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真实-------读《跳过墙垣》有感_跳过墙垣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灵修 > 跳过墙垣 > 进入真实-------读《跳过墙垣》有感
3Rss 跳过墙垣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10-16 16:10:35

进入真实-------读《跳过墙垣》有感

张利琼传道/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0d26291f0100m7rr.html

大卫的故事是旧约圣经中较为吸引人、常被人津津乐道的篇章。他与歌利亚的战斗,与扫罗王的恩怨,与拔示巴的爱情,与约拿单的友谊,都是我们极为熟悉。全本圣经也只有大卫被上帝明确的记载是“合神心意”的人。

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对大卫的解读如何能被上帝称许为合神心意不是很到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常会进入一个误区,不是以诗篇为中心的属灵传统来美化大卫与神那种亲密的经历;就是倾向道德的层面来分析大卫的失败与罪恶,这正是我们常呈现的思想状态,不是走极端,就是将“属灵”和“属世”二分法。无法平衡如特蕾莎修女所说:“我吃鸡时,认真吃鸡;我祷告时,认真祷告。”基督徒常以为以某种特有的姿态出现才能彰显他们的属灵;热衷追求和上帝之间的亲密之情,却不明白“吃鸡”和“祷告”都是最实在的生活,没有属世和属灵之分。而且灵命的实质恰恰是那些最为平常的事物。

尤金-毕德生在《跳过墙垣》中呈现的大卫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人,是有血有肉的灵性生活。他没有抬高大卫如何与众不同有非凡的灵性,也没有因大卫的犯罪失败贬低的一无是处。展现出的而是一个与神相交平凡的普通人。大卫不断地犯错,不断地悔改,不断地求告,不断地信靠。大卫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试炼和挑战,他的故事彰显了一个主题: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何在凡尘俗世活出充满灵性的生活。

当我们在强加一些属灵原则、道德标准、神学原理来制造属灵假象生命的时候,我想大卫出场就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他平凡到一个程度是被父亲遗忘带到撒母耳面前的一个人。撒母耳提起时,他父亲才只介绍他“还有一个最小的,正在牧羊”。也许在那时从人的角度在大卫的身上真的看不中也看不到些什么,一个不重要被忽视默默无闻的人罢了,这时上帝却看中了。我想这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也都会看到一些大卫的影子“像自己这样一个一无所是,罪恶败坏的人即蒙了上帝的怜悯”。大卫的生命,却是“信徒皆祭司”的典范。教会虽有职分不同,但绝无阶级等级差别。我想这点众所周知,然而在实际教会生活中,因我们是“无名氏”被神拣选而又进入另一个误区,理所当然将自己圈在一个平信徒一个作不了什么的角色里,忽略上帝的大能,以致推脱教会工作成了一个严重的现象。作者毕德生说:要尽他一己之力,以一生的功夫来拆除基督教圈子里这种圣人和平信徒的区分。并引用一句话说“我只是一个平信徒,不是神学家”不是谦虚的证据,而是怠惰的证据。

大卫的一生也说明这个问题,在他往后的生活中给我们展现的不是一个“超人”、一个很特别的“属灵人士”。大卫不是完美模范的人物,虽他的英雄事迹、诗意情怀令人佩服,但他是一个糟糕的父亲,不忠的丈夫,也陷入罪恶和属灵的盲点之中。然而大卫的故事能完整且详细的道出一个有上帝生命的人性,也道出上帝如何塑造一个平凡的生命来荣耀他,他生命中的每一桩事,都是与上帝有关。

上帝对大卫的故事启示中,带领我们进入真实而涵盖人性不同层面的情节中。他的信仰也在经历亲情友情爱情、工作战争领袖、怜悯慷慨悲伤、苦难罪恶死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令人深思的是大卫作王第一份工作是一个王侍奉另一个坏的王,就是扫罗。扫罗是以色列第一个王,也是常打胜仗的将军,但是他的工作开展的越来越好时,慢慢不再关心上帝,而是沉迷于工作的本身。作者讲了一句令人很惊讶的话“工作往往比性更成为人的试探”。因工作是我们属灵的主要内涵,源于上帝的话和作为,是上帝王权的延生和代表。工作很出色的时候,我们像上帝,但往往也很容易让人以为自己就是上帝。同样一份工作,扫罗失败了,大卫却成功了,他所作的是王者的工作,表现在“从混乱中带来秩序,拯救那些在不公平与不幸遭遇下的受害者,为人类带来尊严与敬重。”这正是需要深思的,当我们在工作中埋怨、频频换工作时,能否想到没有所谓完全找到对的工作和职业,关键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王者的工作。工作上班的地方,正是上帝的旨意能在我们身上发展的地方。

