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引进这本书—— 编辑的话_玩耍精神:会玩的孩子真的有出息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玩耍精神:会玩的孩子真的有出息 > 我们为什么要引进这本书—— 编辑的话
黑天鹅图书 玩耍精神:会玩的孩子真的有出息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4-01 14:04:23

我们为什么要引进这本书—— 编辑的话

孩子进入小学以后,课业负担日渐沉重。看着小家伙早上背着书包恋恋不舍地离开家门,傍晚欢呼雀跃地走出校门,却又不得不用还很稚嫩的小手拿起笔,端坐在小书桌旁,一本正经地写作业,我的心不自由地沉重起来。说实话,作为一个年轻的家长,我希望孩子还能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地玩耍,不要被老师布置的作业折磨得连吃饭睡觉都要赶时间。
我知道,绝大多数家长的心情和我一样,面对学习的负担,大家的心情都很纠结:一方面我们固然知道孩子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另一方面又想,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习啊,都在参加这个培训班那个补习班,我家的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岂不是要落后啦,更别提万一孩子学习差了或在学校表现不好老师会对我们耳提面命。天下的家长,心理都差不多。
可是,为了学业,真的应该舍弃玩耍的时间吗?为了将来有一份好工作,为了所谓的前途,真的应该舍弃眼前的快乐吗?难道玩耍和成长真是一对矛盾吗?我想,这也是令全中国的家长都在纠结的话题。
打个比方,假如此刻你的孩子正在玩电脑游戏,非常投入。相信我,天下的孩子都爱玩电脑游戏,不喜欢电脑游戏的孩子我还没有发现。你是一个妈妈,把饭做好了,在等待孩子回到桌边来吃饭。你几次三番地催促,小家伙却好像无动于衷,甚至让你怀疑他是不是听到了。说真的,这怨不得小家伙,你要知道,现在的电脑游戏设计得实在太有吸引力啦,连许多成人都抵挡不了它的诱惑。这时候,你的心情不免焦躁起来:玩游戏,连饭都不吃了吗?玩游戏,我的话都听不进去了吗?焦躁的结果是,你会继续催。如果这个时候,小家伙还是沉迷在游戏中,你会怎么做呢?让我们来做个选择题吧:
做法一:我是一个体贴的妈妈,我会把饭菜端过去递到他身边,必要时甚至会送到他的手上。
做法二:我是一个温柔的妈妈,孩子只顾玩不吃饭,我就陪他不吃饭,他想玩我就陪他玩。
做法三:我是一个有原则的妈妈,我会和他约定时间,他老是不听话,我会严厉地批评他,甚至把饭菜倒掉,以提醒他没有规矩可不行,约定了规矩,就要按规矩来执行。
做法四:我是一个严厉的妈妈,既然已经催了几次,我会直接过去把他拉到桌旁来吃饭,甚至直接上前把电脑关了。
你会怎么做?
我不知道大家都会怎么选择,但我知道,每个家长都会选择不同的选项。这几个选项就代表了家长面对孩子玩电脑,甚至是对于玩耍的几种心态:孩子玩得开心就好,家长也很坦然,不惩罚;顺从孩子,孩子高兴胜过一切,通过自虐来博得亲子关系的和谐;让孩子边玩边愧疚,家长心情不好;让孩子不痛快,家长也立刻把负面情绪表现出来,名曰“不娇纵”。
现在,把问题变一变,假如孩子是在做作业,家长会怎么处理呢?还会继续催孩子吃饭吗?
真诚地问问自己,前后两种情境,你的选择有没有变化?如果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不同的选择有什么说法呢?
学习过现代育儿观念、接受过现在教育思想的“好妈妈”会怎么选择呢?
老实说,在我第一次接触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也有点迷惑。作为年轻的爸爸,我太需要现代育儿观念啦。就在这时候,由全美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彼得·格雷教授著述的《玩耍精神:会玩的孩子真的有出息》被一个朋友推荐过来,郑重地摆放在我的工作台上。
作为一直关注亲子教育图书出版的老编辑,一看到书稿,先粗略地看了几章,就被深深地打动了!作者说得太好了,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确实出现了问题:孩子们的笑脸越来越少,睡眠越来越少,玩耍越来越少,作业越来越多,书包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重!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结果?
孩子为了学习,活得这么累,这是我想看到的吗?愿意看到的吗?
我能替自己的孩子做什么?
我能替天下的孩子做什么?
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有没有改变的方法?
这一切,我想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越往后读,越有惊喜!本书颠覆了我过去的许多对“玩耍”的错误认知,颠覆了我的一些传统教育观念,让我对于学习、对于玩耍、对于成长,有了全新的理念。然后,我试着把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东西用在孩子身上。我想,改变不了社会大环境,也改变不了学校和老师,至少我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天性的环境。最起码,这也是家长的责任。难道不是吗?试验得越久,越是觉得其中别有洞天。
