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最大的感触就是主人公圣地亚哥与那个读书少年不同,他读人、读沙漠、读万事万物,每个人学习的方式不同,只要有所领悟都是学习,只局限于读书就是教条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彻底征服了我,并且使我坚信保罗•柯艾略的其他作品也不会差,于是在读《阿克拉手稿》时,特别期待再来一次心灵的震撼。
但是,《阿克拉手稿》与《牧羊少年》是不同的。
1099年,遭十字军长期围困的耶路撒冷破城在即,面对死亡,全城人来到广场,听睿智的科普特人讲挫败、孤独、无用之感、害怕改变、美、性、优雅、工作、忠诚、敌人等等,与《牧羊少年》不同,这就是这本书全部的故事了,剩下的99%都是作者借科普特人之口道出的哲思语录。
虽然没有奇幻故事拴住读者的注意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不讲故事省下的篇幅得以涵盖更多日常生活中人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与困境,而这些问题与困境与千年以前耶路撒冷人所面临的,竟没有什么大改变。比如关于“美”:
外在美是看得见的内在美——这我是同意的,要不然小女子每天花那么多时间梳妆打扮干嘛。但是柯艾略说:一个人,衣衫褴褛,或衣冠不雅,甚至根本不在乎能否惊艳他人,这些都不重要。外在美显露在我们顾盼流转的眼神中。
是的,眼神,我倒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光顾着描眉画眼、置办新衣,却忘了“眼睛如镜子般,映出照镜人的样子”。你的眼神坚定吗、灵转吗?你的表情友善吗、生动吗?这些才是真正的外在美。现在我在办公桌上摆了个小镜子,因为我想知道自己和别人交谈时是否表情木讷,偶尔看下镜子提醒自己注意,有点效果。
再说说无人关注、无用之感,就是那种没人注意你,感到自己什么都不是的感觉。柯艾略是这样忠告我们的:
1. 不要试图变得有价值。努力做自己, 这就足够了,这也正是关键所在;
2. 那些真正有助于他人的人,并没有试图使自己变得有价值,他们只是过着有价值的人生。他们很少给人建议,却起着榜样的作用。
3. 只需做一件事,过自己一直想要的生活。不要对他人说长道短,集中精力实现梦想。
感到无人关注、无用,首先想想你有什么output吧。就像想想你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再看看自己是否符合其中的某项特质,如果你一项都不符合,怎么能期待别人对你推心置腹、常有二三好友呢?获得关心、感到自己的价值是一样的道理,即使是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餐桌摆放的整整齐齐,这也是在树起榜样,在改善这个世界。
这本书中很多句子,细想都会给我启发,一位年长且有诚意、有智慧的作者不会让你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