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成长_善解童贞3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善解童贞3 > 接纳,成长
童话镇镇长 善解童贞3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1-07 21:01:47

接纳,成长

正式参与幼儿教育工作已有一年半,可以说这一路于我都是实践经验在与理论不断碰撞磨合的时期。对于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所了解也有所应用。但关于幼儿的性教育几乎是避而不谈。幼儿的性发展大部分理论来自于弗洛伊德,当真正面对幼儿,这些理论也只停留于知道层面。似乎在所有成人眼里,孩子是“无性”状态,好像因为“无性”显得更加纯洁天真。
但从工作开始,幼儿的性教育似乎成了我一大困惑。人类的每一项机能都有自然发展规律,性的发展也不例外。孩子在6岁前,性欲在生物层面需要经历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三个阶段。纯粹看这理论幼儿会如何在行为上呈现?我并不完全了解。在接手班级中班到现在大班,这个年龄段恰好4-6岁,一些孩子出现的行为,我发现有点难倒我了。在东方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关于性话题总是显得隐晦甚至有些羞耻。
(第二章:嗅觉与孩子的性唤起)
1. 有个女孩每天来园喜欢拉着老师的手或者依偎在老师身边,她不大喜欢和集体游戏。然后她会闻你的手闻你的衣服甚至在你坐下的时候闻你的头发,然后告诉你有好闻的香味。她会告诉你今天的味道和昨天的不一样,这个味道像什么。一开始,似乎会觉得有趣,只是孩子好玩。但是在后来的日子,这个行为反复出现。
(第二章:触觉与孩子的性唤起)
2. 女孩见到你喜欢亲吻你,亲吻你的手或者脸颊。她亲不是轻轻地碰一下,而是大口吮吸一下,然后在你皮肤上留下液体。和她沟通这是喜欢的表现吗?她不说又给你一个“湿吻“。认识这个女孩的时候是在实习的时候,她似乎一天可以多次来亲吻你,即使你拒绝,她也特别想甚至是有些不高兴。你告诉她关于卫生,什么时候适合亲吻或用其他方式表达喜欢,似乎都不能改变她的行为。实习的三个月,只能尽量躲避突如其来的吻。详情有问带班老师,对于这个问题和家长反映,但家长说这是她喜欢一个人的表现,没事的。但任何人都能发现这很不正常。
(第五章:儿童的手淫)
3. 午睡时,一个女孩不睡觉,喜欢趴着撅着屁股拱起被子,然后反复上下扭动。大概是这样好玩,提醒她睡觉怎样的姿势才合适。她说我在家也这样睡得,这样舒服。
4. 午睡时,一个男孩不睡觉,睁大了眼睛,满脸通红,手在被窝里不断上下动。发现这样的情况自然会提醒他该睡觉了。但是很多天他都这样,便和家长交流。当家长得知这个情况首先是非常意外,但是后来也对孩子更加关注,去医院咨询。一段时间幼儿没有了这个行为,但是后来幼儿似乎更加频繁,但是每当有老师靠近或提醒他,他便会停止。
5. 有天生活老师和我说了另外一个男孩的午睡情况,也是不睡玩小鸡鸡。生活老师问:是那里不舒服吗?你为什么想去碰他?小男孩说:小鸡鸡很好玩,动他会变硬变大。
(第六章:孩子的性幻想和梦)
6. “我长大要和老师结婚。“”我也要和老师结婚。“”我都和老师亲过了。“…几个小男孩的聊天对话。
以上的案例都是亲身经历,带着这些困惑阅读《善解童贞》孩子的情欲世界这本书,我似乎都找到了答案。这本书结合了丰富的案例和解析,充分呈现了孩子从幼年到青春期的情欲发展。全书分十个章节,儿童的性欲发展、儿童的性唤起、儿童多种形态的性活动、恋父恋母、儿童的手淫、孩子的性幻想和性梦、孩子性欲发展的“无序“状态、性本能的升华、成年人对孩子性发展的影响、完整成长VS成长缺陷:法国电影《钢琴教师》赏析。通过对孩子发展的各种行为进行分析并给成人父母、老师等给出良好的解决策略,从养育、陪伴幼儿成长角度给出了一个科学而理性的态度。不同家庭造就着不同的孩子,每一个成人身上也烙印着各自家庭的养育方式。为什么有的人行为偏差特别厉害?为什么有的父母也管教不了孩子?…我想这本书不单单是为了育儿而阅读,更是为了了解自己,了解作为人类的一个情欲发展。了解自己,反思自己,从而更好地给下一代一个完美的榜样,给予孩子一个完整地成长。在从事教育后,我慢慢感受到,当一个孩子拥有一个完整和谐的家庭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也许生活很平淡,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样的成长潜移默化中孩子终究坏不到哪里去。如同胡萍老师讲的,作为成年人,要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我们内心所想与我们的行为或行动时高度一致的状态,这样的状态让我们的生命保持轻松而通透,没有面具,不用伪装,内外一致。这是个体自我高度统一的生命状态。
当一个男人和女人决定生下一个孩子的时候,应该将孩子出生后在怎样的环境中长大考虑在计划之中。如果我们还不懂得如何养育一个好宝贝,如果我们只是打算将宝贝交给他人照顾,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宝贝,如果做不到为一个新的生命负起责任,我们是否要暂停我们的生育计划呢?书中不仅仅停留在幼儿阶段的分析,同时也站在了漫长人生的制高点,借助影片《钢琴教师》的例子解剖两个家庭的教育模式,让我们明白不要当“小孩子”为“小孩子”,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各自的生物属性,当孩子出现某种异常行为,不要用成年人的社会道德和偏见去评判孩子,学会解读孩子,学会接纳。而接纳性就是接纳自己的生命。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