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的全面发展_发现孩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发现孩子 > 儿童精神的全面发展
PUMA 发现孩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7-10 17:07:50

儿童精神的全面发展

这本书是蒙氏晚年(快80岁了)之作,是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做进一步的总结和深化,并就心灵的构建、意志、智力、想像力等问题上结合哲学、心理学做了更深入的探讨,试图探讨儿童心理成长更深层的原理。
  


开始的几节,作者大体上回顾了蒙氏思想的主要内涵,独立,自由,对孩子的充分尊重和了解,孩子的公民权(与成人的平等),感官练习的作用等。这些回顾秉承蒙氏的风格,有点述而不作的大师风格,都是谈话式的。内容上依然有宗教色彩,有明显的西方社会和时代的特点。

有以下几个观点是本书首次提到的:
1. 心灵的构建:孩子开始有多个敏感点,这些点是相对独立,并以各自为中心吸收外界信息,并取得经验,逐渐的这些敏感点各自趋于成熟,并逐渐联系起来,最终构建一个完整的心灵。
这个过程要孩子自己完成,成人只能提供环境。孩子自己才是心灵大厦的建筑师,成人只能提供建筑材料。

这里,有一个问题要特别注意:心灵的构建过程只有一次,一旦形成之后,有些核心部分在成人之后就很难改变了,并形成成人的适应障碍。仿佛盖房子,主体部分的材料在房子建好就无法替换。因此,在孩子心灵构建的过程中,成人要通过改善环境,来提供给儿童最好的心灵构建的材料。

2. 纠错:注意纠正孩子行为中的错误。给孩子自由和独立,并不等于放任。可以放手、尊重孩子所有的合理活动,但一定要及时纠正错误。教育的关键就是想办法让孩子避免错误,并使孩子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改正错误,走向正轨。

3. 注意力(专注力):注意力是通往精神健康之门,也是精神健康的基础。感觉练习就是为了培养注意力。注意力是智力的源泉,也是品格道德的源泉。而注意力又和独立、自由、爱、尊重、兴趣、环境等等相关,没有这些因素,注意力难以形成。
天才就是有超常的注意力,和区别差异的能力(见后面的智力部分)。

4. 意志:影响才能的发挥的因素中,持续起作用的是意志。意识是通过行动来体现的,没有行动就没有意志。而意志又是冲动和抑制两个因素平衡、合理的结果。
意识是通过孩子不断地自己做决定并采取行动而得到锻炼的。判断、决定、行动,周而复始,逐步完善并强壮意志。

5. 智力:智力的发展以自由为前提,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行动才能使智力得到发展。
对“差异”的感知和识别是智力活动的开始。收集材料并加以区别是形成智力的初步过程。
同时,智力和“快”紧密相关的,必须快速的进行智力活动。
对材料的快速区别,并对熟悉的工作进行有组织的,调理分明、层次清晰的再安排,这就是智力活动,最终,儿童通过逻辑思维和辨别能力,区分和抽象出事物及特征,并基于现实的基础进行再创造,完成整个智力活动。
区分-->判断-->抽象-->决定-->行动-->创造。

最后,高级的智力活动可以愉悦身心,形成完美的人格。

6.想像力:想像力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没有科学和现实基础的幻想是有害的。使孩子陷入轻信的误区,并延长幼稚期,有损身心成长。

最后,重要的三原则:
1. 尊重儿童进行中的活动,不干扰其注意力,观察其目的。
2. 尊重儿童的意愿,培养独立和责任。
3. 慎重与儿童相处,做伙伴,避免自认权威、以成人价值观为标准。



蒙氏在试图完善自己的教育理论,并追寻背后的哲学、心理学基础。但蒙氏把毕生的经历放在实践、推广教育思想上,其教育理论从1908年确立之后,到1952年去世,并没有系统的深化和进展。她所作的努力还是一位实践家的思考,理论上没有什么突破。某种意义上,蒙氏的风格像孔子,述而不作,身体力行。

而且,比较奇怪的是,这本书没有对孩子道德方面的养成做进一步探讨。还是停留在通过意志力,智力的发展,以及成人随时对孩子的错误的引导,孩子就能自己形成良好的品德,成人不用做别的努力。存疑。


上面几点是孩子精神健康的几个要素,这些要素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并都以自由、人权(既然生而平等,为什么孩子的人权总不受尊重?)、独立、适合的环境为基础。这样,蒙氏的整个思想体系应该在我们的脑中已经逐步形成。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儿童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回应

一门一木 2016-08-25 17:59:56

赞。蒙台梭利的几本书都强调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借助孩子的内在力量,让他们自我学习,每一个婴幼儿都有一种创造本能,他能借助周围环境构建一个精神世界,这些成长过程与一段时期密切相关,即敏感期,「感觉是智力源泉」,成人创造合适的环境非常重要。而难就难在,什么是合适环境,怎么能借助到孩子内在力量?另外,这本书提到服从和意志并不对立,我想,对很多人来说都醍醐灌顶吧,周围不少父母纠结,「立规矩」会破坏孩子的探索欲和意志力,其实,有意识的意志是一种只有通过使用和行动才能够得到发展的能力,是区别于冲动行为的,所以父母要观察孩子,意志力是否得到完善的发展,发展完善的孩子能够自由地选择服从。

