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蜂”的隐喻:青年教师与大学教育_工蜂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教育 > 工蜂 > “工蜂”的隐喻:青年教师与大学教育
齐物秋水 工蜂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10-19 18:10:38

“工蜂”的隐喻:青年教师与大学教育



“工蜂”一词或许不会像“蚁族”样风靡开来,成为一时热词之选,但它仍是从十分有代表性的角度出发,进入更为宽广的领域,探究其间蕴蓄的危机与困境。廉思与其团队所著《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一书,以“工蜂”指代大学青年教师,是兼客观、褒扬与些许无奈的,“位于蜂群中最底层的工蜂,与高校青年教师当前的境遇颇有许多隐喻式的暗合之处。而那个高高在上、不可触犯的蜂巢,不正是我们的大学抑或高等教育制度的象征吗?”工蜂之微小常令人忽略,更被有权势者视为若隐若现的分母,于雄视阔步中未必在意,但大厦之构成与倾颓实质上却系于他们一身,安得不至关重要?如今,中国教育面临困境恐未必有人敢于否认,从大学青年教师的维度切入及分析之,是会让我们有别一层面的认知与思考的。

当下中国的大学青年教师群体,遭遇的困窘是多方面的,复杂情状须一一解剖辨析。曾见有言论多集中于青年教师的经济收入之拮据,这个固然是事实,但其能承担起压倒一切的分量么?显然有些夸大其实。自社会横向面比较,青年教师的收入不占优势,但也不至于沦入完全打击其自尊的地步,毕竟知识分子的需求并非单向度的。在更大程度上,社会大环境的变迁与高等教育的内部嬗变是关键的因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降,理想主义时代渐行渐远,权力和财富居于被关注的要津地位,传统的知识分子逐渐被边缘化,随之,大学青年教师群体的话语权处于隐没之中,似乎这个社会已不再需要他们的关怀,亦不再关怀他们,“士人”的兼济天下理念不得不被放逐于失落中。在大学内部,对教师的管理愈趋行政化,数字化的考核模式被扣到所有的教师头上,本就弱势的青年教师群体被迫地跟在各种课题、项目、表格后面亦步亦趋,独立的思想与栖息谈何容易?在如此的情状下,“工蜂”的隐喻可见出贴切,勤劳与辛苦合于一身,现实与理想的碰撞,足以揭开中国教育困境的一角。如政治学家箫功秦教授所说,“这个角度非常重要,因为这些人代表中国以后的二十年。”

《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的微观考察是青年教师的个案研究,一个个的故事讲述成为进入的路径。在此中,我们看到抱持理想主义的教师苦心孤诣的教学,遭遇现实主义取向的学生们,被抱怨“无用”或“听不懂”,直至课程取消;《诗经》中有云,“鼓瑟鼓琴,笙磬同音”,而这里,奈何笙磬是不同音的。有教师承受着生活的重压,但认为如果自己是领导也不会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做民众启蒙的旗手,但如果换成自己不一定会挺身而出,因为自己属于一个“太低微的群体”。有教师深受学术潜规则的困扰,不能进入大家心知肚明的小圈子内,各种评级、晋升均无缘其中。有教师详述自己的一个科研项目结项的全过程,充分领教高校行政部门的衙门化,只能是“痛恨”与“无语”。尽管有论者认为本书的调查取样涵盖面存在缺陷,在地域、学科、学校等的选择上有所偏重倾向,影响其全面性,但我想在青年教师这一群体的所遇所思所想层面还是有其共通性的,即使不能一叶知秋,也能获得不小的共鸣。

对陈平原、许纪霖、萧功秦、刘道玉、施一公、朱锡庆等学者、专家的访谈,从“时间、空间格局,文化、制度标尺”,侧重历史的纵向深度。诸位学者均经历过多个时代,自然是有比较的视野的,近些年来学术生态与评价体系的逐步演变,使高校教师接近于被“逼良为娼”的临界点,“导致那些愿意走正路、按老一辈学者的方法和志趣治学的年轻人,很容易被边缘化,乃至被甩出轨道”,这也可以作为钱学森关于“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世纪之问的部分答案。当国内的大学都倾向于“选才”,而漠视“育才”,那青年教师还能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呢?如今的大学,遵循赢者通吃的法则,资源集中于少数“精英”与官员的手中,青年教师的生存与学术空间被压缩到极限,或者尾随在某圈子后面做劳力分一杯羹,或者要自由独立研究干脆什么都吃不到。雪中送炭的“义举”在拼命争国际、国内一流的高校里已完全看不到了,仅剩下了中看为主、实用为辅的锦上添花,这是由跃进式的大学教育发展机制决定的,徒唤奈何?

在这样的情状下,大学文化的断裂显然是不可避免的。机械式、僵硬的教育体制、考核制度如一个强大的淘汰机器,不过这种淘汰往往是逆向淘汰,因为拥有旺盛创造力与独立思想能力的人通常会主动或被动出局,毕竟适应如此的管理是要牺牲掉相当的自尊的,非所有的学人都能忍受。有机械式的管理、考核机制,也必然配套实证式、少人文关怀的研究项目,大学文化的渐次消泯或变味即变成快与慢的问题了。诸如此般,有追求、有信念的青年教师难免陷入焦虑、无奈中,为基本的生存,也为精神的冀望。

廉思说,对于我们来说,为盛世唱赞歌,已有很多人在做,我们从来都更关注忧患,我们总觉得应成为“遒人”(采风者)。确实,采风者列出现象,提出问题,将潜藏或显在的忧患曝于公众面前,或许会使部分人大不乐意,也会使一些人责难:只提问题,不提供答案,不是添乱么?但这种摇铃警醒,正是采风者的职责,至于如何发酵,要看整个社会的协同与共鸣。“蚁族”如是,“工蜂”何尝不是?因为这不仅仅是“蜂”的问题,还事关整个的教育,乃至国家与社会的未来。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