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洛梅娜”不仅是失乐园,更是麦克的现代政治哲学_菲洛梅娜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情感 > 菲洛梅娜 > “菲洛梅娜”不仅是失乐园,更是麦克的现代政治哲学
段小七 菲洛梅娜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12-29 01:12:55

“菲洛梅娜”不仅是失乐园,更是麦克的现代政治哲学

    《菲洛梅娜》是英国记者马丁•西克史密斯的纪实作品。说的是1952年,一个叫菲洛梅娜的天主教徒的未婚生孩子麦克,三岁时被爱尔兰的尚恩罗斯修道院强行与母亲分开,送往美国天主教徒家庭领养。之后五十年中,麦克活在“被母亲抛弃”的心理暗示中,一生都在梦想着寻找生母,想亲口问问母亲抛弃他的原因。这部作品也可以当作一个叫麦克的爱尔兰人被美国天主教家庭领养之后,他的寻母之路——自我身份确认——的故事。事实上,这部小说都是写麦克的生活。

    阅读完《菲洛梅娜》,我是觉得不过瘾。老觉得还缺少很多东西,而那些东西可以成为《菲洛梅娜》的续篇,也就是说成为一个系列来完成,才能构建起整部沉重的作品。我们可以说,马丁•西克史密斯无意中完成的这本非虚构小说,却是一部比纯文学还要精彩的作品。也正是如此,我忍不住给朋友介绍《菲洛梅娜》,而且是当作带有哲思的真正文学作品来介绍——而它附录的真实性历史资料,让这部作品更具有现实预见性。

    必须说,阅读《菲洛梅娜》的冲动,完全是冲着爱尔兰和天主教这两个关键词而来的。如果阅读这部书的读者也跟我这样的目的,或许他们也有些失望了——因为这本书重点不是在于爱尔兰和天主教,这两者只是一个水面上的符号,一个因头而已。正如菲洛梅娜这个未婚妈妈的名字一样,她最终变成了一个隐喻的,是一个源头。我们必须暂时搁置前面的三个关键词(爱尔兰、天主教、菲洛梅娜),不抱有恋尸癖、暴露癖、揭露癖之类的心理,让我们跟随马丁•西克史密斯的文字之河流,追随着麦克•赫斯的诞生、成长、死亡以及寻找身份之旅。正如同性爱人皮特对麦克的判定:“他把爱尔兰视为自己被放逐的失乐园。……所以爱尔兰就像某个遥不可及的事物,让他可以沉浸其中取暖。”(P279)

    荷马史诗《奥德赛》是一部经历特洛伊战争之后,叙述英雄奥德修斯在大海中漂流了四十年,最终回到了故乡和妻子珀涅罗珀、儿子忒勒马科斯团聚的历史(或故事)。如果说奥德修斯的这种漂泊和返乡是一种主动选择(他的离乡和返乡都是明确)的话,菲洛梅娜的儿子麦克的寻亲、返乡之旅是一种被动型(只是一种梦幻的影影绰绰)的返乡——而且他对母亲的回忆在时间河流冲刷之后,只留下一个自责的“罪”,一种失乐园的“罪”,让他自觉个人是一个不祥之物,他一定做错了什么事情,所以才被母亲抛弃。

    弃儿心理,永远是麦克的自我确认。这种心理,容易让人想到基督教的“罪”文化——人活着是需要救赎,才能获得上帝的原宥,净化,最终获得重入乐园——天堂。

    从爱尔兰的天主教文化国家,来到美国的天主教家庭,又在天主教的学校受教育,在天主教徒主导的保守党派中生活,这一切从源头到结尾都有氤氲的氛围在笼罩着。而说到爱尔兰,叶芝和乔伊斯却给我两个感受——在叶芝的文章中,爱尔兰是甜美的,就像他一直怀念的茵尼斯弗利岛,想到岛上隐居,“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独住在蜂声嗡嗡的林间草地”,而《凯尔特曙光》则是神秘的,充满梦幻的;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印象中,那里的生活是一滩死水,天气是氤氲潮雨,让人想逃避。乔伊斯本身就是一个逃避者,他诱拐了诺拉(在诺拉与乔伊斯的传记中)。所以,爱尔兰在我这里,是一个充满想象魅惑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窒息的地方。而爱尔兰在麦克那里,最终是因为母亲的存在而讯在,诞生地可能不等于乐园;因为记忆被时间消磨。但是,爱尔兰却无法类似失乐园。

