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母亲必须好书_有一天,妈妈老了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情感 > 有一天,妈妈老了 > 了解母亲必须好书
不及格大博士 有一天,妈妈老了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5-23 13:05:57

了解母亲必须好书

母亲节必读好书,《有一天,妈妈老了》

作者:荣振环

我喜欢坚持的人,热忱的人。
我也坚持做热忱的人,热忱于我的坚持。
这也是我坚持做微书评的初衷。
据说,齐白石先生是规定每日作一幅画。有一日大雨没作画,隔日便画了两幅,补上。我们做啥事,如果都有这种精神,那么再平凡的事情,乘以一个长时间的周期都会不简单。
今天是母亲节,我们以一本书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这本书就是《有一天,妈妈老了》。
这本书源自于韩国一个从小没有上过学的女人,1916年出生于韩国仁川的江华郡,在七兄妹中排行老大。十九岁结婚,曾在开城、汶山、马石、加平、春川生活过,和丈夫生育了两男四女。五十八岁时,经历丧夫之痛,之后艰难地以一弱女子之力支撑起整个家庭。
七十岁才开始认字写字,每天只是写些简单的想法,20多年的笔耕不辍,悄悄书写家庭往事,这些都是真实的记录,都源自内心,这才是最打动天下儿女的关键。
当这位母亲90多岁高龄离世时,留下了十几本沉重的日记本。记载的,不仅仅是生活,更是一种爱。
一位普通的韩国母亲在所剩无多的人生时日中,带着一种对世事和生活的淡然和眷恋,写家中的琐事、自己的子女、父母兄弟、日常劳作,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对家人的爱。
当她70岁的女儿,偶然发现了母亲的日记本,被母亲心底的秘密震撼。作为妈妈日记的忠实读者,以自己细腻的笔触,感受着母亲的每一丝情感,写着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恩,用文字陪伴妈妈度过人生中的最后时光。于是才有了本书。
此书以妈妈的日记为主线,穿插着儿女对母亲的回忆,以简单朴实的语言记录着往事。有开心、有感动,也有委屈和悲伤。
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让我们了解了母亲的内心世界。也给我们提供一面镜子照亮那些被我们忽略已久的“熟悉的陌生人”。
为什么讲“熟悉的陌生人”呢?原因是我们并不懂我们的母亲,尤其妈妈老了,我们尚没有真正发现。
我们总是以为母亲还是那个很能干家务,里外能手的母亲;身体硬朗经得起风霜的母亲;母亲是那个有说有笑,幸福喜人的母亲……然而,我们没有洞见母亲变老的孤独,没能进入她内心的情感世界。
人是孤独的。就算爱的人在身边,就算喜欢的人在身边。那些都是不能永久的,一瞬间的存在。所以,人注定孤独。
正如本书中这位母亲,她的一生是坎坷的,是艰难的,然而她却坚强地抚育着六个子女长大成人。当儿孙满堂时,她却又坚决地要独自在乡下居住,生怕给儿女们增添一点儿麻烦。
母亲为了爱子女,不拖累子女,选择了孤独。
在母亲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看见天下所有母亲的影子。
有时母亲会因为一点儿小事惹得儿女们不高兴了而惴惴不安;老人有时爱唠叨,当儿女们不高兴时,她就会很担忧。
当母亲成为老人,她会比我们更像小孩子,然而,我们有多少儿女会真正把母亲当做小孩子;母亲越老,便越是要讨好儿女们,但有时还得不到儿女的认可。母亲就会独自苦恼。
很多儿女都觉察不到。在一般人看来,母亲是坚强的、伟大的、无所不能的,所以会本能地不在乎母亲的“幼稚表现”。
试想,我们小时候,母亲是如何鼓励我们的,如何称赞我们的,然而,当我们的母亲像小孩子表现时,我们又是怎么对待我们的母亲的。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这样一位非常平凡的农村妇女,她愿意不厌其烦地把内心的感受写下来,给我们一面镜子,看见母亲内心真实的世界。
要知道,时至今日,无数的父母为儿女操碎了心,甚至很多父母公开表示为儿女而活。
但儿女总在为事业,为爱情,为家庭,为朋友......,有太多的理由需要奔波,却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来想一想我们的父母。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要牢记《有一天,妈妈老了》封面所言: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说:妈妈,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的确,有一天妈妈老了,我们真的应该多去看看妈妈,因为她每天都在老下去,忙碌的我们却浑然不觉,这时候留给我们的对她说:妈妈,我还会再来看你的,这样的机会,已经不是很多。
所以,朋友们,当你看完本文,请拿起手机,给妈妈打一个电话或者发一条短信,内容不用太多,一句“妈妈我爱你”,也许就够了。

更多精彩书评,敬请关注微信公共平台“荣振环微书评”:这是中国最为睿智的移动互联、营销与品牌、新技术、新思维的微书评。微信号:rongzhenhuan.

荣振环图书推荐,每日推荐一本好书。让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好书活用,智慧伴侣。中间穿插微品牌策略、微营销策略、微文化智慧。让你学到即能用到。每日一书,人生不输。

欢迎朋友们把好书分享给你的朋友,传递书香,共享智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