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教育_村落中的“国家”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村落中的“国家” > 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教育
御寒 村落中的“国家”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11-26 22:11:26

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教育

老段在课上推荐了这本书,下课之后就去图书馆借来,这是本人类学民族志的书,是我喜欢的类型。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我自己有很强的代入感。读完第一章,就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我开始反思自己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的时间所接受的教育,对比丰宁县的教育,其实在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我的小学、初中甚至高中,最害怕的就是语文,特别是语文作文,一直是我最害怕的东西,因为每次我写的东西都不能很好地符合老师的要求,抓不住所谓的”点“。那个点,就是意识形态的象征,就是用教育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操控和灌输,让他们从小就建立起度整个制度的信仰和崇拜。
站这个时间点,回头看看自己之前的教育模式,甚至让我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感觉。的确,纵观全国,不止一个地方是这样,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接受的理由。真的是毛骨悚然,原来自己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监狱之中,一种没有缝隙的监控和压迫之下。当作者将一个小学老师上课的内容完完全全记录下来呈现在书面上的时候,我们就会很明显地发现这其中的操控和引导,试图对孩子们的价值观进行塑造。
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作者的民族志调查,我觉得是我目前读过的人类学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从一个极其微观的角度对一个乡村的教育、教师和人际关系进行了描写和记录,还原了真实。就像老师说的,真正的民族志研究持续的时间至少要一年,少于一年的仅仅算是田野调查。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一个小小的村落中找到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通过各种形式话语和表征,甚至是学校的布置。
比如第一章提到的”相比之下,丰宁小学倒比乡政府更想一个政府。校牌仿县级机关制式以满汉文并写,颇成系统。进校门是宽广的操场。学校的楼前红砖铺地,有少先队员擎举着星星火炬的雕塑。楼前还整整齐齐地砌着花坛,栽种着盛开的十样锦,这是普及“花园式学校”结果。当然也有菜地与厕所,但却设在楼背后的后院里。厕所分割成四部分:男生、女生、男教工、女教工,有别且有序。我看男生与男教工厕所里打扫得很干净一丝不苟,没有蛆。操场上的队列,按时响起的铃声,都使人有一种军事化的组织干。围墙内几乎贴的不留缝隙的各种标语,使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闯入你的世界,而血统们震耳齐声的朗读,更使这种话语生出声色。“
这一段特别生动,描述的就是我们那个年代学校的”标配“,这是工厂的特点,而我们就是工厂的产品。
看完这本书,很心痛。也许为了更好的下一代,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摆脱这种教育模式,或者去国外。我感受到了这样做的迫切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