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曾经的财长何以胜任不了校长_哈佛规则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哈佛规则 > 书评:曾经的财长何以胜任不了校长
lamento拉面 哈佛规则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10-30 16:10:08

书评:曾经的财长何以胜任不了校长

书评:曾经的财长何以胜任不了校长
2009年08月24日 08:34经济参考报
徐平

现任奥巴马政府国家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萨默斯曾先后任职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和哈佛大学校长,之前还担任过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在其任职哈佛校长五年期间风波不断,成为哈佛370年校史上第一个被通过“不信任案”的校长,终于辞去了哈佛大学校长一职,也成为哈佛近150年来任期最短的校长。

这么一位出身经济学研究世家,在学术和政治领域都有很大成就的经济学家,为何不堪胜任校长一职?《哈佛规则》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

2001年,46岁的萨默斯回到哈佛,成为哈佛历史上第27任校长。人们希望这样一位学术地位与政治地位同样显赫的校长能够给积弊已深的哈佛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但是,从上任伊始,萨默斯就不断遇到各种风波。习惯了政界的科层制与官僚制,他对哈佛这样一个“学术部落”以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甚至可以说是进行“统治”。任哈佛大学校长不久就被讽喻为“闯进瓷器店的蛮牛”。

“韦斯特事件”是他经历的第一场大风波。上任后,萨默斯迟迟没有接见哈佛著名的非裔美国人研究系;在终于接见这个系的教授之后,他对反歧视原则含糊其辞,不做明确的表态,使得这个系里的教授们都惶惶不安,认为萨默斯是想毁掉哈佛的非裔美国人研究中心。萨默斯校长与非裔美国人研究系的关系迅速恶化。然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序幕。不久之后,他当面指责该系著名学者科尔内尔·韦斯特缺课、给学生过高的分数、参加过多的社会活动、文章学术性不够,其强硬而直接的命令和满不在乎的神态让韦斯特无法忍受,他甚至要求韦斯特就他选定的某个主题著书立说,严重地损害了哈佛一贯坚守的学术自由准则,不胜委屈的韦斯特于2001年12月底萨默斯上任两个月后即黯然离开哈佛。这场校长与教授的争执在哈佛甚至社会上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此外,尽管萨默斯全身心地投入到哈佛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经常在学生宿舍、课堂、校园的各个地方出现,但是,他的管理方式与历史积淀已深的哈佛校园好像很不匹配。他有一种“近乎病态的直率”,在“够维持生活的薪酬运动”、反歧视行动、法学院对军方人员招募的立场以及课程改革等一系列事件中,在多数哈佛人眼中他成了个鲁莽的人。他也许想将哈佛变得更强,却不一定是更美好。而且萨默斯还把自己在华盛顿时期的一批故旧安排进哈佛。不仅如此,萨默斯采取的政治策略也是行政式的,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他对哈佛的师生员工不信任。当哈佛学院院长哈里·刘易斯突然遭到撤职,几乎没有人会再公开质疑萨默斯校长对这所大学的铁腕控制。因此他在哈佛社区内已完全失去了人心。

2005年1月,萨默斯校长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女性很少取得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学术职位不是由于社会偏见造成的,而“可能”是由于女性在能力方面先天低于男性。此言论引起了哈佛内外的震惊,哈佛师生们几年来的压抑与忍耐终于爆发了,大学毕竟不是官场。2005年3月15日,文理学院的教师们对萨默斯投了不信任票,萨默斯只能选择下台。

《哈佛规则》一书的作者理查德·布瑞德利是一位新闻工作者,他通过描述萨默斯获得终身教职之后的诸多极富争议的事件来探讨更宏阔的思想主题。一方面,透视了美国大学校长如何从一位不受政治权力和大学董事会权力束缚的道德和学术的领袖,转变为严重依赖于董事会和政府施舍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另一方面,在一个更大的语境中,即在与普林斯顿、斯坦福和耶鲁等美国其他名校乃至整个美国社会的参照之中,评价了哈佛的发展与成长,探讨了哈佛在发展目标、教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不断变化。通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