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我、认识我,成为更好的我_这就是我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这就是我 > 发现我、认识我,成为更好的我
irm1990 这就是我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9-07 14:09:00

发现我、认识我,成为更好的我

                                            发现我、认识我,成为更好的我
                                                                                                           文 / 蔡朝阳

       勇气,是一种可贵的、甚至经常稀缺的品质。无论大人小孩,我们都渴望自己拥有非凡的勇气,去面对世界,突破困境。但很多时候,我们常陷入自卑、羞怯、无力的境地,难以将自己超拔出来。我们这样给自己解释:我没有勇气……那么,勇气究竟是什么,又有什么特别呢?
      美国绘本作家伯纳德•韦伯著有一本著名的图画书,书名便叫做《勇气》。这是一本充满力量的图画书,给予孩子们挑战自我的助力。韦伯用格言般的语句,告诉我们勇气是什么。比如,勇气是骑自行车不装辅助轮,是留下一根棒棒糖明天享用,是向陌生人问好,是勇尝不喜欢的蔬菜……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勇气其实远不止如此简单,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勇气更多地与自我认识,与对人类社会,对神秘未知世界的认识有关。而我们知道,终其一生,这些都是生命的重大命题,有更多未解的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一个孩子,来到世界上,从温暖安全的母腹,到独自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他展开向内与向外两重世界探索的起点。成长,是一件多么值得惊叹的事情,孩子们克服了那么多的困境,终于成为一个自足自立自信而自由的个体。正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成长过程,给了孩子们信心,让孩子们不断战胜自我,突破边际,实现生命的超越。
       因此,古希腊太阳神庙镌刻的那行字,被看作是给予人类的最深远的忠告:认识你自己。只有在自我认识的前提下,我们才会从无知的洞穴中挺身而出。 这套以“勇气与成长”为主题的绘本,就是这样一种帮助孩子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获得更多成长内驱力的心理绘本。
       两位主创者,一位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和精神分析师,有25年之久的临床执业经验。在他的执业生涯中,他有这样的感想:“过去,我在为成人写作的时候,总是会想到我接触过的孩子们。 这一次当我直接面对孩子写作时,也不断想到作为孩子生活组成部分的成人。其实,孩子与成人处于持续的相互影响当中,尽管大人认为从孩子那里学不到任何东西,而孩子也确信没有什么可以教给大人的。但很显然,大人和孩子都错了。”这句话的意思,我是这样理解的,在成人的精神世界里,始终存在着一个孩子的部分。很多成年人所面临的问题,很可能便是他童年所无法克服的问题一再重复。那么,在一个人的孩提时代,获得自我认识层面专业而适宜的指导,便是一件有助于其一生成长的事情。我想,这也是多梅尼科•巴里拉创作这一组绘本的原因之一吧。
       另一位主创者的自我认识,以及对这一系列绘本的认识,与多梅尼科•巴里拉医生有某种应和之处,作为这一系列丛书的画者,他说:“我是在不太适应的感觉中出生和成长的,然而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之一是创作孩子们喜欢的图书,为了克服我的不适感,我接受了这一挑战。”在我看来,这个接受挑战的事实本身,便是勇气的表现。在这件事情上,也可以说埃玛努艾拉•布萨拉蒂克服了自小而来的不太适应的感觉,这同样是一种自我超越。或者,就用这一组图画书中的一个标题来概括吧:敢于尝试的勇气。
      这一系列绘本一共五册,分别是《敢于尝试的勇气》《忠实内心的勇气》《做自己的勇气》《这就是我》,以及《思考上帝的勇气》。从内容上看,大致涵盖了儿童自我心灵长的基本范畴。一个人的成长,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心灵的成长,如果没有这个内在的觉醒,那么即便形如成年,也会成为心理学家所谓的“巨婴”,或者如人文学者余世存所言的“类人孩”。同时这也是基于我们对生命的一种认识,因为有限度的生命,只有人类才会试图赋予其意义,而意义的觉醒,更增强了成长的内驱力。
      就个人阅读感受而言,这套书令我感慨。五本书,有理论,但不说教,不是故事,更像是一幕幕情景剧,基于心灵成长,自我发现,以明白晓畅的对话,适合孩子接受的方式,带孩子们展开自我认知之旅。
      或许有人以为,心理学是很枯燥的知识,也许孩子们很难接受,但在这里,作者将自己放置在孩子们中间,以孩子们最易于碰到的问题为起点,带孩子们一步步走进自己的内心,亲切易懂,满怀温情与善意,真知灼见在书中更是俯拾皆是。
       比如,关于尝试的勇气,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接受失败的勇气。因为尝试本来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在扉页,作者写道:这种勇气并不是一种非凡的美德,仅仅属于那些出众的孩子,而是一种容忍失败、持续尝试的能力,是一种寻求帮助、克服不适的能力,也是一种有人需要时愿伸援手的能力。作为一个近36 岁才开始自我寻觅之旅的读者,这些醍醐灌顶的句子简直令人热泪盈眶。
      什么叫“做自己的勇气”呢?比你的名字更重要的,是你的人格标志,或者,简单地说,便是你的个性。但是,获得自我价值的确认,也并不简单,其中要经过多少委婉曲折,多少幽微深远的心理过程,所幸的是,我们一直在成长。
       我想说的是,这一系列绘本,并不仅仅是写给孩子们的,同时也是给身为父母的成年人的。在与孩子们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我敢说,成年人也一定会从阅读中获得自我认识的勇气与继续成长的能力。就像我在另一篇文章里说的那样:育儿是一次自我疗愈之旅。我们将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承担,有勇气,有能力,去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