    麦克的弃儿心理,在生活中则表现在恋爱和社会参与(音乐、政党)的工作。他因为喜欢的女孩子出车祸,而自认为自己是不祥之人,不配享有幸福。后来,和男情人相处中,麦克也经常反复这样的心理,在需要爱和不配享有爱之间反复。在社会参与方面,在表现在他本身对共和党没有好感,因为共和党否定同性恋(大多共和党员都和天主教有关系),但是他却非常卖力的为该党工作——这方面和恋爱是一样的(麦克需要认同)。

    寻找母亲,成为麦克的一生大事,在于他要弄明白为什么他会被母亲抛弃。

    如前面说到的,《菲洛梅娜》可作为哲思的文学作品来阅读。马丁•西克史密斯写下这个故事,或许不仅仅在于这个故事和天主教有关系,还因为这里暗含有一个政治哲学的隐喻。据说,美国的建立和基督教运动有关系。新教徒在天主教国家受到迫害之后,从各个国家乘船殖民地去谋生,开创新生活,其中就有一部分人乘着五月花号抵达了美国——他们在五月花号签订的协议成为美国建国的契约。如麦克所经历的美国所呈现的,所谓的新生活,存在的种种的不正义之处,这些或许和原来开创新生活的人的精神有冲突。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关键词(爱尔兰、天主教、君主制,美国、新教、民主制)的对立,发现一种政治哲学的纠结在其中。

    从政治哲学来阅读,则麦库寻母,以及麦克的爱情,已经不是弃儿如此简单了。


(可豆列,若转帖请署名作者!!!谢谢)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菲洛梅娜”不仅是失乐园,更是麦克的现代政治哲学”的回应

段小七 2015-02-04 17:44:42

谢谢 @ 斗樱 !
刚好遇上了而已。 确实很喜欢这部小说。但是这个文章写得差人意了,郁闷。

以后多多指教!

斗樱 2015-02-04 16:08:33

木有觉得这篇书评写的很强大的吗?这么深刻,说真的,我看小说可从没从这种深入的角度来分析过书中人物的心理呢,学习了~

段小七 2014-12-29 11:54:22

@ 小R_优雅de刺猬 如你说的,里面有推演。所以,我说作者是无意中完成了。

太求全了啊,,,,反思反思中。。。。

小R_优雅de刺猬 2014-12-29 10:57:30

@段小七
哈哈~我觉得这书确实不错~但是感觉你评写得有点儿纠结~
其实你要是喜欢这本书~槽点一笔带过就好了~
或者槽点也要为推荐来服务~否则没有说服力噢~

小R_优雅de刺猬 2014-12-29 10:51:24

@段小七
不要忘了这本书是一个第三方视角写的~至于麦克到底怎么想~你就那么相信马丁的推演?我只是一家之言提这么一句而已~也没有谁对谁错~
这本书本就不是用来揭露天主教的阴暗的~营销和产品本身是有落差的~你懂的~
再加上作为非宗教国家~很多信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
不好意思哈~别人都是赞~我是来挑刺儿的~见谅~

段小七 2014-12-29 10:47:31

问好楼上的同学们 文章没有写好

不过书确实值得一看。

段小七 2014-12-29 10:46:16

@小R_优雅de刺猬 文章原打算写成四段,功力不行,所以讲后面三部分都缩到结尾处了。
麦克一直怀疑自己犯错了什么,才会被母亲抛弃,因此引发了他不配享有现在拥有的幸福(这是一种自我惩罚、自我放逐)的心理暗示。。。。他执着寻找母亲,是为了弄明白(事实上,情感的事情,我们真的不好评断——幸好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如果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政治哲学部分,确实很少,能力有限。
如果结合古希腊的历史,老派欧洲的宗教运动背景、美国创建早起的五月花号船上新教徒签订的契约,以及美国二战之后的政治及社会文化生活来阅读,或许可以补充。
如文中所言,这部小说,当做揭露天主教的阴暗来阅读,是一种失败。

小R_优雅de刺猬 2014-12-29 09:35:49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写到人真的会把3岁前的记忆忘记吗?
其实记忆是留底的..只不过看是以哪种形式被放映出来...
探究到这个故事本身..麦克如果真觉得自己有罪..就不会那么执着于寻找他妈妈了..
看了这篇评..不知道你想表达啥..政治哲学说得太少了..

一匹马赛克 2014-12-29 09:32:06

小七你好,写的棒棒的

Molly_小清 2014-12-29 09:30:52

给小七赞一个

书评人林颐 2014-12-29 09:30:43

赞~看时间写到很晚啊,荷马史诗、弃儿心理,天主教文化……内容好丰富,学习了。

蓦烟如雪 2014-12-29 09:27:35

沉浸其中取暖,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