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二)_因是子静坐养生法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健康 >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 > 读书札记(二)
弋铭 因是子静坐养生法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1-22 11:01:54

读书札记(二)

近三两年里,我的阅读大多是随性的,没有刻意的指向,而是循身心的需要,去网上找来一些往年出版的老书。刚开始,因为是不熟悉的领域,虽然读得饥渴,读完却没有甚么太清晰的感受,只是混沌一团萦绕在心。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着,也有些惶惑,却没有刻意去厘清。无法厘清也是缘由之一,就随它去了。近来,因某个机缘触动,我忽有所悟,这段时间的阅读,似乎无意间有些共通处,与以往不同,是回向内心的。
一旦有所界定,过去的阅读就了然了,如果细究,它们大多都和现实政治、社会、文化有关,有评析,有史料,有传记,有社会学的田野调查,偶尔也有小说,在在都指向我所身处的外界环境,以及溯源而上发生在中国20世纪的历史事件,甚至更早。这样的阅读也和我曾经的专业训练有关,使我对中国20世纪、乃至持续至今的社会现实生态,有比较持续的关注。也因为和学科训练有关,在阅读和写作中,我习惯性地分析、批评、指摘,并且常常痛心疾首、疾言厉色。然而,到了后来,我渐渐生出一些厌倦,因为发现,这样的阅读,除了一遍又一遍重复黯然的灰色情绪,并没有更多建设性的内容。这是我所始料未及的。我不再对同类书籍持有原先所有的巨大热情,那些过去抱以极大兴趣买来、打算有时间仔细阅读探究的成套回忆录、长篇巨制等等,不再能让我提起从书架中拿出来的冲动了。有时想,大概是我和它们的距离太近,当那些帷幕深处的细节一点一点透露出来,我渐渐感受到了虚无的侵袭。我发现,那些曾让我激情涌动的,竟然可以在远古的历史当中找到影子;那披在外面的华丽新衣,竟然是个幻像。这让我沮丧。我不断地、一点一点地,推倒了过去建立起来的理论、知识、信念的大厦。可是,新的体系,却无从建立……
后来,我开始阅读中医书籍,开始大面积接触那些主流之外的传统杂学。我的阅读视线向后延伸,拉杂零散地阅读了一些孔老庄易和明清文人笔记;阅读了一些佛学书籍,有经书,也有民国年间大德们的开示;还有,就是一些现代学人对传统文化的诠释,比如南怀瑾(对于南怀瑾,我在大学时代就见过这位老先生的“黄皮书”,可当时却是那么的不以为然,没想到二十年后,我对佛学和一些传统杂学的了解,依然从他开始)。我想,这应该是延续了一直潜伏在内心的那粒种子吧,因缘和合,它在这个时段开始萌芽了。
对于佛学,在我不能算陌生。我在本科后期偏重古典文学,毕业论文即以魏晋南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为研究题目。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士人与佛道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阅读经典中,我大概已经受到初步的熏养。后来专业一变而为现当代文学,研究对象转向20世纪,但同样,中国文化在那些作家作品中,依然或浓郁或轻浅地流溢于字里行间。不说民国,即如上世纪80年代的作家汪曾祺、阿成,苏童等,他们作品里的遁世隐逸倾向,都可以从老传统中找到影子。我还曾研读过民盟创始人之一、乡村教育家梁漱溟的文章著作和书信日记,梁老先生晚年宣称自己一生是个佛教徒,我曾对他这一段思想脉络做过探究,虽然当时在我是异常晦涩。时间到了最近几年,我开始不抱目的地阅读一些佛经;此外,还阅读了新近出版的《虚云老和尚说法》、《李叔同解经》、《听老和尚解心经》等等。这些民国时期的大和尚,学问精深,修持坚忍,都是得道的高僧大德,虽然传世的文字并不多,却意蕴隽永而深长。
2010年,我开始摸索着阅读有关打坐冥想的书籍,比如《因是子静坐法》。这本书的最初缘起还是在上世纪初,蒋维乔先生借传统气功治好了自己的绝症,由己推人,希望造福于他人。因此,此书更多还是从技术层面上,尝试以自己切身的体验和习得,从普及的角度介绍静坐法。虽然在另一本《因是子养生法》中涉及到他学佛深入修习后的一些神奇经历和体验,但并未从道——菩提道的层面做解释。我想,这是与他对佛学的深刻理解有关的。毕竟,他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不在弘法,而是为大众健康提供一条渐渐在本土湮灭、却传习周边邻国的传统路径。现在想想,应该是这样的。
