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行军事家——曾国藩的治军_曾国藩治学方法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曾国藩治学方法 > 浅谈外行军事家——曾国藩的治军
CeLeVe 曾国藩治学方法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0-31 13:10:23

浅谈外行军事家——曾国藩的治军

鸦片战争结束后,太平军从广西桂平揭竿而起,打着天主教的旗号,沿着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的方向进攻,势如破竹,仅一年的时间就占领了了道州、桂阳、郴州、醴陵、岳州、武汉,再沿长江向东夺取九江、安庆、芜湖、太平,最终定都南京。

然而长沙却独树一帜,“激战三月,长沙未破”,长沙成为了自广西至南京途中,唯一一处遭遇太平天国而未被夺取之城。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湘省团练的负责人跑来找曾国藩,想请他来主持一下战事。恰逢曾国藩在家里守丧,他拒绝了好友的邀请,推辞说“书生不知兵”,兄台还是另请高人吧。曾国藩的朋友郭嵩焘、曾国藩的弟弟一起来劝他,“公本有澄清天下之志,今不乘时而出,拘守古礼何益于君父?且墨绖从戎,古之制也。”一番激将之后,曾国藩终于答应了。
(墨绖(音蝶)从戎,指守丧期间参战)

湘军的主力是一群地方团练,素质不是很高,“兵政废弛,土寇蜂起,敌众未至,一夕数惊”,地方官也是畏缩畏惧,生怕敌人攻来。曾国藩来治军,看到底下人这副德行,自然只能使出狠招,好好整顿军纪。三个月,杀了两百多个人——人送外号“曾剃头”。曾国藩置之不理,只顾勤加练兵,使湘军成为陆上劲旅。咸丰三年,湘军又学习水攻,购兵船,编水师——逐渐声势浩大。太平军眼看三个月都不能攻破长沙,只好连夜造桥,悄悄渡江攻打益阳去了。后来南昌抵抗不住,也跑来向曾国藩求援,派出湘军替其解围。

当然,曾国藩也面对过失败,由于损失惨重,愧对家国乡亲,对待失败的态度甚至有些极端——如果周围人不看住他,或许分分钟就自杀了。

为南昌成功解围之后,武汉也跑来求援,曾国藩派水师出洞庭,结果遇到了大风,数十艘船损坏,在岳州一战中失利,回到长沙。没想到,又在长沙旁边的靖港小镇被挫(靖港古镇距离长沙市中心几十分钟车程,现在仍能见到当年战争遗迹),“国藩自督战船四十号,陆勇八百名,击太平军于靖港市。时西南风大作,水流迅急,不能停泊,为太平军所乘,水勇溃散,战船或被焚,或被掳,几乎全军覆没”——岳州和靖港的失利,使曾国藩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投水自杀!好在被幕僚救出,自杀未遂。但他决心已定,秘密地连遗书都写好了,把后事办妥,准备再次自杀。幸亏他的同伴传来了捷报,在湘潭大败太平军——曾国藩当机立断,出水师助阵——八月之间,水陆十战十胜,收复湘潭。

写到这里,诸位或许已经发现,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勇猛顽强,战功显赫,但他本人其实并不擅长带兵打仗,亲自督战的时候,往往要吃败仗(比如前述的岳州、靖港之败),但是他所提拔的将官们,却捷报频传,屡立大功,并且对他死心塌地。

谈起治军,有人说他是“不善将兵而善将将”之才。一介文人书生,没学过武备,却成就了不世之功,这是为什么呢?

他的书信里有这样的语句:

“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音搀)敌情,三曰临阵胆识,四曰营务整齐。”

这“四要”和“四大端”,代表了他治军的核心思想,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下属的。但是仅有这样的戒律是不足以御下的,特别是不识字的兵勇们,所以他把军中最重要的规矩写成浅显的歌曲——《爱民歌》《得胜歌》《解散歌》《保守平安歌》等等,无形中深入士兵内心。

在军法严明的同时,他对士兵是如父亲教子般地负责。“训打仗之法,训作人之道。训打仗则专尚严明,须令临阵之际,兵勇畏主将之法令,甚于畏贼之炮子。训作人则全要肫诚如父母教子,有殷殷望其成立之意。”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用来形容曾国藩的治军特色恰如其分。他训练士卒的规条很多,条理清晰,生活、习惯、行军技艺、立身为人之道都详详细细殷勤告诫,在军中,他是父亲一般的存在。

他的规矩很多,是不是战法会相对死板不知变通呢?

事实上,曾国藩深喑“奇正”之术,本书作者赞道“他的临阵制胜之策略,简直是静如处女,动如脱兔,神龙变化,不可方物。”

曾国藩时时以孙子兵法勉励后生,他的书札中常常可见孙子兵法的引述和应用,对奇正之义有着深刻的理解。但他做学问、为人处世都是以稳健为主,所以他对“奇正”之术的态度是,“拿主制客为体,奇以制正为用”,教导我们要深明奇正之义,而不可轻用奇兵。

曾国藩的观点是,太平天国的流寇,惯用奇兵。假如官兵也惯用奇兵,则打不过不择手段的流寇,所以应“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然而对敌人的伎俩,又不可不知。作者将其概括为“静以制动,节节进击”。

纵观曾国藩的治军方法,虽然他是个外行出身的军事家,但本质上他的治军思想与克劳塞维茨、孙子兵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且更加接近实战。

读遍全书,可以发现他的军事思想可以与做人思想完美地结合,他认同的练兵,是训打仗之法和训作人之法的融合,治军思想也正是他做人思想的精华提炼。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