这本书从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玩耍在人类社会,尤其是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价值,作者把深刻、抽象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把艰深、晦涩的人类学知识介绍得妙趣横生,结合发生在自己身旁的育子案例,既有理论,也有实操,让我们既能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更知道“所以然”。其中,对“玩耍精神”的反复强调和多方论证,不啻是家庭教育的警示名言:我们家长实在不能为了孩子的学业而错误地舍弃掉他们玩耍的自由。
正如阿里巴巴的马云不久前在一次演讲中说的:“我毕业于杭师院,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我毕业于北大、清华,可能现在每天就在做研究了,因为我是毕业于杭师院,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经历。文化是玩出来的,会玩的孩子、能玩的孩子、想玩的孩子一般都很有出息。”我们现在的教育重在“教”,而把“育”的东西拿走了。
就拿被许多家长谈之色变,唯恐自己的孩子避之不及的“网络游戏”来说,它真的那么可怕吗?在彼得·格雷教授看来,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坏。觉得玩网络游戏会“上瘾”,会影响学习,甚至担心网络游戏中有暴力、色情的东西,强制孩子和网络游戏隔绝,这种观念和做法如此深入人心,但它并不符合事实。
第一,电子游戏的确很有趣,随着科技和思想的发展,游戏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第二,孩子们在真实世界中越来越多地被成人监督控制,虚拟世界成为许多人依旧拥有自由的地方。
正是因为我们家长没有提供可供选择的自由玩耍机会,孩子们才会选择了电子游戏。电子游戏跟其他真正的玩耍形式相似。电子游戏能帮助孩子释放焦虑、抑郁和无助感,而它远远不是导致这些灾难的元凶。研究也表明,经常玩电子游戏的人在社交方面的适应性要优于不玩电子游戏的同龄人。
作者断言:今天的孩子们需要在电脑方面具备更高的技能,正如采猎社会的孩子需要在弓箭或长矛的使用上有更高技能一样。为了培养这些技能,他们需要自由和机会去使用电脑,毕竟它是现代最主要的工具。但为了健康成长,他们也需要自由和机会在户外玩耍,走出家门,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这里的关键词是自由和机会—而不是强迫。
无独有偶,搜狐的张朝阳也说过类似的话:“未来的世界是互联网的世界,如果现在不让孩子熟悉互联网,等于剥夺了孩子在未来世界中公民的资格,让他们未来的发展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网络是互动的,孩子在网上是一个互相探索的过程,对智力开发非常有好处,如果只有单向的、填鸭式的教育,孩子只能越学越傻。”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令我欣慰的是,当我把书中的一些观念和做法介绍给身边的亲友后,他们也纷纷表示认可,并且迅速投入实践。一段时间以后,都说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了,孩子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再也没有之前管教时的那种负疚感和纠结的心理,因为他们从这本书中找到了理论支持。
我坚信,这本书在中国出版后,一定会非常畅销,像一些优秀译著一样,比如《正面管教》《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极有参考价值。从某种程度来说,没有玩耍就没有成长,不会玩的孩子没有未来!
我和身边朋友们的实践也证明:对自由玩耍怀有偏见,孩子没有玩耍精神,对孩子只“管”不“教”,不知道如何释放孩子的天赋和潜能,孩子只会一直活在沉重的世界里,没有快乐。越是让孩子远离成人,与其他孩子玩耍,孩子们才越能学会自己做决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与他人沟通协作,结交朋友,也才会活出精彩,超出家长的预期。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亲爱的爷爷奶奶们,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抽出时间,仔细研读这本书,实践这本书倡导的游戏精神,用轻松的、正面的、原始的管教方式,还孩子们一个自由玩耍的世界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我们为什么要引进这本书—— 编辑的话”的回应

Josephine 2016-11-17 20:59:19

请问,这篇是这本书的前言吗?

疏散人 2015-04-09 15:18:01

是啊,这本书确实挺不错的,倡导的理念就很好:孩子确实应该多玩耍,尤其是对于还在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我现在能记得的,只是那时玩耍的事情,而不是学习的事情。人生的悲剧就在于:急着长大,急着老去,想玩的时候却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玩了。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确实是经验之谈:会玩的孩子才会有出息。

木道人 2015-04-01 14:10:58

好书!我要买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