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部很热门的片子叫做《300》,说的是古希腊的斯巴达城邦的故事。斯巴达城是个很小的城邦,整个民族人口很少,但是很崇尚武力,每个男孩的梦想都是成为武士,保家卫国,杀光敌人。为了获得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斯巴达的男孩从小起就要接受最严酷最苛刻的战斗训练。从小接受军事化训练的男人们,对长官稍加不服就是棍棒伺候,已经习惯了再苦再累也要一声不吭。粗暴严厉的管教被认为是帮助男孩变成男人的最佳方法。因此,斯巴达的男人们从来是以最简单粗暴的语言来表达。有一次,一个国王威胁斯巴达国王,要斯巴达听从他的命令,否则把斯巴达夷为平地,斯巴达国王的回答是:“请!”这种简洁的回答后来被称作斯巴达式的回答。
与之类似的是,东方文化里,男人们最为之肾上腺素狂飙的荣誉叫做“顶天立地的好汉”。男人们理应接受和处理各种各样最艰难的困境,还必须表现出应有的坚强,这样才能成为男子汉。任何情绪上的表达和行为上的回避,都是懦弱的表现,都会在既有的文化体系下受到嘲笑和讥讽。似乎理所当然的,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们从小就要披上厚厚的保护壳,喜怒不形于色。当男孩迈入青春期时,情感的封闭几乎变成了一种反射动作,他学着否认自己的情感需求,并且将自己的感觉伪装起来。他要么是藏起自己的感觉,要么就等着接受更 多的磨难。这使得当男孩遭遇愈大的压力时,他的情感就退缩到愈深层的地步。
男孩因为承担来自于社会和文化的双重挑战而感情内敛疏离,这是东西方文化中共通的的,那么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他们又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达呢?《男孩不该走的路》一书中给出了可圈可点的回答,从早期教育、男孩与父亲、男孩与母亲、男孩与女孩等各个方面去剖析了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了在被压抑和禁止后,男孩情感上的表达的独特的方式和倾向——
“男孩在情感上的压力还不仅于此,他们必须非常明白地证明自己是不带有脂粉气的,有时甚至要反女性化。”对于别人或自己身上带有女性意味的部分,他们会有意识地、故意地加以攻击和表示鄙夷。这些带有女性意味的特质包括温柔、热情以及任何其他情感的表达,基本上被当作“娘”的象征物。
问题是,男孩的情感的内敛,在以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下,一切似乎运转良好。而当今的社会越来越复杂,生活中的冲突、分歧以及变化比以前复杂很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以前不可能想象得到的。就好像你家电视机偶尔接触不良,而你的工具箱只有一把锥子,简单敲敲打打的似乎还很有作用,但是如果一旦发生更复杂的问题,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局限了。按照几千年以来形成的表达形式,是时候被淘汰了。
好在人类文明的车轮始终是滚滚向前的,多元化的文化和社会下,人们会更加鼓励情感的表达。越来越多的男人内心被理解倾听认可的渴望战胜了恐惧,不在意把自己的感情痛快淋漓的表达,尤其是伤心,痛苦,沮丧,愤怒这些负面情绪。面对情感的勇气也是一种勇气,而勇气与同理心是生活中最真实的力量来源。刘德华的那首歌《男人哭吧不是罪》告诉我们,男人和女人一样,也可以拥有人类的全部情绪,男人的眼泪可以不再被认为是“伪娘”。
如果男人们能了解,不论是男性或是女性,只要是人类必定有脆弱的时候,你不需要逃避自身的懦弱,内心深处也不必为此感到恐惧或是脆弱,如此便可以面对更真实的自我, 进而变得勇敢、自信,那么,“伪娘”又如何呢?
让“伪娘”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