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献给追寻者的书_结婚吗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情感 > 结婚吗 > 一本献给追寻者的书
风君 结婚吗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11-06 15:11:48

一本献给追寻者的书

现当下,城市大龄男女青年的择偶问题似乎已经升级成了社会问题,各方各面都尽其所能,为这些明明到了适婚年龄却依旧孑然一身的“问题青年”“剩男剩女”们创造机会,好使其尽快“步入人生正轨”。从一个又一个的相亲节目,到遍地开花的婚恋交友网站,从各种各样的“速配”活动,到热心到处张罗相亲撮合的七大姑八大姨,可算全民动员,蔚为壮观。似乎有这么一种普遍观点,即那些被剩下的男女,之所以落到如此地步,是因为某种“能力”上的缺陷,或者生活环境的问题,于是乎需要别人和社会的帮助,才能使他们能够顺利成家。可是,我们却很少倾听作为当事人的声音,他们自己是怎么想的呢?本书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

作者安顿,是著名情感记者,以善于采访情感隐私而闻名。本书是她对14位都市“大龄青年”进行采访而得到的第一手口述记录的集结。这些人出身不同,职业各异,经历和价值观也是多样,唯一相同之处,就是“大龄未婚”。书中,受访人亲自讲述了自己的情感经历和挫折,自己对婚姻理想的期待和现实的失落,自己之所以沦落为“剩男剩女”的原因。在这些个案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不同的交往失败原因:过于自我,对对方要求过高;双方家庭出身、兴趣爱好乃至人生理念的分歧;自身身体上的某些缺陷;因为家长对孩子择偶的过度干涉;因为物质条件的欠缺;因为对某段过往感情的羁绊……似乎应了托尔斯泰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此处大概要改成“人们”更合适)各不相同”。然而,难道这真的只是十四个各不相同的情感故事?其实未必,只要你真正有心,并不难发觉这些受访者身上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十分“自我”的人。

无论是不愿容忍对方身上的小缺陷,还是不愿让自己成为围绕别人转动的“卫星”,亦或是不愿为了现实的利益考量而谈婚论嫁,他们身上都显示出了某些共通的特质,即不想为了婚姻而放弃自我,不想为了生存而向现实妥协,不想为了“和别人一样”而过自己不想过的生活。其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拣尽寒枝不肯栖”,到头来“寂寞沙洲冷”。原因无他,只因他们所追求的婚姻和爱情理想,如今早已被商品社会中的功利主义所吞噬。对于商品经济侵蚀的婚姻,哲人罗素曾有过精辟的揭露:“商品化的社会有一最可怕之处:它用一种有害的方法毒化男女之间的关系。妓女的害处是尽人皆知的。但是,同样有害的是经济因素对于婚姻的影响,在我看来,这种影响更为可恶。在婚姻中普遍存在一种买卖的意念,它要求为妇女提供一定标准的舒适物质生活条件。长此以往,结婚就很难同当妓女相区别,出了结婚比做妓女更难挨,更不容易逃避之外。这些邪恶的全部根基都在于经济。经济因素使婚姻成为一桩讨价还价的交易和一种契约,而爱情却降低到次要的位置,即使爱情荡然无存也不会构成要求解脱婚姻的明显理由。”这段话用来描述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婚姻形态,也是一样贴切。男女相亲,看重的不是对方的人品素养,而是其经济条件,是否有房有车,以换取自己的“以身相许”。至于一些女性对自己年龄渐长却依旧单身的恐惧,就好像是商人对某件商品过了保质期而无法售出的担忧。从中我们看出的是商品关系对婚姻的无情“异化”,就如书中某位受访人概括的那样“结婚就好像是一笔买卖合同,一笔合伙生意”。

