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看法_FBI教你读心术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人际关系 > FBI教你读心术 > 两点看法
寒谫子 FBI教你读心术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3-29 19:03:04

两点看法

这是最近的习惯,看完一本书,总想为它也为自己写下些什么。算是总结,也是将书插进书推临等下次垂青的一段告别词。
    吉林文史出版社的《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封面上赫然写着:“美国FBI超强阅人术,让你第一时间看透对方。”我想这一定是出版社的伎俩,加个噱头不过想赚的是买者的钱。我私下里认为,在英文原版里,这句唬人的话语该是没有的;就算对书名的译法,我这个纯粹的翻译局外人也颇有意见。“What Every Body is Saying”不知咋地就被翻译成“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根本不搭调。作者乔·纳瓦罗是在美国FBI工作了25年的人,这点没错,我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我们国内的译本要加个人家的职位来唬人忽悠人呢?所谓翻译,不是以忠实原文为最基本最根本吗?或许是商业时代,出版社也只在乎发行量销售量,在他们眼中也只有钱才是真理。
    在《蜗居》里,所谓的坏人宋思明都能说:钱只是工具,只是达到目的的工具,而不是目的。一般人眼中的坏人尚且有如此觉悟,我们的这些翻译者,所谓的大知识分子,怎地就把书当成工具,为的是实现钱这个目的。
    可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爱书人见到此情此景,除了愤怒,剩下的也只能是无奈。只盼着自己以后能出书时,暂且不要做得那么露骨直接,还是含蓄些好,至少不要对不起自封的“爱书人”称号。
    在网上看到对此书内容的诸多评论,很多人大喊上当。有埋怨作者文笔的,有抱怨内容太少不符价格要求,更有甚者居然说这书只讲原则不讲操作,不实用;这些说法我都不同意,这绝不是因为自己买了总得找个自我安慰的理由心甘情愿接受,而是理解作者的难处。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要你写这样一本书,而且你也有作者类似的经历,你能写成什么样?
    我想,只所以有这些埋怨、抱怨和不满,一定是人们对书的定位出了问题。
    书是什么?首先,它是一个人个人经历、观察的总结,是私人性质的东西。所以,妄想在别人书中得到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技巧,处理问题的一些具体操作,这本身就是读者预想错误。书既然是一个私人性的总结,那实操层面的东西就是很个人化和情境化的解读,是不具有直接可借鉴性的;而关于处理问题的一些基本原则,才是我们读者该真正关心的,因为这些才具有借鉴性。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个视角。它告诉我们,理解肢体语言有哪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哪些行为动作大致隐藏着哪种大致的情绪状态,给我们讲述的是大方向的问题。就拿文中的具体例子来看,我觉得那也只是为了说明原则便于读者理解而做,而不是要告知读者,那次遇到这种情况就是这个意思,果真有这样的读者,我想他/她不配“读者”称号。
    读者是能进得去,又能出得来的人;进去了出不来,这叫做“书呆子”,在这不是爱书的呆子,而是呆在了书中的人;这样的人,少读书是幸运,不读书是幸福。
    因此,在我看来,看书是看原则,看大方向;细节的关注、例子的解读当然也重要,不过那只是为了更好理解原则、方向的陪衬,不能太较真。如果阅读只是为了细节,不如看肥皂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两点看法”的回应

柏原崇。 2015-02-06 22:28:33

我只针对你倒数第二段的评论。

柏原崇。 2015-02-06 22:26:27

有想象力的人就有可能出不来。
这个是出世和入世吧 和是书呆子吗没有关系吧。

柏原崇。 2015-02-06 22:25:35

楼上的楼上+1。

刚好在路上 2013-04-29 16:03:24

书中讲的多是很细微的变化,可能对审问有帮助,但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

[已注销] 2013-01-31 20:29:37

同楼上。书分好多种,有的是相当相当形而上,岂止是大原则,甚是可能仅仅为你提供一种世界观;有的则极为具体,买来看的人就是想从中掌握具体知识而不是大道理,因为大道理很多人都懂。怎样从细节观察人,我想是属于后一种。所以这书该承担的可能就是教你具体的方法技巧。

不弃 2012-12-30 10:30:02

我不能同意你更多

豆鼓花瓣 2011-04-20 10:20:17

什么读心术,更多的是将个人礼仪...

草寻 2011-03-10 17:15:37

看完了跟没看一样。。。

FBI教官 2011-01-02 17:12:48

“看书是看大方向,看原则,看思路。”同意这个观点。

志明 2010-08-27 23:11:31

说说书中讲的什么,是否值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