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温暖孤独的旅程(编辑手记)_我们都不擅长告别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情感 >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 一场温暖孤独的旅程(编辑手记)
αδδιcτ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1-28 17:01:25

一场温暖孤独的旅程(编辑手记)

      
      七毛的书终于出版了,真替他高兴。拿到样书,翻着书里一个个早已烂熟于心的故事,心里觉得温暖又踏实。关于这本书,我真的是有很多想和大家分享的东西。
      还记得最开始我是在豆瓣上偶然间看到了七毛写的一篇文章,也就是成书里面的《处女座和处女座是不能在一起的》,当时真是被他诙谐幽默的语言逗得忍不住在办公室里笑出声来,“有些男人就像烤面筋,外表黄黄的,身体圆圆的,说话柔柔的,无害,看上去还非常好吃。可当你吃下去,才知道他绵绵的,并无特别的味道,甚至到你吃完,你都不知道他是用什么做的。”但看完这个故事之后,心里又升起一点淡淡的悲伤,生活在北京这个大城市的年轻男女,确实像文章里面的小敏一样难以守住一份爱情。七毛的文字和他写的故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就是能紧紧抓住我的眼睛,让我控制不住地想一直看下去。他发在豆瓣上的文章我一口气看完四五篇,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印象深刻,但是豆瓣上却少有人评论。在这个信息爆炸、鸡汤文、标题党泛滥的阅读时代,如果一个特别有才华却不懂营销自己的作者,一直不能被渴望看到好内容的读者知道,那真的是太可惜了。于是我通过微博联系了七毛,说了自己想请他写一本书的想法,没想到他爽快地答应了。
      七毛是个专业、认真、努力的作者,他本身也是一名编剧,为了自己“以写字为生”的梦想来到了北京。他是我少见的从不拖稿的作者,后面新写的交给我的文章,也没有让我失望。我知道他为了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新写这么多故事,一有时间就会去找他身边的朋友、同事聊聊,按他的说法,是“搜集素材”。他一直保有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写作的速度和质量让我十分佩服。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这本书真实地讲述了七毛心里的十七个故事,故事里有痴情的男人、遭遇感情挫折的同事、作者怀念的亲人、收获美满爱情的情侣,也有作者在追寻梦想的路上经历的残酷现实,书里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真实地存在着。同为“北漂”,我在这些或快乐、或孤单的人物身上找到了共鸣,或者说感受到了那种情绪上的“共振”,书里面的很多地名、场景是那么熟悉,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七毛在纸上和我聊天,和我分享他的生活。看他写的故事,也让我觉得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烦闷,奔波在这个城市里的人,难免都一样。
      七毛的文字总是能让我眼前一亮,“人往往最难忘记的,是自己最困难时她给你的那点温暖。会有一种错觉,她是上天赐给你的吧,她会一直守护在你身边吧。可现实就是,这只是错误的时间,错的人给了你错觉。”“两个人,太了解彼此,命运太相似,反而不适合在一起。和异性相吸,同性相斥,一个道理。”“人一辈子,经历过很多的人,有过很多的朋友,只有陪在身边的,才是眼下最重要的。”像这样深得我心的精彩句子,在这本书里比比皆是。而七毛笔下的人物对话,十分有趣,时常逗得我捧腹大笑。“有时候我收到它(小狗Tony)的短信:喂,我忍不住了,我可以拉在墙角吗?我:你丫憋着。再拉屎在屋里,我分分钟剁了你。Tony:你丫厨具都没有,你这话有点虚。见过穷的,没见过你这么穷的。我:妈逼,钱都给你买狗粮了。Tony:难怪这狗粮这么难吃……”可笑过之后,隐藏在故事里的孤单情绪又让人觉得有点伤感。上一秒让你笑,下一秒让你哭,看他写的故事,有可能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个“神经病”,如果作者不是一个感情细腻丰富的人,肯定做不到这点。从拿到初稿,到审稿、校对、检查,这本书我看了不下十遍,可我竟然真的不觉得腻。我想,真的好故事,不是看的时候觉得精彩但却不想再看第二遍,而是看完一遍,过几天忍不住想看第二遍。
      尽管这本书对于我这个目前还不是很专业的策划编辑来说做得还不够完美,但它对于我的意义,却是十分重要。这本书从发现作者到出版上市,对我来说,是一段特别美好的经历,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也交到了七毛这个有趣的好朋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本书,也期待七毛以后能写出更好、更优秀的作品。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