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厌恶自己的身体,觉得它是我灵魂的阻碍,它是这么沉重,这么容易生病,容易痛苦,又这么多的欲望熬煎。我们通过身体得到短暂的欢娱又陷入仿佛永恒的苦痛。我们每天必须像不知疲倦的劳工一样去满足它,去平复它,食欲、性欲、哀痛、疲惫,我们成为它的奴隶。可是我们又不能脱离它,离开它我们又是谁呢?
我们是我们的身体,我们又不是我们的身体。在身体的层面,我们跟动物如此相似,以至于我们以为身体是一个很低的层次,在寻道的过程我们想要摒弃它。而真实的情况是,我们必须把意识之光带入身体,才能真正的摆脱思维和情绪的控制。开悟者、心灵导师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中说:“转化是通过身体而不是远离身体来完成的”。身体,是通往与宇宙合一的大门。
精神和身体状况的好转使人能量具足,境界提升。多少迷失、绝望、痛苦、贪嗔痴是在人能量不足、心神涣散的状况下出现,又有多少情绪、欲望、我执,是因身体而起,这辈子还有多少心有余而力不足让我们悔恨!如果我们能驾驭自己的身体,让身体成为我们的盟友,我们的同修,让我们在平和、自然、无挣扎、无痛苦中生活和修行,那该是多么幸福的路途!
瑜伽正是这样的一条美好路途,它通往至乐至福。身体不再是我们的敌人,它成为我们上升的阶梯。瑜伽的经典《博伽梵歌》是近世印度思想家的精神支柱,印度人早晚读诵的经典。“博伽梵歌”意思是“绝对富有者的歌”,或者译为“The Song of the Lord”。 《博伽梵歌》中说:“自我是自己亲人,自我也是自己敌人。如果自己把握自我,自我成为自己的亲人,如果不能把握自我,自我像敌人充满敌意。……瑜伽行者控制思想,运用瑜伽把握自我,好比无风之处一盏灯,火焰静止不动。”经典中所说“自我”其实是指我们此世的肉身。
瑜伽(Yoga)意为连结,是指小我与宇宙大我的合一,精神和肉体的合一,使人类达到平静、喜悦、和平的完全合一的境界。古印度认为世上有两种超越太阳轨道、获得永恒的方式:一种是在瑜伽中离弃世间,一种是在战场上委弃身体。古印度的高僧们通过瑜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瑜伽由哲学思想逐渐演变成修行法门,并与印度教吠檀多哲学支派结合,成为行为、信仰、知识合一的完整修行体系。
如今在市面上也可以找到各种瑜伽教程,健身馆一般都开设瑜伽课程,瑜伽仿佛触手可及。然而实际修习起来,高层次的瑜伽却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接近。我曾到健身馆练瑜伽,只懂得体式训练的瑜伽老师把瑜伽变成了一种枯燥的体操,几乎丝毫没有灵性上的接引,结果是让人昏昏欲睡。据说印度的瑜伽精舍是最正宗的,能引领人直接进入瑜伽的至高境地,可是一般人也不可能都跑去印度专门学瑜伽。
“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真正的奇迹只有依靠我们自己来创造——
80岁老人沈维德的这本瑜伽书,首先向我们展示了如书名《身体的奇迹》所说的这样一个奇迹。从60岁开始练习,修习瑜伽仅四年,就判若两人,到80岁,生命仿佛重生一般。如果一个垂暮老年人可以修习到如此境界,我们何尝不可以?这本书简单、实用,深入浅出,身心兼修。
现在市面上有各种纷繁芜杂的瑜伽教程,健身馆也有不同形式的瑜伽课程,但是,如果你想从最简单的方式入手,又想修到一个较高的层次,那么《身体的奇迹》将是最好的选择。
书中无处不充满着作者源自于实证实修的真知灼见:“患病的根源是滞留……钱也好,物也好,滞留过多,都不是好事……整个瑜伽哲学的目的就在于阻止人们失去自在与平和”,“身心如能处于合一状态,则身病、心病都不会得了”,“把形成错误习惯的扭曲了的身体和生命,调整到原来的姿态,就是瑜伽”,“坚持练瑜伽……这好比一束亮光射进黑暗中……开始同无意识的地方对话了。身体好像随着太阳西沉,星照夜空般苏醒了”……老人20年的瑜伽修行心得,点点滴滴融入书中循序渐进的教程中,让人倍感亲切、实在,时而醍醐灌顶。
心理大师荣格曾言:“瑜伽被视为最后的解脱,能使人从主客对立的意识中升华。”
修行就是驾驭自我,而驾驭自我应从身体开始。驾驭身体,从《身体的奇迹》上路,让人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