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_分享——并不总是很容易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分享——并不总是很容易 > 舍得
团团花哚 分享——并不总是很容易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0-20 23:10:04

舍得

       
      《分享,并不总是很容易》给我们讲的,是一个关于舍和得的故事。分享,顾名思义,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行使;分享之后,也许得到他人的回馈,也许获得自我的满足,其实诠释的就是舍与得。

        无论分享还是舍得,都体现出一种人与人相处的智慧。然而,知道智慧,与自己能否智慧处事,并没有任何关系。成年人尚且在舍与得之间举棋不定,无法作出抉择,更不提心智尚未发育完全的幼儿。新式育儿法则告诉我们要培育优秀的孩子,要教给孩子真、善、美,懂得体贴他人,愿意与他人分享。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又如何呢?有时候听到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太爱分享,什么玩具零食到了小伙伴之间都有去无回;有时候听到父母担忧自己的孩子不愿与人分享,会不会是个自私小气的人。

       分享过头不行,分享不够也不行,把平板电脑送给小朋友会被妈妈骂,心爱的糖果只想自己一个人吃也会被妈妈骂。判断孩子分享恰当与否的标准是否常常被成年人的价值观所替代?孩子并没有轻重贵贱的概念,只有心爱的和不心爱的区分,谁能说一颗奶糖不及一个平板更让人快乐?如此反复的标准只会让孩子的逻辑混乱,不知所措。与其强求孩子去分享,不如让孩子去感悟分享的内涵,而这,也是我的惨痛经验。

       团子就曾误解过分享,某次出游,我建议她和同行的小姐姐一起分享蘑菇力,谁知对方直接拿过一整盒一个接一个吃完了,而团子只是手中拿着一颗,眼巴巴的看着对方吃光。碍于同事关系,以及对方小朋友的听力障碍,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于是只能告诉团子,没有关系,下车了就去超市买,每种口味的都买。然而当时的我却没有意识到,不管我再给她买多少盒巧克力,她失去的那一盒,永远都回不来了。从那以后,团子很抗拒分享,在她看来分享就意味着失去,哪怕同行的小姐姐也给了她很多吃的,可是她仍然不愿意接受,也不能释怀。于是只能等她不愉快的经历淡化,并经历了我无数次的“洗脑”和幼儿园关于分享的游戏,才又开始慢慢愿意分享。

         《分享,并不总是很容易》的开篇,有一行字:“这本书属于(空白处填小朋友的名字),但我很愿意和你一起分享。”很普通的一句话,可是真的很重要——它宣布了这本书的归属权,如果明确了分享并不代表失去,那么分享将会容易的多。对比之前我没有找到得体的应对方式来保护孩子,这本书实在是足够细心,不用面对失去的恐惧,自然更能体会分享的愉悦。
       
        有的孩子生性“大方”,乐意与伙伴交流和分享,对自己的物品归属感就不那么强烈,对应的,可能也会随意去玩他人的东西;有的孩子生性“小气”,对自己的物品归属感意识强烈,对应的,他也不会因为抢夺别人的玩具惹人哭泣。所以,分享本身其实并不太值得去在意,不如让孩子弄清所有权与归属感,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正如这本书的书名,从孩子的角度诉说,“有时候妈妈让我分享,我并不明白分享会带来什么 ,所以真的会让我很难过。”小兔子邦妮面对调皮的表弟,要完成妈妈给出的“分享”任务,真的快要抓狂了,可是当她一天的分享获得了表弟的拥抱和谢意,她开始有些舍不得表弟的离开,舍去了一天自由的玩耍,得到了表弟的依赖和爱,感悟到了分享的意义。
     
          这本书是手绘简笔画风格,图案简洁清晰,辅以艳丽色块的搭配,以及印花部位数码技术的使用,整个绘本呈现浓浓的卡通味,幼童风格十足。小兔子邦妮和表弟的一举一动和普通孩子一模一样,比如邦妮穿着妈妈的高跟鞋,戴着珍珠项链,拿着魔法棒的举动,就让团子惊呼“她和我一样喜欢演大人耶。”对话和旁白都很口语化,加之分享是生活中很普遍的事,因此代入感极强。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老祖宗的智慧,蕴含在一词一句中。这种智慧也许无法用文字给孩子讲清楚,但是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读这一本关于分享的书,从一个孩子情绪的角度,一起来讨论分享的意义,分享彼此关于分享的那些故事。

  文/团团花哚 2015.10.20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