期间,玉树地震,我正在西安,去广仁寺捐款。广仁寺坐落在西安的西北角,建于清康熙年间,后来成为西北和康藏一带大喇嘛进京路过陕西时的行宫,也是本地惟一的藏密黄教寺院。寺院占地不多,很安静,有四进院落,分别供奉着唐观音佛像、格鲁派创始人宗咯巴塑像,以及上千卷刻于清康熙年的珍贵经卷,还有在新千年从西藏大昭寺迎奉归来的复制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和文成公主像。因为离地震已过去三两周,寺里特设的接待处已撤销,喇嘛不知该怎么办,就把我引荐给寺里主事的乌日根喇嘛。乌师傅的房间在院落最后一进大殿旁的小屋里,撩开门帘,我看到一位年龄约莫四十上下、体格宽广的喇嘛,背南面北坐在案几后。在馥郁的檀香气息中,我说明来意,主宾交谈了一会。临走前,乌师傅递给我一张名片,并推荐了《西藏生死书》和《西藏度亡经》。他认为,这两本书对我的境遇会有所帮助。
《西藏生死书》实际上我买了有一两年了,但一直静静呆在书桌前的那排书中,不曾翻过。因这个缘由,我开始阅读。我看书的习惯是一页页读到最末,但这本书却违背惯例,没有读完。后面介绍死亡后的中阴阶段,心里有些隔膜,有些不适,还是不能直面具体谈论死亡吧,而且因为涉及到技术层面的具体细节,就放弃了。但它重新提起了我对西藏密宗的兴趣,给我开启了阅读的新视野和思路。我由此按图索骥在网上订购了中国藏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西藏系列”三四本书。其中《喇嘛王国的覆灭》,是美国人戈尔斯坦的一部巨作,在西方“西藏学”界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戈尔斯坦以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方式,访谈了大量当事人,尽可能客观还原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旧西藏的宗教、世俗、以及被列强渗透的历史。此书厚厚七百多页,我却读得有滋有味。
后来,偶然在网上与禅喜有了交集,在她的分享中,我又陆续找来了《根道果》、《我看参同契》、《寻找药师佛》、《雪洞》等书籍。《根道果》是尼泊尔一位密宗上师咏给•明就仁波切的著作,我从来没有在一本书里划下如此多的红线,并细细揣摩。仁波切是一位年轻的转世喇嘛,他在尼泊尔、印度完成了佛学修持,23岁起,前往北美及其他国家讲学。在与一些杰出科学家的接触中,他对诸如生物学和物理学等现代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此你大概就能明白,他是一位不同于传统的埋首经卷、耽于闭关冥思的“新式”喇嘛,在他的书写与传道中,就有了“与时俱进”的特色。这本书叙述了他的亲身体验,在某些方面尝试用现代科学的试验结果来解释深奥的佛法心要,以及修持的过程、出现的问题和感受等,颇能为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士解惑答疑。当时,我恰好在重读铃木大拙的《禅与生活》,两两对照,无意中形成了一个有趣的阅读情境。《根道果》清晰明了,简捷直观,针对性强,如开篇所言:“基本上,佛法是非常实用的。”他认为人心良善完整且圆满具足,修持正是认出并唤醒这种本有潜能的过程。这让人生起信心,并且实用。而和很多年前一样,《禅与生活》在我脑海中依然留下了一大堆纷乱的碎片,我感性的思维习惯依然不能够理解大师精深缜密的逻辑思辨哲学。一般而言,禅的精髓是即心是佛,是顿悟;密宗却是渐悟,要依靠持久的修持才能悟道。我不知道是文本如此,还是愚钝如我误读了文本,不能准确领会其中真意。
《我说<参同契>》真是一本奇书,由此我更进一步了悟宇宙间是多么奥妙,自己是多么渺小无知。南师的书照例有趣味有奇闻,当然也有学理,还有那么一点八卦的稀奇古怪,故而虽说上中下三本书,且后来两本内容多有重叠,在我却看得津津有味。当然,读完了,也只留下些零星印象。但在阅读中,他的博引旁证,让我将以前阅读和体验到的很多零碎,比如印度文化,比如瑜伽,比如儒释道,比如中医,都有了串联贯通的机会。
我在禅喜博客上看到《寻找药师佛》,搜寻之下才知是台版书。作者是一位喜爱东方医药和哲学思想、生活方式的美国人,讲述他在尼泊尔跟随一些西藏僧医和尼泊尔传统阿育吠陀医生学习的经历,以及过程当中的修持与习得、思考。因为多年追随这些东方传统医者学习,侵润在阿育吠陀的智慧里,你能从他的书写中,感受到清洁静谧的气息——不是环境的清净,而是精神的洁净。这样的阅读在我也是一个精神修为和灵魂清净的过程。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很久,倒不是晦涩难读,中间有个几乎类同于搬家的过程,心不定,而这本书是要安静地去感受,自然,也就延长了阅读的时间。合上最后一页,心绪难免失落。如同所有发展中国家的遭际,也如同所有农业文明和传统在所谓现代化进程中的结局,那些被作者赞美和眷恋的草药、传统医者和阿育吠陀治疗方式,也在西方医学思路的冲击下,七零八落,彷佛日薄西山,日将落时瑰丽的残云,随着老一代的逝去,随着环境的日渐污染,日呈式微之态。向往,留恋,惋惜,失落……这些感受,也一直伴随在我的阅读中。
