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思考我们的教育方式_教出孩子的自信、品格和抗压力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教出孩子的自信、品格和抗压力 > 让我们思考我们的教育方式
逛街妞妞 教出孩子的自信、品格和抗压力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7-03 09:07:29

让我们思考我们的教育方式

先来看一道测试题,你是以为家长,有配偶,有1个孩子,一周的鸡蛋12个,这些鸡蛋是你唯一的蛋白质来源,你如何分配?
我想很多中国的家长,会把超过4个以上的鸡蛋给孩子。在剩下的鸡蛋里面,又将大部分给配偶,自己只吃小部分。我们就是有很多这样有奉献精神的人。但这样好不好呢?
还有其它的分配方式,比如平均主义。每人4个。但是我想很多中国家长不会选择这样一种:自己多吃,比如6个,在给妻子4个,只给孩子一小部分,2个。
这是《教出孩子的自信、品格和抗压力》上一道有趣的测试题。第一种,是一种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第二种平均分配是共享式的家庭,家庭成员地位平等。而最后一种,这是作者推崇的,个人第一,伴侣第二,最后才是孩子。他们认为培养孩子是一项长久的马拉松比赛,并不是全速冲刺。作者说这个模型贯穿于整本书。虽然作者也说,优先权是灵活的,有时也会发生变化。
这个模型真的让我很难接受,是不是太自私了?是不是太不把孩子当回事了?虽然我也赞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害人不浅。我琢磨,如果家长没有自信,没有抗压力,又如何让孩子有这些品质?过于以孩子为中心,是不是和孩子的自信、抗压性的培养相悖?这种模型的好处是能让自己和伴侣从对孩子7*24工作中解放出来,给自己一些空间。

这本书的重点就是要告诉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独立性?作者给出的建议能不能一针见血?我举书中作者提到的一个观点:1、家长少做,孩子多做。我们就是为孩子做得太多。比如,送孩子去上学还要帮孩子背着书包。做家务事是一种责任,能为家里提供帮助,这种帮助不需要报酬。可见,我们很多家长走进了误区。教会孩子独立需要的技能,留给孩子真正的责任和真实的问题。
在培养自尊、韧性等方面,作者也给出很多培养的要点。诚如上面提到的,作者的很多做法跟我们的不同。我们周围自卑、脆弱的孩子倒是不少。不跟我们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有关系么?作者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

另外说一下,翻译过来的这个书名让人有点纳闷,自信不属于品格的一种么?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