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合作学习”的真意义_学校的挑战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学校的挑战 > 寻求“合作学习”的真意义
淼森 学校的挑战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2-25 23:02:04

寻求“合作学习”的真意义

21世纪的学校正面临转型的危机,用佐藤学先生的话说,教育者必须探讨新的教育实践:“把造成‘竞争与甄别’的权力关系转型为‘共存与共生’的权力关系”——“合作学习”、“学习共同体”将成为这场世纪大运动的新的旗帜。
本书译者钟启泉教授将此书誉为一部“课堂革命”的教科书。他和佐藤学先生都共识在于:要改革学校的面貌,必须从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变革开始。本书写作也肇始于日常课堂的刻画,佐藤学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合作学习的一个普通的课堂。他在造访了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的南管中学时,捕捉到这么一个镜头:课堂中一个沉默寡言的男生高志(匿名),在加入到男女混合的四人小组进行学习时,小组中的女生幸子总会问高志:“哎,这是什么意思”,在幸子的真诚发问下,平时成绩较好的高志则轻声细语的回答,于是原本在学习上“一败涂地”的幸子,竟然开始认真做起笔记来,高志则在与幸子及其他同学的从容应答中,同样得到学习与友谊的双重收获。佐藤学感叹,这样同学间彼此之间如意交换的“互惠关系”,正是“合作学习”的开始。
在佐藤学先生看来,合作学习绝不是简单的分组学习或集体学习,而是在以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体现每一个学生挑战性学习的宗旨下,构筑校园中学生彼此信赖与合作的关系,这种静悄悄的学生互学关系的变革,才是属于迈向21世纪社会的学习。
“合作学习”的理论根基,乃是对“个人主义‘竞争’促进学习”这一通常认识的颠覆性批判。佐藤学援引1981年公布的社会心理学家戴维·约翰逊(David Johnson)和罗杰·约翰逊(Roger Johnson)进行的题为“竞争还是合作”的经典调查报告及美国心理学会获奖者科恩(ALfie Kohn)的《超越竞争社会——无竞争的时代》(1986年)的论述,认为所谓的“竞争”评价只是一个神话,无论个人之间还是集体之间,“合作”对提高学习的效率与成就都要优于“竞争”。
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教师的专业性成长。与近年来在中国教育界鼓噪的“绩效改革”促进教师之间的竞争相反,佐藤学认为,学校不仅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也是维护教师成长为学习专家,促进每一个教师的个性化好的多样化成长的“学习共同体”。照此说来,教师间的竞争反而会毁坏教师可能构筑起来的亲和与合作的“同僚性”,而这正是学校从内部发生“宁静的革命”的最大原动力。
不管是从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教师的角度进行阐发与实践,“合作学习”的真意义,或许正如佐藤学所说,其根本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即尊重儿童,尊重教材所隐含的内在学习发展性,尊重每一个教师自身所秉持的哲学。”唯有走向“和而不同”的学习共同体,未来的学校才能迎接时代变革的挑战。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