在技术官僚盛行的时代,原有的一些修身理论也被忽视了,取而代之的是完全的功利化的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非人性的机器齿轮。很早我就发现作文这个曾经是我最喜欢也是唯一的课程早已沦为抄袭和拼贴游戏。
而浏览了那些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之后,我知道,世间已无毛润之。
假如我是一个日本人即使我不了解中国的民情,只消看了这些作文之后也知道这个国家根本没有什么可怕的,原来我们的敌人不过如此!
除了小孩子的空洞幼稚和露骨的讨好老师,几句流行歌曲的歌词,一把假文人的抒情,还有什么?
假如说那些孩子气的学究气还尚可原谅,那么那中赤裸裸的为了上大学而高喊口号的作风则令人作呕。我不相信那是一个孩子的心理话,他们说那些大人干瘪的话就是为了上大学。没有诚实就没有灵魂的文字永远上达不了天际,莎士比亚说,不过我们的儒教本质根本就不理会天际,而只盯着地上,我们当今的所谓某某后们依然是孔夫子的弟子和信徒,不过我相信孔子至少是自己相信自己的话,而我不敢确定后来的学生是否相信。

这种教育依然是培养说假话的教育。


我决定买一套这部美国语文。
一方面是为了作为当年的差等生要读一读美国的课文,二是为了给自己的小孩读,希望她至少做一个的诚实的人。
虽然只目前只读了其中的几篇文章已经是激起了我沉睡已久的心灵,读罢亨利和林肯的演说,我似乎听到了昔日罗马元老院西塞罗铿锵有力的声音,赞美共和,歌颂民主,呼唤自由。在梭罗的文章里我可以感受到一个普通而自豪的美国公民对于个人尊严和大自然的追求与热爱,而在牧师的布道词中我可以听到对于信仰和道德的激情。
假如我是一个不知道这是一本国家的教科书的话,也可以从中判定,这书的作者是一个有基督教信仰的战士和热爱自由,珍视自然,充满对于国家和民众的责任的,积极进取不畏强权,强调个人的民主国家的人写的。而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课后那些洋溢着平等色彩的问题,这种提问的方式让你觉得你是个很了不起的可以同伟人们平等对话的人,孩子,你很棒,你也可以象他们一样,为了自由,民主,国家和民众的幸福而奋斗,假如你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你会怎样?
最打动我的,其实还不光是里面的瑰丽的词语,而是一种很真诚和诚实的东西,你会觉得这些文章与其说是在所谓的教育你,不如说在鼓励你,似乎那些伟人就和蔼的站在你的面前,而不是冷冰冰的死人。
我明白,这种教育就是公民教育。
平等,自由,自立。
那些文章充满了探索和战斗精神,他教给你的不是抽象的理论,也不是设定一个你无法达到的人伦典范,而是一种切实的把握自己和认知世界的方法,他可能是宽泛的仅仅化了一个圈子,其中的细节要自己把握,但是那种道德和宗教的规范却牢牢的约束着你。
再者,这是一种平民而非贵族的教育。
起码我看的懂,而不是和印度那样古老又专制的国家那样,有两种文字,一种是只有高等士人才理解的语言,一种是平民的语言。我承认,我总是觉得古文很枯涩,总是先读翻译的再看原著,但是这样就彻底丧失了阅读的意义,因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翻译和现代化。
再一个与我们传统语文教育不同之出,他是男性的,战士的语文,我们的是女性的,官僚的语文。战士的语文是简洁的有力的,阳刚的,而女性化官僚的语文是阴柔的,表面的身段和买弄要胜过实际的作用。我们的语文不是政治宣传就是咬文嚼字,虽然美国人也宣传但是论喻教于乐他们是世界第一,人家说的即使是假的也象真的,我们即使说的是真的也象假的。这就是我们的电影不好看的原因。

曾经觉得那部恰同学少年电视剧有点做作,但是毕竟拍出了一点人气和朝气,其实在我们的古典文学教育中也不乏气壮山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可以有孟子那样的如闻战鼓之声的文章,但是似乎也最终逃不出沦于地道的阴柔中庸的主流之中。

摘录一段高考满分作文的话--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在着他们,是否想过他们用血汗带给我们激扬的希望,中国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历史上站成了永恒,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看看吧,这就是我们教育出来的状元老爷!

