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皆苦_穿心莲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情感 > 穿心莲 > 有心皆苦
第五粒豌豆 穿心莲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6-17 13:06:33

有心皆苦


    在他和她刚刚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好的东西叫做爱情的时候,恰巧相遇,一见钟情,也许,最美好的爱情只能是这样。

   像在本子上写字,除非是第一页,否则每翻开的新一页都可能看到前一页落下的墨迹或笔痕。初恋是第一杯毒酒,如果这杯酒没有在当时就毒死你,那么,放心地去在此后的爱情桥段里品尝各种各样的毒药吧,不是说因此你就可以百毒不侵,而是说,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毒发身亡,只有那第一杯才是致命的毒。

  《穿心莲》里的“我”和“薄荷”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把本子往前翻了一页,看见了前男友“木耳”,再往前翻一页,看见了“初恋”。木耳带给了“我作为女孩子真正的自信”,所以初恋那一页就被揭过去了,那一页里“两个人都不懂事,都不知道一辈子不一定只会爱一个人,更不知道恋爱和婚姻是两回事,就想着毕其功于一役,于是一门心思地想互相改造,然后一起过一辈子。”在木耳那一页,“我疯了似的给他买礼物。而且给他买的都是我能看到的最好的东西,都是我其实买不起的东西,都是我为了自己不会买的东西。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木耳那么好,那么迷人,他配得上所有最好的东西。”但是,当这一页揭过去之后,到了薄荷这一页的时候,“我”已经明白“其实两个人在一起,没什么是非,两个人一致就好,不一致就不好”而薄荷“最大的优点就是没给我什么压力”。在这一页的页边还有个豆沙,如果“我”和豆沙同居了,豆沙大概也就成了薄荷。所以,实际上同性恋的薄荷与认为难得能够不上床的朋友豆沙,其实终究是一样的,与感情没太大关系。

    揭过了薄荷这一页,就是漆玄青了。初看起来,落墨最多,貌似是这个小说的重点了。但是,当小说写到了漆玄青在书店里独自买了“我”的《路过春天又路过夏天》那一段,再看“我”在《白石清泉公寓》的签名售书现场那一段,木耳拿着书等了签名最后说一个“看到你这样,我也就放心了”然后,这一页就被彻底揭过去了。也许,漆玄青从本质上是另一个极端的木耳。木耳同时喜欢许多的女人,漆玄青一直努力地坚守着他的病妻,外在的差距也就仅此而已。“我”认可了木耳在我的命运中的“使命”,于是,说过一声“谢谢”之后,便坦然了。那么,漆玄青呢?

    在小说的一开始,作者就以“我”的身份提出了关于心爱之人与心爱之地的问题。对于故事的阅读者而言,被写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是另一个世界,可以与他们所生活着的那个现实世界区别开来。这也是读者们明明知道《等红灯时谁在微笑》的不真实却依然会喜欢,那个署名为“伤心的小圆圈”的读者也才有理由向杂志上的“知心姐姐”去诉说文艺之外的苦恼,那个署名为“笨女人”的读者也才有理由跟“知心姐姐”死磕。因为这些人,对于文艺,还有幻想,在他们自己的焦头烂额的现实生活之外,他们还期待着有一个象牙塔。就像我们身边的许多坐班熬日子的白领在淡而无味的工作流程里执著地追读网络连载的各种没多少营养的穿越小说一样,不是因为那些作品高尚到值得你把生命投入进去,就像不是因为知心姐姐足够担当灯塔的角色能给迷途的人领航。其实,如果看分明了,就没意思了。幸好,读者可以躲在读者这个身份后边装傻。像“笨女人”那样死磕起来以至于自杀的,是装傻装得太投入了。

   那么,那个“心爱之人”与“心爱之地”,对于写作者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写作者知道自己不是知心姐姐,知道爱情故事的虚构成分,因而不能去相信在现实生活之外还有一个象牙塔一般的世界。这就是说,连装傻的机会都没有。“我”因为一次宴会遇到一个无聊的人,就可以写出一大坨《情书》那样有头无尾的“小说”,这种写作者自身遇到的孤独与困难是真实的。于是,“远离这个城市,远离正常生活的”“关于梦想和伤害,漂泊和回家,死亡和信念的故事”成为不可能完成的故事。不论是太平洋上某个小岛还是《深蓝册子》,还是与“莫愁”写给“莫疑”的《情书》相对抗而跟漆玄青的邮件往来,写作者自身生活的真实性都构成了这种生活中的一种特别的艰难。

    这种痛苦是《穿心莲》所要表现的,可能也是作者想要对抗的。在小说的结末,让“我”去参加公益,去参加环保,并且说“我的写作从来没有这样,和我自己的生活丝毫没有关系,丝毫没有纯个人的情感……我完全顾不上任何技法、修辞和文采,我只想着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尽量说完所有需要说的话,我飞快地写着,双手把键盘敲得要冒出火星。”可是,作者在小说里所提供的解脱之道,落到爱情主题上的话,不是又回归到“初恋”那种“于是一门心思地想互相改造,然后一起过一辈子。发现有问题就着急呀,急得直哭,急得觉都睡不着”的状态了么? 佛经里说“有心皆苦”,从初恋那一页揭过去,这毒就已经直透肺腑,深入心底。仿佛提笔落墨,第一笔就洇透了整个本子,整个故事。

    在爱情小说里,是这么个道理,在爱情之外的生活里,同样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爱之人”与“心爱之地”,这本来跟爱情没什么关系,可是,又怎么可能完全没有关系?所以,随心之后是所欲还是所不欲,都逃不出有心皆苦这个框架。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有心皆苦”的回应

开心 2010-06-23 10:50:36

没接触过这本书,不过听你这么一评还真想去读一下。

呵,有心皆苦

第五粒豌豆 2010-06-23 10:31:13

谢谢夸奖,嘿嘿
读书无极限,不在于读什么书,只看怎么读吧

清远莫格 2010-06-23 09:45:50

写得很透彻,佩服你的洞察力与悟性。把初恋比作毒药,把流逝的时间想象成翻过去的本子。的确,生活之所以复杂多姿,不正是因为人的多变和难以捉摸吗?掩卷能思考的就是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