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一点都“不正常”。_永远的菲利普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情感 > 永远的菲利普 > 其实,你一点都“不正常”。
苏卿 永远的菲利普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10-08 22:10:08

其实,你一点都“不正常”。

其实,你一点都“不正常”。
 
      
       简介: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的父亲和他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儿子之间的故事,记录下生命中的脆弱与失败,自私与羞耻,以及更多悲欣交集的时刻。比起疯狂的痛苦与爱意,年轻的父亲更喜欢诙谐的柔情蜜意。他为儿子取了一个骑士般的名字——菲利普。菲利普的身体发育十分缓慢,也没有时间概念,像是被永远地留在了童年。然而在他的描述中,这种状态竟呈现出一种奇特的诗意……
       对作者来说,这本书是相当私密的文本,因为作者本人的儿子即是唐氏综合征患者,这个话题他搁置了二十多年才终于提笔涉及。此书一经出版,立即在巴西引起热烈的反响。”
   
       作者:
       “克里斯托旺·泰扎,当代巴西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52年生于巴西拉热斯,年轻时曾在剧院、商船工作,在欧洲非法打工,还曾做过钟表匠。作品逾13部。2004年凭小说《摄影师》荣获巴西文学院最佳小说奖,2009年被巴西《时代》杂志评为百位最具影响力的巴西人之一。他于2007年出版《永远的菲利普》,在巴西引起极大反响。这本书几乎囊括了巴西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并进入2012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决选名单。”
       
       书摘:
       “有一个冰冷的科学词汇能够准确概括出孩子身上的种种表象,那就是“先天愚型”。”
       “不,他的生活再也不会正常。这是他第一次因“正常”而感到苦难。他从来都不能算是一个“正常人”。多年以前,他的父亲去世了,这让他不再懂得“正常”的标准。从那以后,他的所作所为使他脱离了生活正轨,然而他又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称赞,这一点倒是挺正常。”
       “正常。遇到其他人的时候,他该说些什么呢?“是,我的儿子出生了,对,他挺好的,他是先天愚型。”不行,这个词太过沉重。”
       “羞耻。“羞耻心,”他以后会说,“是最能控制社会的一件工具。”它让我们时刻表现正常。不要脱线,不要发疯,最重要的是不要做出任何荒谬的事儿。”
        “肯尼迪家族曾向外界隐瞒她们有一个智障的孩子。这其中肯定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羞耻。”

————————————————————————————————————————————
        一位潦倒的作家父亲,因为一个唐氏儿子的诞生,开始产生这种“不正常”所带来的羞耻感,于是他不得不开始面对生活中方方面面那些隐藏在正常表面下的各种“不正常”。在他与儿子共同成长的岁月里,也开始反反复复的反思和寻找自己,并在最后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人们都在为别人眼中的标准活着,却没有时间去思索自己内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没有思考过自己内心的“正常”是什么样子的。菲利普在别人的眼中是“不正常”的,甚至在这个父亲的眼里,也是“不正常”的。但在菲利普的世界里,却只有平面的单纯的快乐,没有什么是“不正常”的。父亲以为患有唐氏的儿子是离不开他的,却在儿子失踪后,才发现一直想摆脱这个“不正常”的儿子的他,早已经离不开儿子。
       
       那些你理所当然地以为,可能很多都是错的。
       
       我曾经根深蒂固的以为:我真诚的对一个人好,那对方也一定会回馈我同样的好。这很“正常”的,对吗?你对一个人付出了情感,总会希望也得到一些相应的反馈。来而不往非礼也嘛。这是我曾经以为的“正常”。
       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也总是有一些人,你对她善良关爱有加,她并没有回馈同样的关爱,甚至还会有一些令我不太愉快的事情发生。
       嗯,一定是我的方式出了问题,导致这种互动不能“正常”的发生,所以别人才会不喜欢我,有时候还会伤害我。那真是太“不正常”了。
       这种“不正常”带来的羞耻感包围了我,深深的自卑笼罩着我,我对这种“不正常”的状态产生了恐慌和逃避,并且时常陷入到一种莫名的无助之中。
       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渐渐明白:这种对于“不正常”的恐惧心理,源于自己对“正常”的理解错误。
       被别人喜欢或者被别人不喜欢,那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呀!
       这一切并不取决于,你对对方好与坏。那是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择友标准,不同的喜好造成的。
       当然,这个前提是:你首先要是一个正直的人。
       当面对了真实的“正常”,一下子我就豁达了,一切都变得那么开朗爽适。
       我不会因为我喜欢一个人,但他并不喜欢我而产生羞耻感和自卑感。
       我也不会因为我为一个人付出了很多,而没有得到所谓的回报而觉得对方辜负了我。
       即使感到难过,也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一个基于彼此的双向选择,无论选A或者选B,都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呀。
       爱一个人,和为一个人付出本身,也是一件可以取悦自己的事情呢。

