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这么多关于基督教和其他教的书,自己特别喜欢的禅宗与佛教却一本书评都没写。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佛教与禅宗太智慧,我这点智慧写不出个名堂来;还有一个是太深奥,因为佛学是一个很辩证或说思辩,根本无从谈起。外面的一些简单的禅宗与励志故事简单对我来说只是小学阶段,还不值得大写特写;而还有一些作家玩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把禅宗形容得浪漫无比,看不到没有汗水,看不到生死大事的迫切感,表面很风光,但其实没有内涵,整一左岸咖啡式的散文。所以,看了不少,但在手头还没有一本可以下手的书。
前两天在西安出差时,在折扣书店扫荡时,扫到了这本书,看下来不错。
与流行的一些书不同,这本书是一个俗人与一个学禅人的问答,很多问题很现实(我就不知道有的作者写的励志故事,如林清玄,刘墉,他们自己身上哪就有这么多不一样的故事,都能说出个道道来,怎么我尽碰到的都是俗人俗事,说出来都让人冒火,无奈。难怪他们能写这么多,他们身上天天都有这样的人生故事,我就只有柴米油盐)
书中从禅宗的角度来讨论爱,死与生命的问题,当然,也少不了一些老套路的故事和说话,但回答的角度还有让人眼睛一亮的。
比如当问者要答案时,林谷芳就说,我没有答案给你。他说,“所谓的智慧不是告诉你一个既定的答案,智慧是一种生活态度,有了这种态度自然才会有真正的答案。人,问题,答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很有机,且因人而异的。。。。。这不同的回答里面其实包含着同样的一种东西,就是一种态度、观照,但却绝对不会是一个固定答案。
生命的迷失往往在于,我们都想求先知给予一个具体的答案。。。。。。。如果这世界真有那么多有效的既定答案,又怎么会还有这么多的问题依然存在?”
我觉得与其他的风花雪月感叹这个道理与那个发现不一样,林谷芳的回答很实在,也符合禅宗的观点与风格。智慧不是一个回答,而是一种态度。所以,书中说,“什么叫禅者?什么叫悟者?有人说,就是在最适当的时候做最适当事情的人”
我觉得这句话点出了禅宗的精华。而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我喜欢禅宗的灵性,喜欢他的智慧,他的生命力,他的洒脱。
所以,禅宗里有南泉斩猫,有丹霞烧佛,有怀让磨砖,有济公和尚,更有呵祖骂佛,逢佛杀佛的话!
为什么?
最适当的时候做最适当事情。
所以,没有教条,没有权威,没有禁锢,没有盲目崇拜,更没有装神弄鬼。(当然,佛门中后因为人的原因,出现了这样的事,这是我不喜欢的)
应机而动,人与环境是有机的,互动的,整体的,是充满人性与灵性的,而不是死板板的,僵化的,生硬的与机械的,对立与分裂的。
因为佛教与禅宗都是讲究辩证的,非常非常的灵活,可谓玄之又玄,说太深了,如空无的概念,世人怕敬而远之;说风花雪月又太小看禅宗了,好像禅宗只能解决一点生活中的小烦恼,一点不像回答生死人生大事的学说。
这本书的观点就正好,佛法与禅宗说对普通人而言,能通过禅宗学会在最适当的时候做最适当事情就是最好介绍禅宗最好的方法。
所以,“一个禅者不是最高的人,禅者只是个如实的人。他也无所谓正确的立场,只有‘没有立场的立者’,否则就没有对应,给限死了,禅也不能给别人标准答案,因为自己的答案未必是别人的答案。。。。。。。。针对每一个时刻应对不同的立场。。。。。。禅者只有实际对应的 生命。”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不要把生命说死。
我的理解是:不要把生命限制死,因为把生命限制死时,同时也把自己限制死了,也就很难在最适当的时候做最适当事情,于人于己无利,学会了这种生活态度,生命才会充满灵性,更洒脱,达观,积极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