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求解_中国人的病与药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健康 > 中国人的病与药 > 医患关系求解
柳言鹰语 中国人的病与药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12-27 18:12:33

医患关系求解

医患关系求解
——读王一方《中国人的病与药》有感

巴黎人酷爱泡咖啡馆,有“要么在咖啡馆,要么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之说;人生与医院有不解之缘,故而有“要么在医院,要么在去医院的路上”的感慨。据统计,中国人一生中平均要去59次医院。但是,诊室与病房不仅见证苦难与悲哀,还是医患双方共同的伤心地——中国人医患关系的紧绷与高危,用医疗界人士的话说:世界少见。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剖析了病与药、健康与死亡、医学与诊疗、患者与医者、法律与伦理、理想与现实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世界上唯有医患关系恶化没有受益人,而患者是最大的、最终的受害者。用作家毕淑敏的话说:“《中国人的病与药》为当下中国人的生命状态,开出了一张既冷峻又温煦的处方。”

  医患纠纷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法律问题,根源在于双方深刻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又是社会通病。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教授林野所言:“医患关系已经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紧张的状态。”而导致医患间不信任的主因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患者,而是医疗保障制度欠缺、很不完善造成的体制机制的缺陷,这也是看病贵的重要原因。

  医疗卫生在计划经济时代是福利事业;20多年前,福利事业改成带有公益性质的福利事业,落脚点是福利,但是有了公益的性质;到1997年,医疗卫生成为“国家给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一定”是多少?这就很难界定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曾以30多年前的从医经历举例说,那时医患关系很融洽,从没有“大处方”等说法,感冒,医生可以开出一两元钱的处方,输液药品也很便宜。“那时候医院条件差、病房少、住院难,医生只一个想法,就是希望尽快把患者治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后,医院除了治病救人,还要考虑经济效益,因为没有钱医院就存活不下去。

  此外,医生只用技术看病,不用心看人,病人对医生缺乏信心,这也是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还有,专家不断提出专业术语来制造隔膜,医学与公众理解越行越远。7月,“葛兰素史克行贿门”、“女医代揭权色交易惊人内幕”等丑闻,犹如一枚枚深水炸弹,“炸”出了中国医疗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医患纠纷处理制度的不足。事实上,现在的医疗环境,不但患者,医生也因此很烦躁、苦闷。所以,王一方写作《中国人的病与药》一书,并不是为了骂医生、骂制度或者骂病人。“虽然书中提出许多尖锐的问题,但书中透出的追求知性、理性、建设性的指向,都试图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心态面对读者的焦虑。”

  该书既剖析了医生的技术主义迷失,也剖析了患者畸形的疾苦观、生死观,同时,反思了整个社会的技术主义、拜金主义与道德跳水,并且十分关注作为道德承重墙的医护队伍的伦理与道德重建。对于出路,有人作过形象比喻,交通事故好比将花瓶打碎,而医疗事故,好比别人送来了一个破碎的花瓶让你去修复,但你未将其修复,或未能完全修复。这两种责任显然不同。因此,要解决医疗侵权责任问题,必须专门立法。其实,医患纠纷并不是相关配套措施不够,法律、法规不够,恰恰是由于制定法律的主体不同,利益侧重点不同,才造成法律越多,法律条款之间冲突越加剧的状况。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彼此信任。正如王一方在《中国人的病与药》中所言,“医与药的选择不仅是科学话题,也是文化习俗。对健康、疾苦、生死的命题需要人们更多的彻悟。或许有一天,中国人对于疾苦与救疗的信条将被赋予新的合理性,我们关于病与药的观念、行为也会逐步高明起来。”

(文/刘英团)


发表于2013年12月1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4版、12月27日《宜兴日报》5版
http://www.cnepaper.com/yxrb/html/2013-12/27/content_5_2.htm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