在大卫信仰最初走的这么好的时候,我们发现接下来大卫生命中依然经历罪恶与失败。故事一出场的同时是大卫与歌利亚的情节,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牧童战胜了另全以色列人恐惧战兢的巨人歌利亚。这在当时以色列信仰低潮时刻,大卫灵性犹如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状态,对他来说,上帝才是真实的,所认识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巨人并不那么重要。断然拒绝以歌利亚为主导的想象力,拥有一个以上帝为主导的想象力。以致被每人乐此不疲的传讲,成为传道人和主日学常用的信仰题材。然而到了拔示巴的时候,就是我们众所周知比较突出的大卫犯罪的经历。歌利亚和拔示巴是在两个相反的阶段进入大卫的生命:歌利亚----是大卫寂寂无名、从没有受过考验。拔示巴-----是大卫已经过许多的考验,正处于生命的高峰期,是一位公认的忠诚的朋友、贤明、智勇双全的君王。很奇怪的是,大卫不是跌倒在歌利亚面前,却在拔示巴前陷入罪恶。而且一系列的设计、陷害、情杀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私欲和利益。很奇妙的是,上帝介入彰显他的主权,借着拿单跟大卫讲穷人和富人羊的故事。大卫越听越气愤,马上显露宗教情操中的同情和判断,表现的像一位公义的法官,将富人判死刑。这时拿单进入故事的焦点“你就是那人”。

人最容易犯的就是不知道“我就是那人”,尤其当圣经、神学知识的增加,理性被不自觉的高举,自以为掌握属灵标准的时候,我们就喜欢就用这准绳去衡量别人的灵性生活和信仰状态,自以为义的指责控告责怪他人,并将这定为宗教性的“义愤”。殊不知这时上帝也对我们说“你就是那人”。大卫越显明自己,上帝就越模糊不清,大卫越不注视上帝,他自己变得愈像上帝。我想身为基督徒,我们一辈子都在犯罪和赦免中渡过,无须将上帝拉到幕后,自己走到台前中央,扮演上帝的角色去审判。无论你是谁,是神学生、教会的传道人、执事长老等一样,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拿单对大卫说的那句话:“你就是那个人。”

何况每个教会如毕德生所讲,“无论每个教会是怎样的教会,我都想更名为/洗革拉教会/” 。大卫旷野流浪了十年左右,有一群伙伴,圣经描述他们是“受窘迫的,负债的,心里不满的。”大卫这群人是有一群忧伤沮丧欠债不满的人所组成的。当我们对基督教信仰认真的时候,结果就会去到一个地方,和一些想不到的人在一起。也许我们对教会会产生看不惯、埋怨、、想离开。其实我们无权发“义愤”,我们更需要了解教会的本质就是洗革拉教会,犹如大卫在亚杜兰洞的伙伴是沮丧的,耶稣也是与坏蛋妓女一起吃饭。作者说:“我拒绝为教会的真面目表示遗憾,也不会企图改进教会的形象。”属灵生命最基本的关注,真的不在乎我们为上帝做什么,而是在乎上帝为我们做什么。许多时候,当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往往是上帝工作最深刻的时候,许多属灵的事是我们看来最不属灵的。神的救赎不在乎我们或周遭的人的出生与现状的无能罪恶,重要的上帝如何在我们这样的一群人身上成就他的作为。我们若真能投身于这样一群上帝的子民中,一同敬拜一同工作,不久我们总会看到基督借着他们的脸面活现出来。

这是大卫生活真实的经历,透过这视野,大卫只是将一位如你我的平凡人,但他在复杂而纷乱的人生中活出信仰,在每种的经历中透露出他真实的灵性。虽然起起伏伏,但始终回应上帝的呼召最终回到上帝的面前。大卫整个生命、整个生活的重心始终如一是神。

在整个故事中我们虽然发现大卫的生活不是一个理想的生活,却是一个真实的生活。假想我们与大卫同行,并不是要改善我们的道德,而是加深了我们人性的真实:如何真实地做一个人。在大卫的世界里,一个人能获得更像自己,在各样坏境下都能找到上帝。我们的人生也可能会经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悲是我们常将上帝是谁及我们是谁的关系分割,追求一种虚假的属灵的生活。如同鲁益斯著的《地狱来鸿》中大鬼对小鬼说到,让一个儿子对生病的母亲,只为他母亲的灵性祷告,却不关心她的生活。毕德生牧师常被会友问及这样一个问题:“我如何可以成为属灵的人?”回答却是:忘掉“属灵”这两个字吧,好好爱你的丈夫。当毕德生被问及“把日常工作看为圣工为何这么难?”,他回答的更绝:标准答案是魔鬼使你这样想。圣俗之分,那是虚假的分离,根本没有圣俗之分,它将两边的人群都毁了,俗的人自以为与神无关,圣职人自以为与世俗无关。然而神是深深进到我们人生中,否则我们就在虚构的东西上自我陶醉了。生活一种真实的,也只有在这种真实的生活中体现出真实的信仰。大卫之所以成为上帝眷爱的那个大卫,不在于他的敬拜和祷告,眼泪和诗篇;而在于他的遭遇的层层面面都充满了上帝本身。凡人生皆是真实的相遇,我们无须假托一种属灵生活来表彰爱主之心,我们日常的爱情、友谊、危机、罪恶、苦难、恐惧都可以成为与神相交的平台,如同大卫真实一样。

也许也就因他活出真实的信仰,成为真实的人,才是真正把神心意中的心意,向世人显明出来。因此神称许他说“合我心意”。



张利琼传道/文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