       前段时间,黄磊一句“早恋这个词儿就很混蛋”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是啊,父母总是认为孩子上学的时候就该上学,谈什么恋爱呀?“早恋”!那是多么令人恐慌的字眼!谁的孩子要是早了个恋,那简直是要丢死人了。这种大家理所当然以为的“不正常”,多么的令人有羞耻感。
       回想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谁不是在青春期的时候对异性开始暗生情愫,男生在一起开始讨论班里的女同学,女生们开始羞羞答答的关注自己喜欢的男生。这些在你的学生时代,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呀,为什么到了孩子身上,就成了妖魔鬼怪,就成了令人羞耻的“不正常”,不能容忍的行为了呢?
       在懵懂的时候,萌生情愫,喜欢了一个人,是多么“正常”而且美好的事情呀。
       难道只有无恋爱的度过学生时代,然后毕业以后开始了目标明确的相亲,挑选一个条件差不多的人结婚,然后大差不差的和一个自己并不怎么爱的人,度过余生。这才是“正常”的吗?
       那父母这样的爱,带着一些自私,带着一些对“不正常”的羞耻感。让自己凑活的一生,在子女们身上再一次重复。
       历史都是在进步的,婚姻观与经济一样,都是在飞速发展的。子女们有着与父母不同的婚姻观,那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在学生时代谈个懵懂的恋爱,那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
      我们总是能接受物价的飞速增长,却不能接受婚姻观的颠覆和感情观的变化,这才是真正的“不正常”。
      接受这样一个真实又跌跌撞撞的青春期,给予正确的性启蒙,帮助孩子们学会如何自爱和爱别人,才是“正常”的反应。
       
       有的人很喜欢抱怨生活中的各种不幸,各种痛苦。仿佛只有自己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有欢声笑语才是“正常”的状态,痛苦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不幸的人生,仿佛就是自己选择堕落最完美的理由。这样的“不正常”,令人羞耻,令人心碎,令人受伤,所以他们选择了做一名命运的受害者。在漫长的人生修行中,选择了做一名抱怨“不正常”命运的怨妇。
       殊不知,欢笑也罢,平淡也罢,痛苦也罢,不幸也罢,都是人生正常的状态。可能程度上多少有些不同。但你又怎么知道,别人的痛苦,到底是比你多还是比你少呢?
       当你接受了生命的各种酸甜苦辣,都是一种“正常”,对待生活,一定会从容更多。

       书中多次提到“体制”。有的工作是一种体制内工作。那种规矩多如牛毛的地方,真是不能让人“正常”的生活,婚姻,又是另一种体制。婚姻生活,除了给自己捆绑了那么多的不幸和负担,还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这是多么“不正常”的一种制度!也许多年以后,婚姻制度也会消失。也许多年以后,体制也会消失。也许多年以后,国家,还有政治,还有各种战争,不同的社会制度,都会消失。
       我突然想起了在《推背图》中,所描绘的那个无城无府、无尔无我、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
       
       那究竟哪个才是“正常”的世界,这就是一个更加深刻且处在不同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共同思索的问题了。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其实,你一点都“不正常”。”的回应

苏卿 2016-10-16 15:48:57
慢慢来 :所谓正常,或者不正常。往往因人们看待人世间的事或者人,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而不是对方或者第三方,用自己的尺子来衡量并得出结论。无人能幸免,除非神或者痴。

放下一切,立地成佛。

慢慢来 2016-10-10 16:40:32

所谓正常,或者不正常。往往因人们看待人世间的事或者人,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而不是对方或者第三方,用自己的尺子来衡量并得出结论。无人能幸免,除非神或者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