人生而平等!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公民教育与臣民教育”的回应

追梦人 2016-05-10 16:26:05

让我想起了我上高三的时候,语文老师直接说:我现在教你们写作文,感觉自己写作能力一般的都按照我的格式写,写八股文。拿个四十七八分不是问题的。。。。。。

追梦人 2016-05-10 16:19:39

楼上说的也不无道理,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愚民的手段,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育。。。。至于所谓的状元班,少年班,更多的是自我实现预言在作祟了。。。。。。

partyless 2016-01-08 18:12:20

这套书是不错的,是需要学习的,也需要国内教育来参考。但是我想说的是,楼主对整个教育体系除了发泄情绪少有分析判断。就政治教育来讲,很少有像本朝这样把阶级压制另一个阶级为国家本质的话让孩子们记住的。另外教育体制难一言说清,教育体制根本是个经济分配问题。国内在选才方面的流动性是优于欧美的。饱受质疑的状元,少年班。现在可以看到其大多数成员都在工业界,教育界,商界取得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学术,是对得起其来头的。

ddb 2012-05-16 09:21:02

匹配

naya 2010-10-31 21:54:00

人人都知道中国教育有问题,但是好多人又把自己的孩子逼着往这条路上走,1,2岁背古诗,3,4岁念英文。这些家长的心愿是什么,很有可能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小天才,然后送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可笑吧。

Patrick Mars 2010-09-18 06:30:31

cannot agree more

[已注销] 2010-06-06 13:09:23

留一条小缝让氧气透进来,于是大家都苟活了。。。。

爱点教育 2010-05-27 13:06:58

teacher = cheater 谁说老师不骗人?

当一个人头脑发热,自以为是,好为人师时,
自欺欺人的下场也就昭然若揭;

当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善于向每一个人请教时,
这个人最终反倒成了为人师表。

Mathsphy 2010-02-10 10:57:52

2009-11-04 21:46:14 Serena
  说到语文书里的卡夫卡。。。确实是有呢 不过老师跳过不讲 因为不在考试范围内= =

+1
我们的老师也是这样.
应该说他是个对语文有相当体会的老师,他告诉我们很惭愧这样叫我们一些没用的东西,可他也没有办法,他不可能按照自己的一套去教,这也是老师的无奈。明知道是错的,却不可改变。

Lady Miao 2009-11-04 21:46:14

说到语文书里的卡夫卡。。。确实是有呢 不过老师跳过不讲 因为不在考试范围内= =

雨下路人 2009-09-07 14:18:24

想一块去了!
我是一直想了解美国的教育,偶尔在书店里看到了,我就没犹豫,立即买下!
我一直很向往美国的教育,因为我真切地感受到美国的教育确实比我们好。

我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向更先进的思想和文明致敬!

现在在大学也是,每学期除了学校发的专业课本,我还要买些国外引进的教材来作参考。国内的书很难懂,(不过电子类出了个hero,他叫古木(原名胡斌)他的教材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已注销] 2009-08-14 00:53:06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在着他们,是否想过他们用血汗带给我们激扬的希望,中国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历史上站成了永恒,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不觉得这句话有多么动听或美丽,或震撼

高二 2009-07-30 14:58:06

文风爷们儿又如何?阿Q对虫豸也爷们儿的很。

celia 2009-07-21 15:56:45

惊诧

月夕 2009-07-21 12:37:18

摘录一段高考满分作文的话--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在着他们,是否想过他们用血汗带给我们激扬的希望,中国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历史上站成了永恒,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看看吧,这就是我们教育出来的状元老爷!