这期间去了海晏的新家。她在四五年前,因为儿子骅骝到了上学的年龄,寻寻觅觅的就在西城四季青买了房,一层,外面延伸一间小院,还带有地下室,有点小复式的样子。我去时是冬天,虽然周围萧索一片,小院里却是木栅栏回廊花架排列有序,还有两株不落叶树,在寒风中瑟缩着北方冬季难得的老绿色。屋里简单得很,墙上点缀着几幅画,在卧室,却是沿窗棂下砌一排炕,以蓝印花布做床罩,像极了北方的土炕,对面,则摆两付明式圈椅。书房在楼下,书桌也在窗前,抬眼就见屋外的小院,再抬头便是树枝桠杈间的天空。如今说起北京飞涨的房价,海晏一再庆幸托骅骝的福。我看见书架上有张爱玲的《小团圆》,就借了来。回来翻看起来,便觉得满纸的世俗相争,尽是流溢的欲望,每个人眼中处处都是算计小心,心眼儿填得满满的。看完掩卷,心底里感叹人世的不易,前面是苍凉,后面是惨淡,还有那些无处不在的心眼儿,无论对人还是对事,有的是虚饰,有的是体贴,有的是挣扎,有的是人之间的不堪……有时又看见被贵族家庭训练出的高傲,是些细节上的小动作,看得人心惊。那样的傲慢,能让人羞煞,把对方直逼到孵蚁一样的渺小。不禁想到了章怡和。张出生后即经历着显贵家族走向没落的炎凉窘迫,那些没落之途中打回原形的丑陋,被她一一收在眼底,更到后来再一一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她是放下了,不留恋,是冷冷的瞥过去,眼神里尽是刀子一样的锋利和不留情面,就像《红楼梦》,忽刺刺大厦已倾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而章是浮华正炽,被忽然而来的红色旋风扫荡到底层,受尽屈辱,家破人亡,归来后,忆韶华不再,满纸辛酸。这样说有失厚道,就此打住。《小团圆》哗啦啦就看完了,再翻开《寻找药师佛》,彷佛恰是世间的两端,就慨叹,世间韶华,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雪洞》是在三两天的时间就看完了,讲一位皈依藏密的英国女子丹津•巴莫,在喜马拉雅山上的洞穴里闭关十二年的修道经历。书的开篇并不好看,我心中当时一闪念——难道买错了?好在作者的写作不久就进入流畅的境界,有传奇,也有思考,因为主人公的冥思修道深度,当然也得益于采访与写作者对佛教和冥思的涉猎深度,阅读起来并不觉得隔膜和肤浅,如我以前曾阅读一位印度女作家写的克里希那穆提传记时所有的感觉。也因此,我的阅读非常投入与酣畅。末尾几节是作者对西方佛教传播的思考,读来也颇有兴味。
对明清文人笔记的阅读是来自鱼丽,她有相当深的古典文学修为,在她推荐下我网购了一些古典书籍,目前正在读的是明人王士性的地理笔记《五岳游草•广志绎》。中华书局编的这套古籍丛书没有注释,以我本科时代的古文底子,每天读几段,颇有趣味。这位明朝的官员,在多地为官,官宦生涯之余,游历地方名胜,除了福建,他的足迹遍及当时两京十二省;到了晚年,又补充自己对地方地理和人事风俗的见解。比如他说河南人的来历、以及因此而来的秉性,让我恍然,继而哑然失笑;对陕西诸地的评说,又让我颇感叹。我也曾去过许多地方,想想自己和古人会有这样神交,这种感觉非常奇特。而且,这些笔记传达出的对自然的态度,又是传统儒家的。你看他虽然游山游水,山山水水却分明都有人的心迹在里面,没有佛家的幻灭与虚无,而是温暖、世间的。
这些在我心田留下划痕的书都有大体相似的指向,回到人本身,回到内心,一定程度调整着我对自我的认知和界定,调整着我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也调整着我多年以来建立起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细想起来,我还没有“我是谁”这样的探寻的自觉。也许只是人到中年,遇到一个人生的大坎儿,潜意识中自然而来的阅读转变。我对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发生了浓厚的兴味。我还不知道这是不是意味着一种新信仰的启蒙,或者依然是一个阶段性的阅读兴趣点。我没有太多的目的,只是顺着自然发生的引领或惯性,随顺意识里的喜恶,去阅读,去思考,去实践,去摸索。记得过去常常引用屈子的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刻,我又一次深刻地被触动,感叹,人生境界真的已经被古人穷尽了, 我们只是重新去体验、去印证……

2010-12-31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