杨智 2014-06-12 11:48:10

中国所谓的道德,往往是“满足他人(其实是说话人自己)的期待”,这个道德能够发自内心最好,如果不能,辅以威逼利诱,只要“满足他人(其实是说话人自己)的期待”,也不是不能接受

marco23 2013-05-31 14:52:28

个人认为,道德是对秩序和规则的认知和升华,在一个自由、温暖、充满爱的环境内,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准则,即是最低道德。至于再高层次的道德,都是基于遵守大家公认的准则下的爱的体现。

巴黎小老头 2012-10-10 05:26:06

另外,听说美国,法国的蒙校就有很大区别,是否有人了解,谢先

巴黎小老头 2012-10-10 05:24:21

法国蒙校幼儿园出来的学生,据说需用一年时间适应普通小学,太自由,并且知道的东西比没上蒙校的学生多,所以有些老师不喜欢。我们的世界并不完美,即使有蒙氏幼儿园,但再往高的年级就很少,需要重新适应这个社会。请问PUMA如何考虑这个问题?

PUMA 2012-06-12 10:37:25

我比较认同这样的理念,如果外界环境适合儿童的成长,充分满足儿童的需要,儿童的人格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道德的养成也自然而然。同时,成人的示范效应也非常重要。

反对对儿童进行刻意的道德说教和训练。

慕雪 2012-06-10 12:25:34

比较奇怪的是,这本书没有对孩子道德方面的养成做进一步探讨。还是停留在通过意志力,智力的发展,以及成人随时对孩子的错误的引导,孩子就能自己形成良好的品德,成人不用做别的努力。

--- 能够进一步申述一下您自己对于道德养成的想法吗?

秋实 2010-12-29 13:31:23

 受益。

行者 2010-05-19 13:53:48

受益。

aleter 2010-03-28 21:19:18

作者评论很有见地!

豆荚 2009-06-17 09:33:49

我觉得如果对人的尊严和自由没有感觉,就很难理解蒙氏的思想。
很赞同puma的话,蒙氏思想是西方人权,自由思想在教育上的映射。
这也是蒙氏在中国难推广的原因。
而功利的假蒙氏(只是借个教具,其他几乎跟蒙氏无关。)相对有点市场,也算一个中国特色了。

孙瑞雪在当下的中国做到这一步(宣传,推广,实践),已经相对了不起!在中国,如果上来就谈尊严和独立,可能连书都出不了了。

快樂 2009-02-23 17:22:20

  嗯,我看完了第三遍。我必须把它放一放了。

  我又看了一遍你的上述评论,总结得很全面、很细致。而且有些看法我们很相同。

  嗯,我也觉得蒙氏很伟大,她的著作完全可以当成原浆酒来用。
  确实,这本书,她只是点了很多非常重要的地方说了说,没有深入阐述,这的确有点遗憾,毕竟她是实干家、不是卖书为生。

  我所能说的是,感觉她能真正站在小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大方面。(我非常想了解她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这样或许会更精确地看待她的伟大工作和著作,但是似乎很少见。)
  还有一点,她完全站在小孩子的角度看待一切,把当时的父母、社会政府、(其实也包括现在的父母、社会、政府,因为现在没什么进步和改善)通通大加斥责,显得有些,怎么说呢,反正有点那个。这好像有点吹毛求疵了。
  另外,你说她没有说道德的培养,我倒觉得她没有说小孩子情绪的培养才是更奇怪的。
  还有一点就是,我倒没觉得她大谈特谈人权、自由什么的,(当然也有很多,我觉得这很正常),倒是她的某些观念里面充满了与印度瑜伽、佛教等非常相似的朴素的世界观感到非常惊讶!可能是伟大的东西都有些共性的缘故吧。
  我不知道下面要看她的什么书了,难道真的要看她的教具操作法么?好像很少啊。
  

PUMA 2008-10-28 14:22:28

是啊,社会的进步总是缓慢的。

快樂 2008-10-28 14:12:04

  哇,好厉害呵!
  竟然从这种高度看待蒙氏啊。

  但是我好像没有看到蒙氏学校遍地开花、蒙氏教具人手一个;
  蒙氏书中所指责、抱怨的教育状况依然如是
  进步小得简直看不到

PUMA 2008-10-22 22:25:33

我到不这么认为,蒙氏的确伟大,思想系统完整,是西方人权、自由思想在教育上的映射。

快樂 2008-10-22 21:34:30

  嗯,评论的挺好
  我也觉得蒙氏没有她自己想象的那么伟大
  顶多是个没有公开观察笔记的观察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