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弦为何而鸣_女性的性爱动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两性 > 女性的性爱动机 > 琴弦为何而鸣
千江阅 女性的性爱动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9-26 14:09:05

琴弦为何而鸣

     巴尔扎克曾说“做爱时,灵魂撇开不说,女人就像一把琴,只对懂得弹琴的人献出她的秘密”,而这把琴,是奏出天籁妙律,还是杂乱噪音,不但取决于琴的质地,更取决于弹琴者的技巧,二者若配合得天衣无缝,便能奏出仙乐飘飘,若是弦不对琴,指不对位,便如粗绳拉锯,索然无味。本质上来说,每把被造出来的琴,都渴望发出曼妙悦耳的旋律,因为这是造物主赋予她的使命,可是有多少人想过,琴弦究竟为何而鸣?
  
   《女人的性爱动机》最早是2007年发表在《性行为档案》杂志的一篇科学论文,文章用5年时间调查了3000名女性,整理了237个性爱动机。作者辛迪•梅斯顿和戴维•巴斯在对一千多名世界各地的女性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进而整理成一本从进化论、生理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等角度破解女性性爱密码的知识读本,这也是国内第一本从学术角度阐释女性性爱动机的书籍,在东莞扫黄风暴之后出版,亦是饶有趣味。
  
   中国人向来耻于谈性,所以用“云雨”这般诗意的词隐晦代替房中事,亦有“如蛙吐涎”、“状如剥兔”之巧喻。女性身体向来被视为污秽,经血可以驱鬼破法,女人不可进祠堂,张献忠更异想天开地倒栽女人裸体以“阴门阵”来破城门大炮,着实可怖荒谬。正经女子需避性,所以民国大藏书家叶德辉将春宫图片夹在重要书籍中以避火,谓之曰“火神为女性,见春宫图焉有不避之理?”。传统社会视女性身体为卑贱肮脏却又要求纯洁无染,“割礼”、“贞操带”、“贞操扣”让现代女性听着便不寒而栗,暗自庆幸自己生得晚。在女人贞操比性命更重要的观念下,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成了遗臭万年的三大淫妇,因骑木驴、灌猪笼而死的妇女则数不胜数。
  
   当女人成为统治者时情况又如何呢?不说远古的母系氏族,且看历史上两位真实的女性统治者。70岁的武则天宠幸的面首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及柳良宾、侯祥、僧惠范等多人。这些人都以“阳道壮伟”而深得武帝宠爱,甚至还大方地与太平公平分享。 她的追随者慈禧不甘落后。巴恪思在其奇淫程度胜超《金瓶梅》的著作《太后与我》中展示了29岁的自己与60岁的老佛爷如何在桑树下幽会,表演二十二种“潜水”姿势。李莲英云:被灭口的性奴有禁卫、理发师、糕点师、马车夫……看看,一旦女性登上统治地位,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便可无畏年老色衰极尽性福之能事,比男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生理结构决定了女人的性能力是不受限制的。性之一事,乃人之动物本能,男女本无差别,男女对性欲的态度差异,是社会制度演化的结果,连女人蹲着小便都是受此影响。一旦脱离制度观念之束缚,人的动物本能便展露无遗。诚如莫利斯在《裸猿》中说,“抹去公共道德的深层外衣,人类作为动物的生物属性塑造了人类文明的社会结构,而不是相反”。
  
   张爱玲曾说:“到女人的心里的路要通过阴道”,性、爱是一体的,所以很多人把跟相爱之人灵肉合一的瞬间形容为天堂。爱情萌芽时“发乎情,止乎礼”的隐忍之美持续越久,情难自禁、水到渠成的那一刻便越是夺人心魄。只是在现代的快节奏中“发乎情,止乎礼”也缩水成了发情、止礼,爱情便也来得快,去得快。总有女性以为有了性便能得到爱,于是不惜主动献身,但是正如书中所言,对男人来说,性只是爱情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以性求爱的女人终究赔了身体又伤情。爱是自私的占有,因爱情生出的性爱动机还有报复,你出轨,我就给你戴绿帽;自暴自弃,你不爱我,有的是人要我……此类行为的结果,亦是后悔者多。
  
   无论出于哪种动机,征服、炫耀、报复、爱情、同情、缓解头痛(性爱过程中产生的内啡肽确实能镇痛)、释放压力、迷恋高潮……原则上来说,女性的身体是她的私有土地,本人享有完全的支配权。能享受到性爱乐趣的女性应该自豪,要知道,20多岁的女性也只有53%能体验高潮。女性主义者认为:如果女性仍然不敢承认和运用自己无限的性能力,她就不可能在性生活中获得应有的平等地位和自主权利(不是权力),也就无法在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获得平等。
  
   女人的性欲如同炉火醅小酒,温热悠长,绵软醇香,女人的身体如琴弦,以心手撩拨,她便能颤抖着激情吟唱。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