对此,有些人坚决否认,有些人视而不见,更多人则是习以为常。必有不少人在读过本书后感慨“这些人都太傻,什么爱情都是骗人的鬼话,婚姻本来就是基于经济基础的。找个大款,少奋斗十年,为什么不可以?”另有一些评论则没有那么赤裸裸,而是较为中肯“太自我太挑剔是不行的,哪有对方一切都如你所愿的道理呀。婚姻有的时候就是妥协,两个人一起过日子,说到底靠凑活。”这大概颇能代表社会的“主流观点”。然而世上真有无法认同这些的人,在他们看来,自身价值的实现要比安逸的生活更重要;结婚要找的是可以相知相守的人,不是供你吃穿用住的人;婚姻的确需要妥协和包容,但这绝不意味着为了婚姻就可以放弃自我,去做另一个人的附庸和“另一半”!精神分析大师弗洛姆曾经说过:“病态社会中的正常人远不如一个精神病症患者健康。前者很好地适应社会,其代价就是放弃自我,以便成为别人期望的样子。后者则可以被视为在争夺自我的战斗中不准备彻底投降的人。”我们大概也可以仿造此语说:“在婚姻功利化的时代,婚姻的成功者其实远不如那些失败者心理健康,前者不过是默认了婚姻这笔买卖,而后者却是真正对婚姻的真义孜孜以求的人”。

然而这种追寻却注定艰难多舛,因为我们的社会还远没有成为一个可以包容不同的社会。在趋同机制作用下,任何不循规蹈矩的作为都是要被贴上“异类”和“不正常”的标签的。我身为男性,三十不婚都已经穷于应付各种亲戚朋友“年纪不小,该成家了”之类的“善意提醒”,更遑论那些“青春易逝”的女性了。本书中许多女性受访者的口述中,也不止一次提到家人的焦虑,世人的猜测和误解。对此,我要向书中这些男女们表达一份敬意,为他们即使身处世俗压力之下仍不愿妥协,不愿“得过且过”,不愿让婚姻沦为一笔买卖,不愿失去自我的那一份固执,一份勇气。婚姻和感情本应是如何的?哲人罗素还说过:“由于情爱是自由的,所以无论男人或女人都不应该在私生活中热衷于驾驭对方,也不应为了统治对方而激动宣泄,而应该为具有创造力的爱情寻找更加自由的天地。凡是能在两情相爱之间创造爱心的要素都应受到尊敬。今后,人们对于这种要素的尊敬之情将不会像现在这样稀少罕见。现在,许多男人钟爱妻子的方式其实只是与喜爱一块羊肉相似,先是贪婪觊觎,然后暴殄殆尽。但是,在伴随尊敬之情的爱河中,却有另一种欢乐,它全然不同于老爷主子式的得意。它令精神欢畅,却不是只满足本能的快感。只有令本能和精神同时获得满足,才是幸福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因素,才能从中产生出男女之间最美妙的激情。”这样的感情,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经济奴役继续塑造着我们本能的社会中,真的能实现吗?如果有希望,希望就在如书中那十四位男女的身上。

因此,如果你自觉婚姻美满,那么不必读此书,它不是为你写就;如果你急于把自己嫁出去,那也不必读此书,它丝毫无助于此。本书是献给那些即使历经挫折,却依旧不曾停下脚步的追寻者的。不为别的,只为让他们知道,这世上他们并不孤独。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一本献给追寻者的书”的回应

风君 2011-11-28 12:03:39

待价而沽者并不属于失败者之列

猫娘 2011-11-28 10:10:47

鼓掌,猪猪侠的注解好

粉红猪猪侠 2011-11-28 07:35:08

我们大概也可以仿造此语说:“在婚姻功利化的时代,婚姻的成功者其实远不如那些失败者心理健康,前者不过是默认了婚姻这笔买卖,而后者却是真正对婚姻的真义孜孜以求的人”。


这句话太过绝对,即使在婚姻功利化的时代,婚姻成功者也不尽然都认为婚姻是场买卖,而不成功者有的也许也只是没有等到为自己的婚姻出合适价码的那个人而已。

日晷 2011-11-06 20:07:51

不愿意凑活,有感觉的对我没感觉,反之亦然。这个年纪与情感无关

云衣.淼淼 2011-11-06 15:44:29

@猫娘,刚刚跑你的豆瓣里逛了一圈~~

猫娘 2011-11-06 15:43:08

伸爪挠挠嬷嬷~

云衣.淼淼 2011-11-06 15:41:01

风郎写了我不曾真正触碰了、或者深思熟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