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小米有个小袋子》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自以为是地以为自己非常爱护孩子,对孩子倾注了很多心血。有时短暂出门在外,也会对孩子牵肠挂肚。然而,孩子对父母的爱也是很执着、很强烈的,只是他们的表现形式大人不那么理解。孙心瑜的绘本《小米有个小袋子》,就是从孩子的视角,用艺术化的图画形式,完整展示了小米对爸爸的思念有多么深切、多么执着、多么感人。
其实,在刚开始看绘本时,我们不一定能想到本书表现的是孩子对父母的思念。绘本从一个空旷但暗含提示的画面开始,然后妈妈、爷爷、奶奶、楼上的阿姨等依次出场,从他们和小米的对话中,我们发现小米可能和以前的行为有点不一样,具体是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这是作者设置的一个悬念。随着阅读的深入,细心的读者会慢慢发现,哦,小米可能在等什么人。直到最后,爸爸回家了,“包袱”才最终抖开:原来小米所有的“反常”,都是在思念着出差的爸爸啊。
绘本以小米的“袋子”为线索,以物化的方式,传神地展示了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爸爸离开家几天后,小米就开始想念爸爸了。他玩耍时不像以前那样尽情尽兴了,为了迎接爸爸的回来,为了给爸爸准备礼物,小米随身带着袋子,向里面收集东西。他走到哪里就把袋子带到哪里,自己的玩具、海边的贝壳、落下的树叶、纸叠的飞机小船等,能收集到的东西,都往袋子里装,到最后袋子已经装的很大很大了,而这正象征着小米对爸爸的想念也越发的强烈。
绘本在细节设置、氛围营造上做的非常棒。绘本中一直有些细节在时隐时现。比如,绘本的画面中,天空上前后两次出现了小小的飞机,但是飞机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暗示着爸爸出差和回家;房间地面上的日历,反复出现了好几次,日历上既标有记号,也有每过一天就划掉一天的细微变化;小米拖的袋子,在逐渐的变大。这些细节和变化,可以在孩子阅读时,启发他们进行观察比较,提高其观察识别能力,锻炼记忆能力。
在情景和氛围的营造上,也非常有意思。在爸爸将要回到家的那天时,小米问到“今天怎么过得这么慢啊?”小孩子也会说出这么成人化、情感化的话,再让人感到想笑的同时,也展示了孩子对爸爸深深地想念。也许只有当孩子强烈地想念大人时,才能说出这样的话,让大人由衷的感叹。当爸爸回到家时,天色已晚,已经睡在床上的小米,一下子“飞”到了爸爸的怀中。是的,在画面中作者就是让小米“飞到”爸爸怀里的,把孩子的想念表现的淋漓尽致、形象鲜活。
由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原因,家庭成员在亲情表达、情感传递上更倾向于含蓄的方式。在对至亲至近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时,物化、含蓄的方式总让人唏嘘不已,感触之深。绘本中,作者巧妙地借用了这一方式,用小米不断变大的“袋子”,含蓄地孩子的情感世界。如果亲子共读,还能和孩子一起体验他的情感共鸣。
作 者孙心瑜,毕业于台湾师大美术研究所,从事各类视觉设计工作多年,连续两年获得信谊儿童文学奖,在绘本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孟人梦言 原创于2016年1月10日 使用转载请豆邮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