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创作生涯的深入,保罗•柯艾略对说理的诉求也愈发强烈。继在上一部作品《阿莱夫》中将故事当做是哲学讨论的外壳来使用,这一次的《阿克拉手稿》,“故事”干脆没了踪影。
这样说也许有点绝对,毕竟在睿智的科普特人为耶路撒冷人答疑解惑之前,这本作品有一个蛮有吸引力的引子:那是在1099年7月14日,遭十字军长期围困的耶路撒冷破城在即。面对死亡,全城子民来到广场,聆听神秘的科普特人教诲。人们纷纷开始提问,谈论他们的恐惧、问题,讨论忠诚和孤独的优点;后又开始讨论美、性、优雅、智慧和爱,以及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这些智慧箴言被记录了下来,便有了这部《阿克拉手稿》。
客观地说,柯艾略选择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来阐释他对诸如成功、挫败、爱情、美貌等课题的理解,形式并非新颖;同时作品在深度方面似乎也不及以往,组成“手稿”的各个文本往往看似颇有道理,但这道理往往很浅显,浅显到让人与其关注道理本身,倒不如欣赏他技巧性的表达。
但这并不妨碍《阿克拉手稿》成为一本值得一读的作品。事实上这部作品的位置,很像是米兰•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一个写了很多作品的作者,在他的创作生涯里,或许会尝试很多可能,这些可能,往往具体表现为他在对哲理阐释上的不同表达。但既然出自一人之手,那么即便是岔路,也总指向同一个终点。那么类似《阿克拉手稿》这样的作品,其实是作者对自己创作生涯的梳理——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而言,这样的作品可以作为对于一个作者考察的起点。而如果你已经读过足够多的柯艾略,那么这部作品便更不容错过了。
尽管整本薄薄的小书都在谈论不同发问者的困惑,然而事实上,这些基于生活本身的困扰,对于柯艾略而言,他的解答也总是基于同样的中心,这个中心,其实也是柯艾略始终试图解释清楚的宏大主题。不管一个人活了多久,他的生活总是焦灼且错综复杂的。即使你虔诚地祷告,但恩泽与不幸却总是并行。人会抱怨,也会尝试逃离,但却始终无力应对——生活是一座迷宫,在谜题解开之前,每个人都逃无可逃。
很多作家都在尝试解开这个名为生活的谜题。譬如像柯艾略这样的作者,他的文本本身往往便是一座迷宫,把真实的焦灼呈现给读者。就算是故事结构单薄如《阿克拉手稿》,读者也要迎接像“既然耶路撒冷城破在即,那么人们为何还会来听科普特人的长篇大论”这样的迷惑。但到了最后,读者其实总会找到自己的解答。至于灾难的不可避免,我们也唯有接纳,尝试“相爱或是沉默”,对待生活,和共同生活的彼此。
生活本就如此,或许,相爱也本就是沉默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