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戴军改小说_食色男女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情感 > 食色男女 > 我给戴军改小说
贾甲儿 食色男女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07-27 15:07:24

我给戴军改小说

因为8年前在北京广播学院《超级访问》现场见过面,所以这书挺勾我的。索性在7月25日晚到西单图书大厦先睹为快。
帅哥乌漾乌漾,美眉浩浩荡荡,但本食草男高度效仿伟人闹市中享受读书的勇气,在新书推荐书架旁,站着,用生命中宝贵的20分钟,一口气读完了《食色男女》里出现的唯一一篇小说。
感谢戴军,向我们展示了都市人爱无能的问题。我相信,任何一个用心的读者,都能从小艾、小俊、陶明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说中的“小玲”要么成为“小艾”,要么成为非小艾——倘若成为后者,那真是她的幸运——越是女强人,在情场上死的就越惨。这不是耸女听闻。爱无能如洪水猛兽,即将覆盖全世界。
小说属于阅读小说的人。小说家把一个人体的剖面展示给读者。病人能否找到解药,那要看病人的修炼和道号了。
从这个角度上说,《爱的味道》这篇小说的结尾(见书P213),处理是有些瑕疵的。

“我们都爱过很多人,爱每个人的理由都不一样。
我们都在寻找和这个人在一起的理由。然后用这理由来说服自己,找到的这个就是我们失去的另一半。
但是要记住:无论你在做什么,时机永远都比理由重要。
小俊只是出现在了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没有任何理由。
一旦正确的时机错过了,那他也就是一个擦肩而过的人啊。”

我之所以认为这样的结尾不是最理想的,原因如下:
首先,如此哲理,充满着诡辩的成分。在爱情里头,理由靠不住,时机就靠得住吗?显然也靠不住。换句话说,它是为了说明这个事件而强加上去的——这个只适合A事件,不适合B事件。这就是在小说中使用哲理的弊端。在小说中,倘若一定要讲道理,那么要讲真理,而非哲理。
其次,这个小哲理,并不是新颖的。今天我在《食色男女》里能看到,明天在其他书里也能看到。这样一来,文字的力量就弱了。要是放在小说中间,这些话没有问题。但这些话出现在了结尾,就像一个本该在腋窝下生长的痦子,偷偷跑到了脸蛋上。观众怎能不会闹心?
最后,小说结尾,使得本来与《食色男女》里其他文章拉开档次的小说,又回到了小品文的分类里去了。就是说,我们本来想弄一个“鹤立鸡群”的东西,但这个“鹤”并没有让人看到,反而让人看到的全是“鸡”。这样一来,作者在书中《自序》提到的“书中,只有《爱的味道》这篇小说的纯粹的创作”就成了空话。
作为文友,我不想只当批评家。我强烈抗议:戴军,您需要把以上我列举的这些貌似聪明实则傻瓜的哲理删掉。让结尾成为以下这样子:

“小艾使劲抱了抱他,深深吸了口气,发现那曾经让她迷恋的气息消失了。
然后她走出了酒吧。”

我自恋的认为,这绝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小说结尾。“消失”和“走”都是有些寓意在里头。它呈现了小说的不确定性。空虚、留白、不确定性,是对绘画的要求。对小说来说,更是如此。
我之所以这样改,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请看小说中的这个小故事(见书P212):

“曾经有个人去找瞎子算命,瞎子问那个人的生辰八字后掐指一算,面色凝重地对那个人说:你啊,30岁之前,爱情不顺,事业不成,身体不康啊。那个人吓了一跳,转念一想,自己过去的二十年,好像确实不怎么顺利,好在今年三十了,应该熬出来了吧,于是那个人又问瞎子:那三十岁以后呢?瞎子把眼一翻,淡淡地说道:三十岁以后啊,你也就已经习惯了啊。”

这个故事向我泄露了一个小小的秘密:小说的作者戴军,对产生“爱无能”的原因理解是很到位的。毕竟作者不是80后一些头脑简单的创作者。戴军借“小俊”之口,亮出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我为什么说是作者的观点呢?在我看来,“小俊”虽然讲出了这个故事,但“小俊”对于这个故事的理解是肤浅的。只是讲个笑话,逗逗乐而已。
这个故事用的非常好。这显露了戴军创作都市情感小说的潜质。据书中透漏,杨澜曾说戴军可以去写中篇了。依我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戴军干一个长篇会更有意思。
我也学学李静的写作风格——我认为戴军最应该感谢我写的这篇书评。原因如下:
在这篇小说里,戴军的语言是极其顺溜的。每句话都像水一样,不紧不慢流到读者那里。并且每一段文字少则一行,多则三四行。没有一点阅读障碍。这个短篇小说一共15000字左右。试想一下,读者是站在西单图书大厦里读完的。这样的书店,人来人往,比较嘈杂,一个读者能读下去,本身就说明小说是吸引人的。
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流畅的语言,讲一个现代人比较困惑的问题——可以说,戴军做到了。
戴军是个对读者有交待的作者。书中《自序》的结尾处写到:
“也向购买此书的读者表示感谢。
希望你们觉得这钱花得值啊。”
就一个读者来说,没有读完全书,就向别人推荐是不负责任的。但读完《爱的味道》这篇小说,我有理由相信——写书的戴军和做节目主持人的戴军一样,都不是一个肤浅的男人。
《食色男女》里定会有很多惊喜。前提是:不论你们谁,读到本书唯一一篇小说《爱的味道》(P192~P213)的时候,一定将那个“画蛇添足”的结尾删掉。第一,对本文作者的肯定;第二,对自己爱情的尊重。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我给戴军改小说”的回应

贾甲儿 2009-08-24 14:53:38

老大真会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得理解。要是改来改去也是改不完的。

戴军 2009-08-24 01:59:20

真的很感谢你的文章,写那么长的一篇
我也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下,并且觉得你说的很对
第一版很快卖完了,第二版我让出版社改结尾
他们说:版式已定死,要改很难......
这就成了我心中的一个遗憾了......
你就把这篇小说当纪实文学看了吧
哈哈
好在之间的虚构不多,有七\八个原型在其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