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告别中最隐匿的情怀_我们都不擅长告别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情感 >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 来自告别中最隐匿的情怀
温凯尔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2-27 16:02:24

来自告别中最隐匿的情怀

起初对于七毛的印象在于他的民国题材以及像青蛇这样的传奇小说,写得格外传神,情节拿捏颇好,他的奇思妙想与独特的精妙设计让我很欣赏。并且他的大多数文章都入选豆瓣一刻,收获众多读者的点评与赞赏。我在看了这本书后,发现他其实也很擅长描写现代都市的人物。但与其说他擅长什么、会写什么,不如说他是个状态饱满的写作者,很有自己的思路。

整本书有一种基调统一的感悟,很难说这是源于题材还是源于笔法,或者说这是属于他的小说语感,显得整体非常和谐,没有一篇格格不入。此外,七毛的作品有非常明确的结构,就像我们私下聊天一样,我知道他有写大纲的习惯,有头有尾,这是一个写作者保持的谨慎与认真。

《我们都不擅长告别》重现了很多人的过去(或正在经历的事),我们与他们相之匹配,且感同身受。小说里处女座的对象,《再也回不去的青春》里的小春,通篇出现的阿敏,欠钱的老总,幽默的Tony等等,当中出现的角色至今仍然像一个个活现的人物闪过我的脑海。甚至有一天,当我从咖啡馆出来时,我以为我跟他们中的某一个人刚刚告别离去。

《你们都去哪了》一文中,小姑不像大多数人直接刻画的样子,而是通过作者的一些年少回忆描摹了小姑的形象。对于她的过世又在后来从父亲口中得知,更显当时人物的心痛,有种来不及的告别。印象较为深刻在于《栀子花开》,小说名字本身起的清淡又伤感,读来有种难以名状的共鸣。七毛以一位幼时的男孩写就完成,从孩子天真的角度出发,见证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爱情中发生的意外与无奈。就像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在爱情时的迷恋与不理智,在对待苦果时感到委屈与不公,最后却也只有默然接受这一切。但也正如珍妮特·温特森所说:这世界上的一切什么都不是,爱使其成为其所是。

告别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常听见并时常历经的,不论在学习、工作,还是情感中。哪怕当时我们正在进行一顿晚餐,与熟悉的人打着同一把伞,同短暂分开的恋人说好回来再见。但是,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易察觉,就好像有什么东西跟随你走了一阵就不见了,稍纵即逝。那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人,总是千丝万缕又毫无关系,那是一种很难定义的情怀,旁人听起来又云淡风轻。文中的大多数人物同我们一样,平凡又亲切,像是身边随便一个谁,坐下来就能聊出个故事来。聊什么?我们不聊未来,那对我们没什么好处,我们也不聊现在,因为我们珍惜当下。我们更倾向于聊过去,过去更接近是故事,聊一种关于告别的诉说,一场关于离别的回望。

创作小说是一种很奇妙的事。作者常在情节的安排中有独特的想法,或是读者不会注意到的对话用词,这都是一种看不见的小说技艺,一种隐藏的魔力而不被人轻易发现。显然七毛有在这方面下了功夫。或许又因他本身是一名编剧的缘故,他的故事都很有看头,散发着他自己独有的风格。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短篇小说的创作更多是在于它让人煎熬还是不煎熬。七毛正在用这么一种笔法,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没有夸张的词汇却总能渲染当时当刻该有的氛围,他能一下子让读者进入文章。

而对于小说的喜好固然见仁见智,乐山乐水,但我很荣幸看到李七毛写下这些文字。他是一个好作者,没有流入庸俗,没有丢失严谨的创作态度。就像他自己所写的:自然而然来的,就是上天注定的。我希望当你有缘打开这本书时,也坚信有这么一种力量存在。因为我也相信,“尽管彼此间仍旧有可能发生告别,但这并不代表我不爱你。”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