 +1

蓝凤凰 2009-07-18 18:35:20

中国现在的教育就是愚民教育,洗脑,毁掉一代又一代人

解惑蠹虫 2009-07-18 17:06:23

....................实在没有办法的说!
世间万物有太多的选择!

文子 2009-07-15 11:12:51

读的我心惊肉跳

可你还不是削尖了脑袋把自己的孩子往这种教育里送?有什么办法呢。。。

久经考验 2009-07-14 20:05:55

楼主是纯真的...

[已注销] 2009-07-12 12:59:05

在网上浏览了一下现今的中学语文课本,发现虽然比以前人性化了一点,但是有个很大的问题,忽略政治和历史。而美国语文选的课文很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很实际,从独立宣言到富兰克林的劝世格言,再到后期个民族作家的文章,是一部语文版的美国历史。
从前太过政治化现在又是淡漠政治,都不好。

穆木 2009-07-12 10:39:16

体制问题啊。

❤sissy❤ 2009-07-12 02:06:26

我当年要是有这个书学就好了 我的情况是家里是职工不是书生 一本书没有 所以对小学对语文没感觉 我觉得这是正常的 幸亏 我的性格从小就不正常 后来初中开始看言情小说 没料想 作文水平有提高 对文字也不那么排斥了 后来高中自然进展到了其他小说 哈哈 我一点不反对学生看言情小说啊 先吸引住他们有何不好 有趣的东西最容易上手

桃花山人 2009-07-11 13:39:51

也同意。我感觉现在的中国学生还是对自己国家历史了解太少,可能由于教材原因,有些历史了解得很片面,有很多重要的事件都被课本一笔带过(不局限于语文书)。至于多元民族的文学,俺从来没有见到过,而且没有意识到它的缺失……这也不仅仅是教材的缺陷呐。

[已注销] 2009-07-10 23:09:21

联想到最近的事件,我觉得有必要在语文课本中学习美国人的范例,增加多元民族的文学,比如个少数民族的诗歌,史诗,而不能总是外国文学加汉语言文学。看来,这个很重要!

桃花山人 2009-07-10 18:39:25

现在的语文书较之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了,语文读本里面还有卡夫卡,伍尔芙啥的,至少做到了形式的多样化……

尤若 2009-07-09 19:31:57

我也是个叛逆者,只是不够彻底。鄙夷着这种教育,却无法逃出。人总是生活在别人的故事里,所以有太多事情一但发生便无法选择。很难说如果我只是一个人活着我会不会选择一个彻底的叛逆道路去走,但,我只是为这个教育后悔,而不是我自己的选择。

[已注销] 2009-07-07 11:04:15

今天仍旧在读这本书,依然可以感受到编者那种力求包容多元文化,启发少年的独立思考和实际运用理论的能力以及强烈的男子汉气概,特别是早期关于拓荒和内战时期双方士兵与领袖的文章,以及后期节选的拉美亚洲非洲移民,还有女性的文章,真的觉得这个国家的伟大实在是教育造就的。他的包容性,博爱,平等,奋发精神,对于人的尊重,使得一切关于他的流言不攻自破。他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受益非浅。重要的是他完全溶入了你的思想与血脉中,而不是为了背诵过后即忘。

yoursong 2009-07-06 10:39:06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在着他们,是否想过他们用血汗带给我们激扬的希望,中国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历史上站成了永恒,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我相信这是一个城里孩子写出来的。
我相信很多人会改变这一切的,可是这些需要时间。
要有信心。
而女性化官僚的语文是阴柔的,表面的身段和买弄要胜过实际的作用。这段真的好像在说郭敬明呢。
顺便一嘴,很多男人不具有男性的气质,面对着难得出一个可以担当可以谦和的李宇春,自己不反省,都要跑过来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