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的真谛:做人 交友 处世 [纯粹读书笔记]_关系的真谛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灵修 > 关系的真谛 > 关系的真谛:做人 交友 处世 [纯粹读书笔记]
[已注销] 关系的真谛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10-06 10:10:52

关系的真谛:做人 交友 处世 [纯粹读书笔记]

感情充沛不是爱,多愁善感之人一旦感情得不到回应或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往往就变得残暴。

只要有原谅的态度,那就说明,重要的是我自己,而并非那个被认为是侮辱了我的人。因此,如果我内心积聚起仇恨,之后放下那份仇恨,这叫原谅,不是爱。一个懂得爱的人内心没有憎恨,也感知不到所有与之相关的情感。同情、原谅,交往中的占有、妒忌和恐惧——所有这些情感都不是爱。

如果你整天只痴迷于一件事,不管是吃饭还是什么,你心无旁骛地只一心想着它,这件事对你来说就会变成问题。

声称要无欲无求的生活是极其愚蠢的,因为那根本不可能。

如果你想心沉静不下来,总是考虑你自己,你又如何去爱呢?
全身心地爱一个人,用脑、用心、用身体,需要极大的热忱,当爱得深切时,欲望旋即消失。但我们大多数人在意识和潜意识当中,从没对任何事物有过这份热情,除非事情关乎自己的厉害,若不能从中获益,我们绝少为之动情。

当有爱在,不管有无爱的对象,爱都既可属于各人,也可以与个人无关。正如花香一般,个人和众人都可嗅其香味。真正要紧的是香味,而不是它为谁所有。

有爱在,性从来不是问题——出现问题都是因为缺少爱。

爱,只有当与人分享时才能出现,而且前提是双方投入的热情程度和非语言沟通同时达到相同的水平。否则,产生的不是爱,而只是情愫和情绪这两种毫无价值的情感。

不是你不应该被爱,而是你应该去爱。

如果你心中有爱,如果你是慷慨、友善、温柔之人,或许你也能唤醒人心中同样的感受。

在男女相处的关系中,如果没有爱,就是相互利用,相互剥削。

人无所畏惧的时候才能聪明睿智。

认清自己,思维就会彻底超越因渴望安全而产生的种种心理障碍。

人类的真实状态就是没有稳定感。那些意识到这个真相的人,要么随遇而安接受这个现实,要么因无法面对而选择逃避。

事实就是所有人都没有安全感;没有任何事能给人以安全感。

思维混乱主要是因为追求他人承诺的一种真实。

要我说,在心理的任何层面,任何深度,都没有以任何形式存在的安全感。

因为不再观望,就不会有什么恐惧。

一个胆小、犹疑、不清楚自己行为的人,终其一生总是想跟从权威——如权威的分析师、书或者最新潮流。

最终发现生活真谛和全新生活方式的恰恰不是这些自我满足、不思进取的人,而是那些勇于冒险、敢用自己的生命和人生做实验的人。

对你来说不存在权威——你要完全依靠自己,从里到外,完全不借助外力,无所畏惧。

平静地生活,不要彼此憎恨,不要心存嫉恨,不要追逐名利,不要争相攀比。这种处世态度折射出的,就是爱。只有能给予爱的人才懂得如何平静地生活。

平和是一种心态;是不再祈求安全感的自由心境。人若追求安全感,内心必定总被恐惧的阴影笼罩,因为除了物质上的富足,我们更想要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但制约集体和思想并造成集体内部纷乱和观念冲突的,正是这种希求通过修身养性、有所信仰和归属某个民族赖求得心理安全感的愿望。

人要摆脱外在财富的负累,一定要认识到内在的贫穷,这样无尽财富才能滚滚而来。

如果你心中有爱,就会想着去为对方服务。叫嚷着要帮助别人是虚荣心的表现。

人不会因为不吃肉就善良,也不会因为吃肉就不善良。卑微小人的上帝也是卑微的;其卑微之处通过践踏花草于脚下的事就能体现。

宗教思维是真正的科学思维。

一个全身心拥抱生活的人,每时每刻都会自觉而客观地看待事物真貌。他们能够深刻洞察自己,做事不求答案,不问目的,也不设法解脱。

人总是试图达到……一种极乐状态,试图发现真理……人还通过种种方式——约束、控制、自我否定、禁欲、节俭……折磨自己。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