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困苦,玉汝成“佛”_做人的佛法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灵修 > 做人的佛法 > 艰难困苦,玉汝成“佛”
简丰物 做人的佛法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9-12 14:09:46

艰难困苦,玉汝成“佛”

    离第一次上黄梅四祖寺已过三年,那时,净慧老和尚还在,那时,微妙佛法洗涤我心,庄严环境沐浴我身,那时,我真的相信人人向善的可能。临下山时,虽然不舍,但我依然信誓旦旦,笃定不管身托何处,别人如何,自己总会把心灵安放在古圣先贤的教谕之中,让红尘不染,八风吹不动。但现在人、事迁移,心随境转,如同一个个漩涡,把自己卷入进去,层层枷锁,难以平复。我的顽痴难化,可见一斑。
    2010年,我陪老师上四祖寺讲课。在药石(禅门用语,意指晚食)之时,见净慧老和尚前来,老师起身趋近致意,老和尚一脸祥和,微笑以迎,连声道“一路辛苦了”,使我们倍感关怀,特别是他的微笑,至今镌在脑海。常言说,相由心生,平时,人和人见面,也会道个好,问个安,但往往话不由衷,流于客套。说者心不诚,听者也麻木,一来一往便成了形式化流程。而老和尚诚由心生,溢于言表,心是慈悲智慧的,脸上才能呈现“永恒的微笑”。似放光明朗照万有,如降甘霖衽席群生。
    我本来在一旁远远站着,老和尚忽然转过身来,面对着我。老师忙介绍,老和尚听罢,走近两步,伸出手来,我也急忙握手问好。自己万万没有想到,老和尚早已发现边角这么一位惴惴不安的后生,并且郑重其事地表示欢迎,简短交谈后,他嘱托我:从老师那学东西固然好,但也要有独立的思考,现在的年轻人缺乏自己的想法。我想,老和尚不会无缘无故这么说,应是现实中见惯了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所以特别嘱托年轻人要做好自己,走好自己的路。
    在接下来几天里,通过书籍和亲炙说法,我了解到老和尚提倡“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就是要在生活中修行,剥落烦恼,以大智慧觉悟人生;在修行中生活,领悟智慧,以大慈悲奉献人生;生活就是要能禅修不离当下,保持平常心,禅就是要在生活中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现在想来,老和尚在平时就是如此,他的言行举止,动静语默,随遇而安,随缘自在,不着丝毫造作之痕迹,一切如理如仪。特别是他在面对大众的提问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条理分明,其言语初听之下,朴实无华,与一般无二;只待运心深思,才处处见禅机,别有洞天,如醍醐灌顶,清凉适意。这迷时是生活,有诸多苦,纷繁复杂,不如意者有八九;悟时还是生活,有诸多自在,心无挂碍,人人向善,正是人间好时节。
    每念及此,翻开老和尚的《做人的佛法》,用心体会,体会多少是多少,这体会到的一点点,承接下来,变成我们生活的智慧,在当下发用,不断接续,不断扩充,不离生活而觉悟生活,这于我们的人生便是甘露。修行不是非要在寺庙,不是非要在清净道场,任何地方都是修行的好去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活就是一场修行,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意识到,有没有掌握好。烦恼挫折,善于转化,就是智慧成功,不善于转化,就永远是痛苦折磨。
    最后,奉上老和尚示寂前的最后一条生活禅:“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如白驹过隙,光阴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时行善积德,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我们才不会空过此生,就会在此生此世种下好因,将来有个好的结果。”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