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读《胡适谈读书》_胡适谈读书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胡适谈读书 > 读书日读《胡适谈读书》
珞珞琼衣 胡适谈读书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5-07 20:05:39

读书日读《胡适谈读书》

世界读书日来应个景,下午在家看了这本《胡适谈读书》。本书是属于合集,有点杂的收录了胡适先生的各段时期的文章,且在每篇文章前都放了该文章的背景资料方便理解。

我的学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关于读书

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都是为什么读书?读什么?怎么读?

为什么读书?
胡适先生讲了三点:

1.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

2.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

3.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

这三点层层递进,从接受,到读书的扩散,再到实际解决问题。对于我而言,这三点都有。

读书可以让我了解历史明智,这个“历史”不是狭义的历史事件,而是当下这个时刻之前的事情和经验,通过文字,更好地学习知识。同时,自己感受最深的是第二点,读的书越多,发现可以读懂的书越来越多,阅读的世界越来越广阔。

读什么?
胡适老师在1923年发表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的书单,以国学经典为主,涉及哲学史和文学史领域。关于此,还引起了梁启超的不满,指责书目“博而寡要”。

怎么读?
1.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勤、慎、谦。

勤是勤苦耐劳。

慎是遇事不轻易放过。

谦是谦虚,不存一点偏见。

勤最好理解,勤奋苦读,书山有路勤为径。用“慎”读书优点批判性思维的意思,小心慎重。对于“谦”,我的理解是不带成见,放空头脑去接收新的内容。所以在我看来,三者的关系是先“谦”,再“慎”,然后不管怎么样,都要以“勤”为基础。

2.为学要如埃及塔,要能博大要能高。

读书之道,胡适先生认为既要精(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又要博。

眼到是用心看,口到是朗读背诵,心到是用心读懂意思,手到就包括查参考书和做札记了。

同时,我们要多读书,无论什么书都读,就能在一本平常的书中,看到不一样的暗示,就是王安石所谓的“致其知而后读”。

以上,就是胡适先生的读书观,对于我来说,爱读书的基础上还要勤读书,博读书。



2.大学演讲

书中还有很多篇胡适先生在各个大学的演讲和毕业生的赠言。其中就包括那句最著名的“功不唐捐”,只要去做,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白被浪费。

关于大学生活,胡适先生谈到了就是一个“熏”字,在头两年要多尝试多探索,找到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这部分也是我们社会目前生涯教育所缺失的。

胡适先生谈到毕业后容易陷入两类陷阱: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欲望和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为此,他有三剂良方:

问题丹:给自己设定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兴趣散:多发展一些非职业的兴趣;

信心汤:给自己和这个国家多一点信心。

这三剂良方在我们现在的时代也是非常适用的,在知识经济盛行的现在,很多人都发展出了工作以外的第二身份,就是现在流行的斜杠青年。这个时代给予了我们最好的信心,只要有实力,社会和时间定不会负我们。



越朴素的智慧越有无穷的适应性,纸上得来终须浅,所有有道理的道理,都需践行,读书亦是如此,读书日是一个习惯的开始,而非庆祝的终结。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