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生活在美国的成功人士,女儿五岁就到了美国,所以他所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在美国环境下能够容易达到的,至少也是与学校教育相适合的,而在国内如果采用这些方法有时候条件不允许(比如说学校所提供的近200项的教育课程)有时候与学校教育相冲突。以进入名校和事业成功为最终目标,里面闺女的乖巧和手段的灵验会让读者家长捉急,不过有一些倒是可以给人启发:
1、尽早进行职业意识的引导,让孩子从小有职业目标并为之做一些针对的学习和了解。比到了高三再选专业有一定好处,而且对于报考哪所学校和专业有一定的指导。
2、培养孩子独立自学的能力,让其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最终的答案是多少,家长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
3、在孩子时间空余的时候引导她多读书,多读名著,提高词汇量,一开始就提供专业的教材,寻找好的教材一本到底,而不是根据年龄,三~六岁,六~十岁,不同版本重复阅读。
4、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负责,不要完全依仗学校,甚至不要让学校干扰自己的教育。学校是一个手段,充分利用但不能放手。特别中国现阶段的教育以应试为主,以整齐划一为目标,往往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不要太看重学校的名气和成绩,适合自己的孩子才好。更多的时间给孩子提供多种尝试,让其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
5、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结果,让孩子学会针对某个命题如何入手,如何收集资料,如何组织文字,得出结果。从小让孩子做调查报告或是命题论文,引导她去寻找答案,并且要有正式的文字记录,表述要严格正式准确。书写实际上就是一个思考推理的过程,整理自己的想法并表达出来。
应该说这是一个具有相当中国式教育色彩的美国故事,家长为子女设定了“美好未来”的目标,然后引导督促孩子喜欢这个目标并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努力并牺牲一些爱好,但是在美国的教育环境下这个是可行的而且程度不必太严重就可以获得效果。而在中国教育环境下大家都这么做,那就会做的过分一些才会显露出效果。
能借不必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