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_愤怒之舞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灵修 > 愤怒之舞 > 总结
啊树 愤怒之舞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6-27 22:06:58

总结

     愤怒是一种信号,应当引起注意。
     愤怒不是坏事,愤怒的人也不该得到指责,愤怒对当事人来说,是一种提醒,传达着某种信息。
     有可能是我们受到了伤害,我们的权利遭到了侵害,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或者是某些事情出现了偏差。
    愤怒暗示着我们没有处理好生活中重要的情感问题,又或是我们自身做出了过多的让步。我们的作为与付出超出了自身所承受的限度。或者是他人为我们做了太多,从而影响了我们自身的进步和成长。
    愤怒暗示我们,我们需要对自己内在的需要说“是”
    
    当有人惹怒我们,我们愤怒可能会遭到内疚,想要保持淑女,或者怀疑自己是否应该愤怒。
    其实,我们有权利感知自己所有的一切。
   
    但是,女性非常容易压抑愤怒。他们害怕得到不淑女,粗鲁这样的评价,而压抑了愤怒,觉得那样子的女性不美丽,不优雅,害怕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而压抑了愤怒。这种恐惧感,此时此刻我在这里写这段文字的时候,都能感受到。
   
    相反女性更容易内疚。
    内疚与自我怀疑非常有效的压制了愤怒的意识。
    这些都让事情得不到进步,让女性得不到成长,更加得不到自由和尊严。
     更直接的是我们感到不开心,我们遇到了这样的困扰,而现在非常希望可以有办法得到解决。
     感谢这本书,感谢作者。

    【功能不足和功能过度】
     有一方功能不足,则有一方可能功能过度。
     功能不足的一方,容易因为功能过度的一方的某些行为和言语而产生了自我怀疑,而放弃了自己的意愿,价值观等等。
     他最终会因为自己放弃了而感到愤怒。
     此时,功能不足的一方需要将无效的指责(他可能会期望对方会改变,他不知道其实问题的责任是在自己)变成明确的表达。这才是关键。
      而在整个指责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伪问题。真正的问题,可能是当事人想要做某一件事情,同时想要得到对方的认可,保持关系的友好。
      但是功能不足者放弃了自己的意愿后,与对方不停的争吵,希望对方会改变自己,然后得到对方的同意后,再去做某件事情。
     我们有权感知一切,他人也一样。
    对这样的人的建议是:首先知道自己真正的问题是是什么?
    其次,摒弃能够改变他人的幻想,我们自己以为是真理,他人可能也一样。我们的任务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觉,并做出符合我们价值观与信仰的,负责任的决定。我们的任务并不是让其他人以与我们一样的方式思考并感觉,或让他人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
    
    【情感追随者和情感疏远者】
    情感追随者是指通过分享情感并寻求亲密的情感联系来缓解焦虑的人。
    情感疏远者是通过理性与回避来缓解焦虑的人。
     情感追随者可能会替情感疏远者表达需求和依赖,以及对亲密的渴望。这使得情感追随者不必面对自己的依赖需求与不安全感。

     当情感追随者学会退一步,学会把自己的经历放在自己的生活上---没有疏远对方,或向对方表达愤怒----这种怪像并可解除。

     女性在表达愤怒的过程中可能会避免关系的分裂,来保护别人,替别人的情感负责任,而放弃了自己的意愿,女性害怕感情的分化。

      同时在明确自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我们不确定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新的立场或有什么选项可以供我们选择。
    
     世间冲突的需求与不同的感悟并不意味着一方是对的,一方是错的。
      当我们还未明确自己,关于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应该先冷静下来。,承认自己的不明确行。
      【人际关系】
      我们倾向于以简单的因果关系来看待人际关系。如果我们感到愤怒,是他人造成的。或者,如果我们是引发他人fenugreek的原因,我们就应该受到指责。或者,换个角度----如果我们确信自己无罪,我们将会得出他人无权感到愤怒的结论。我们在第一家庭种的关系融合,我们越会对他人的感觉与反应负责,越会因为我们自己的感觉与反应指责他人。
     然而人际关系并不是这样运转的。至少不是非常好。当我们能够分享自己的反应而不认为他人应对我们的感觉负责,也不因为他人在回应我们的选择与行为时所做出的反应而责备自己,那时,我们才开始把愤怒作为改变的工具。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不应对他人的反应负责。他人也不应对我们的反应负责。

   【方法】
    1、首先观察并管理自己愤怒的风格。你是把愤怒转化成了泪水吗?你是在沉默与无用的指责间摇摆吗?你是情感追逐着还是疏远者。功能过度者还是功能不足者
    2、选择新的行为
    3、明确自我,了解自我的真正需求
    4、对抗断绝
    5、三思而后行
    6、接受他人的对抗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