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阅读史都是一种偏见的反映_一生的读书计划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一生的读书计划 > 每个人的阅读史都是一种偏见的反映
Entelechy 一生的读书计划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11-17 09:11:57

每个人的阅读史都是一种偏见的反映

译林最新出版的《一生的读书计划》有一定的阅读价值,个人认为本书比较适宜的读者是有一定阅读基础,对书中推荐的经典已多有涉猎,这样读来收获更大一些,对于已经读过原著的点评篇章可有共鸣,引发兴趣,对于没有读过原著的点评篇章可以扩大视野,也算提供了一个书单,以后按图索骥,购书藏书也有路线方向。
就书本身的点评内容而言,西方部分强于东方部分,这也是由作者对原著的把握程度决定的,作者对很多西方名家名作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可见不俗功力,譬如作者对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阐述十分精彩,从多个视角的评论绚烂夺目,让我读完之后激起了阅读《堂吉诃德》的欲望,作者对有的名家的轻视可能引发争议,譬如对莎士比亚,作者并没有一味推崇,予以神化,而是直接指出莎士比亚的不足之处;但是相比西方而言,对东方经典的点评阐述就相对薄弱了。
书中所列的经典著作选材上也有被人诟病之处,当然这是此类书不可避免的,每个人的阅读史都是一种偏见的反映,众口难调,不能强求一致,但对本书而言还是有以下不足:
1、整个图书体系的编排:作者选材的大的体系架构不甚明确,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西方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都赫然在列,而在本书中很多名家都不见踪影,阿奎那、莱布尼茨、罗素都没有入选,而在科学类的选材上牛顿、薛定谔等也没有提及。作者可能考虑到选材以文学类为主,但既然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都能入选,以上名家被忽视就无法理解了。关于本书的体系编排,如果今后还会升版的话,建议不妨划分为文学、史学、哲学、科学科普类等,这样编排会更清晰更有说服力。
2、个别著作的选取:就文学类而言,作为个人爱好还是要强调,为什么雨果没有入选?既然选了孔子孟子,也该有老子庄子吧。对于清少纳言、海亚姆、多恩、、、的入选,我只想说,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
有必要奉劝一下,如果有人以为此书是名著的概括或者缩略版,想着一劳永逸买此一本而纵览经典名著,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也有违此书著者初衷,此书是对名著的点评和品读,真正的名著是无法被替代的,有些养分只能从阅读原著的过程中汲取,没有其他捷径。
总体而言,此书还是值得一读的,有的篇章还值得一读再读。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每个人的阅读史都是一种偏见的反映”的回应

Entelechy 2016-05-06 13:26:26

我孤陋寡闻,没听说过海亚姆。就本书作者而言,明显对西方作品把握更为全面通透,为了所谓的公正插入一些东方作品凑数而已。另外,我个人对于很多东方作品有深深的鄙夷和轻蔑,确实没法和西方比!

aholic 2016-05-05 19:26:20

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的海亚姆怎么就不能入选?何况在孟子里面也提及了庄子和道德经了啊。作者只是想要顾全西方、中东、印度、东亚各个文化圈的平衡而已有何不可。。照你这么说岂不是诗经离骚周易什么的全部都该入选啦?那我还觉得黎具吠陀、奥义书也是很值得入选的书呢。问题是有必要对某一个文化圈里面的书籍那么全面吗?每个文化的书籍都列一点而已。

Ave_cantabile 2013-07-30 12:38:38

清少纳言当然应该入选

人間失格 2013-07-22 13:35:14

为什清少纳言不应该入选呢?昨天在书店仔细翻了下这书,日本有清少纳言、紫式部、松尾芭蕉(奥之细道也是随笔类啊,枕草子有何不能入选的)、夏目漱石、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

Moon 2012-11-20 18:38:48

想去买一本了

Entelechy 2012-11-18 08:05:04

在此书的指引诱惑下,我于昨日(20121117)在亚马逊入手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和《堂吉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