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这书的时候,我不时想起对我影响很大的两名大学老师。
这话我在没毕业的时候已经和身边比较熟悉的人提了不止一遍。我很难想象,如果我的大学没遇到那两位老师,现在的我又会是怎么样的。
第一位是班主任。
第一次上他的课,我像往常那样,想着课上该怎么打发时间。尽管日常接触班主任,觉得他这人有点意思,但这并不代表他的课会有趣。大概是因为上大学后碰上几个只会照书读的老师,也碰到几个上课讲的例子会重复两三遍的老师,那样的课十分无趣。往后,对要上的课,不再抱有过多的期待。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他的第一次课,和我们讨论感冒。他问了三位同学,感冒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做。一个说,他会多喝水,那是爸妈说的。一个说小感冒他不会吃药,而是让自己慢慢好起来,严重一点的感冒则会吃药。一个说他会做运动,那是奶奶说的。
感冒是好了,可我们怎么判定用的这个方法就真的是有用的呢?班主任由此引出话题。
那一次听他的课,我似乎抓住了什么,又好像抓不住。
再后来,他和我们讨论,中医到底有没有用。
中医怎么会没用呢?这是我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它在很多人心中,都是和西医并列的,有些吃了西医的药不管用,喝了中医的药却好了。班上的同学举出一个又一个例子和班主任辩驳,败下后又再搜刮例子再战,直至下课。下课后回去搜集了很多资料,然后下一次课再和班主任辩论……
那次课,我震惊了,我也终于明白那我之前我看似懂却又抓不住的是什么东西了。作为一名成年人,我竟然才发现,从小到大一些我耳濡目染的东西,我从来都没去多想一想,动动脑子。我从来都没有多问一句:是这样的吗?为什么是这样?究竟……?
第二位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的老师。
在课上他聊到自己曾经的工作,后来到国外进修,再后来到我们这儿当了一名教师。
在对这个社会还不太了解的时候,我们身边人(更多的是父母、亲戚)可能是这样跟我们说的:
当老师好,有两个寒暑假,不用像上班族那样那么辛苦。
公务员好,福利好,铁饭碗,国企也不错啊……
而老师只是简单地说道自己毕业后在某单位工作,后来因为遇上些事才认清那儿并不适合像自己这样的人,然后选择出国深造,再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回来后在我们学校当一名人民教师。
不再是过往的那些人告诉我的那样,这里面有迷茫、有现实、也有苦涩。不再是完全没有含金量的一些话,里面有经历后的一些个人感悟。不再是片面之词,他有说到好的方面,不好的一面。
听着他的经历,我第一次认真地想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适合什么。
第一位老师让我察觉到要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那门课上完后他说:“这门课教学大纲并没有思维模式这样的内容。但如果没有的话,再听往后的内容,你们一定会因为你们过往固有的思维模式而不能理解。加之,你们是读师范的,毕业后班上会有人去当老师的,如果你们自身的固有思维模式都没有摆脱,又怎么教育下一代?”
尽管后来学校并没有专门开一门讲思维模式的课,但在班主任争取之下,下下届的师弟师妹,他们大一就可以上这门课了。
后来,我要实习了。学校规定实习必须和自己专业相关,我去了一家公办学校实习。三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而我通过这个实习,看清自己的心。爸妈不解我为什么没有当老师,我解释,他们还是不理解,我坚持下来了。再后来,我在一家公司实习。
转眼间,我毕业,转正了。前些日子部门开小会,原本是同事互评,后来老大也出来说了他对我们每个人的看法。“XX呢,小小年纪,有批判性思维,这我是没想到的,也觉得很难得……”
当初两名老师,一位有心之举,一位无意之谈,意料之外的蝴蝶效应。
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都是不断重复的行为的结果。因此,卓越并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愿你在翻阅《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的时候,细细品读,慢慢咀嚼,去回顾、反思、总结自己,然后改变、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