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愿不愿意这样对自己或家人做?_无效的医疗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健康 > 无效的医疗 > 医生,愿不愿意这样对自己或家人做?
Vilma落萧 无效的医疗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7-01 12:07:54

医生,愿不愿意这样对自己或家人做?

 《无效的医疗:手术刀下的谎言和药瓶里的欺骗》这本书的内容正如它的标题提到过的,是医生对患者进行的一些无效的医疗行为。读完以后,简直是郁闷之极,不禁庆幸自己是很少去医院的人。当然,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医生,如果看了医生们写的关于自己的故事,应该又是另一种看法了,绝对不会顿时感觉这么负面。
   书里讲到,很多治疗方法其实并不有效,有些患者之所以感觉舒服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医生和他的治疗有安慰剂的效果,给了患者一个很强的心理暗示,即看过医生病就会好。而且人体的自愈能力很强大,有的时候即使什么都不做,人体自身也会修复好受损的部分,所以未必是药品多么管用,毕竟,是药三分毒,我们并不知道一个能治这个病的药会不会有导致另一个病的副作用。
   书上多次提到过一些试验,关于不同病的试验。虽然我也不知道如何能完成这样困难的统计。他们将几百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一组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法进行手术或治疗,一组仅施以基础手术或者模拟手术行为实际并无作为,而患者觉得不知道自己是真的被治疗了,还是只是对照,但是事后调查,发现患者无论做没做过手术,都觉得自己症状减轻或痊愈了,这种试验书中提到不只一两次,难道这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吗?而且有些时候,有些病的治疗方法是治标不治本,也许前五年要比不治疗好,后面的副作用上来了,甚至比不治疗还差,这是很危险的。
   如果去看过医生,有过治疗,心理就会觉得能做的都已经做了,至少对得起自己了,事实上呢,与其忍受痛苦和大价钱做一些未必有用的治疗,不如当时防患于未然,有多少人从来都不注意自己的身体直到病了才开始关注?很多!那么,为什么不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呢,早睡早起多锻炼,不抽烟不喝酒。是啊,谁都知道这个道理,确实难做,但是再难做有病了之后求医问药难吗?稍微想想,每天稍微改变一点,自己的身体还是需要自己上心,而不是医生!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一个行为可不可行,即问问实施行为的人愿不愿意这样对自己或家人做。比如饭店用了坏的食材或者不干净的方法做出的菜,厨师自己一定不会去吃一样。医生用一些割掉某些器官或组织的方法来医治病人,但在不同问卷中,大部分医生自己换病了也不会用这种方法医治自己,是不是又说明了一些问题?除了医生应该稍微设身处地为病人考虑一下以外,病人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多掌握一些医疗知识,在医生开出医疗方案后更审慎一些呢? 有的时候,道德和金钱确实不能共得,因为大家都不是圣人。如果问小店店主同种商品中哪个最好,那他给你推荐的一定不是最好的那个,是他能赚取最多利润的那个。那么,不同治疗方案,不同药品会给医生不同提成的时候,医生会不会选择对患者更好的那个呢?所以说,经济最好不要和医疗药品器械各种挂钩,要不然,每个人都有可能生病,即每个人都有可能受害。
    我觉得以上所说的内容,职业为医生的人看了一定很不爽,但是也说明了我们对医疗和医生了解确实不够多,同时,相关一些东西也不够透明。如果有医生也写出一本书来解答这本书中提到过的问题,并且也有说服力,那么,读者自会有自己的判断,现在,我是被本书的作者说服的。
  以前总以为应该有更多的身体检查,事实上,比如X光,也是有辐射的,多照对人体有害。更多的原因是,就像茶水送去尿检一样,说不定没问题的人被判断为有问题,多添麻烦,徒增烦恼!如果有同一个病,去看内科、外科各种科,得出的结论未必一样,治疗方案也不一定相同,所以,还是那句老话,自己的身体还是自己要负点责。如果有能力的话,对别人也负责是最好的。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