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孩子什么,他(她)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如何教育下一代_人生转轨处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人生转轨处 > 给予孩子什么,他(她)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如何教育下一代
夏力非 人生转轨处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2-17 15:02:53

给予孩子什么,他(她)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如何教育下一代

曾经听吴伯凡说过这么一番话,世界上的工作有分为简单的工作,困难的工作,超级困难的工作,而教育小孩就 是超级困难的工作。对于许多父母来讲,教育小孩 是很简单的一项工作,不听话,用语言训斥,更有甚者用拳脚暴力相加。我曾经亲眼见过一位母亲,因反感自己4岁左右的小孩哭闹,便用极其难听的话训斥小孩,怒上心头时,更是用打小孩屁股来制止他的哭闹行为,场面让人难受,很看不下去。不过,很多人都会说这不是蛮正常的吗!我心里虽然难受,但又无法处理这类教育问题,直到我拿到了这本书——《人生转轨处》,副标题: 迷茫少年蜕变记。 记述了曾老师让一位15岁的颓废少年——小松,在这三年曾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成为在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人。 这本书看起来是教育小孩的书,但对我们为人父母的启发是非常大的。全书以小松的口吻记述了这三年蜕变的过程,有汗水,有快乐,有笑语。每个过程都有曾老师在后面点评,对小松的心理状态的分析,以及他要在改变小松某一品质的时候所要做的许多准备工作。例如书中讲到小松 是个不爱学习的人,学习成绩很差,如何让小松喜欢学习?一般家人会苦口婆心地说,小松,你要好好学习,成绩好才能找个好工作。这在小松看来,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曾老师分析小松的心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松的学习成绩之差,首先是他一直没认真学习导致的,以致于他一想到学习都非常头痛,很有挫败感。如果用常规方法来引导他学习,这是不可能提高他的学习成绩。而曾老师开出的药方即为,发展小松的兴趣,给小松建立起自信心,然后再引导到学习上,他便会慢慢爱上学习。这个过程非常漫长,曾老师是想尽了种种办法,不失时机地制造机会,让小松去学。而小松也是这样慢慢地喜欢上了学习。 对我而言,我小时候父母对我的教育,让我会有很多挫败感,这种挫败感会让我丧失对某件事物的兴趣。我读小学的时候有每个礼拜都有手工课,老师会把手工用的材料先发给我们,等到上课要做的时候再把材料带到课堂上做。我拿到之后非常开心,因为我看中一个做直升飞机模型的材料。所以当天晚上我做完作业就开始做这个直升飞机模型,做得相当认真,我至今都能感受到心里的快乐。做完这个飞机模型后,我就像完成了个大工程一样开心,想着就给爸爸看一下炫耀 一下。至今能记得当时的情形,爸爸看到我做的飞机模型非但没有夸奖我,把我的飞机模型扔到地方,狠狠踩了一脚!我当时哭了,心都碎了。爸爸扔下一句,好好读书,不要去玩没用的东西。在我看来做飞机模型是我的兴趣爱好却被爸爸粗暴地剥夺了。这之后对于手工课,我只当是 一门课而已,再没有当它是兴趣爱好。因为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导致我长期对自己没有信心,这也反证了曾老师说的发展兴趣,可以建立信心的了说法。 书中有一个见地是我在出了校园走上社会,工作了很多年才悟到的。能力不 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你碰到问题会分析问题,而且会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这想法跟曾老师不谋而合。 他批判了那种与实际生活脱轨的填鸭式教育,必需要有亲身体验的学习。不单单只有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才是学习,课堂之外,看书、听音乐、看电影,都是一种学习,而且需要家长在一旁引导,讲解小孩不懂的地方,让他在不知不觉中给他种下了一颗探索未知的种子。毕竟小孩子的好奇心很强,我们可以通过他的好奇心来让他学到更我的知识。 最后,我想说教育下一代是场持久战,你给予孩子什么,他(她)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想孩子打赢这场一生的战场,那么这本书是最佳的学习工具。很感谢小编阿文在最后附上了曾老师在本书中讲到的书籍、电影、音乐等等,让我能按图索骥。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