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的角度来看为何有那么多网络骂战_我们的内心冲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人际关系 > 我们的内心冲突 > 从“自我”的角度来看为何有那么多网络骂战
[已注销] 我们的内心冲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5-23 12:05:06

从“自我”的角度来看为何有那么多网络骂战

容易引起骂战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很多人无法划清“我”的界限。

“我”和“我的”这两个词汇的意义显然是不同的。然而很多人却把两者混淆,认为“我的”等于“我”,具体来讲,就是误认为“我的思想,我的言行,我的财产,我的交际圈,都是我的一部分,我的延伸。”所以,捍卫我的言论,也就是捍卫我自身。对我的言论的攻击与否定,就是对我的攻击。

把两者混淆的人往往不知自己的问题,同时陷入另外一个陷阱里无法自拔,即“理性”。这个陷阱更加隐蔽难以发现。他们强大而无知的自信建立在这样一种基础上,即自己收集的论据是真实的,论证的推导过程是符合逻辑的,所以结论就是无可非议的。然而论据真实,论证合理是结论正确合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涉及到对论据与论证的选择。

比如同时存在对立的证据,有意的忽略一方而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作为自己的论据最后得出结论;用很小的样本来论证宏观的问题;用相关性代替因果关系等等。一个真正理性的分析,应该谨慎的对待所有的材料,批判的分析。Google的存在使得提出任何一个荒谬的观点几乎都能找到支持的证据。一个合理的结论应该是建立在对所有可能收集的材料的分析之上。理性的人应该明白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现今的一切知识结论在未来都有可能被推翻。

相对的,得出不合理的结论的常见思路是,在没有任何分析之前就得出结论或者有某种倾向,接着找尽可能多的相匹配的材料来支持它,同时把一切对自身观点不利的论据都贴上各种标签,“个案”“过时”“非主流意见”等等。更有甚者,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其核心的逻辑也是混淆个人界限—— 这个人若是有问题,他的观点也是有问题的。

根本原因分析清楚了,那么引起网络论证最大的动力是什么?——获得他人承认。获得他人承认有两层意思,第一,自己的观点获得他人的赞同。第二,他人承认我本身。这里主要讨论第二层意思。混淆“我”与“我的”,造成了人的分裂与混乱。人不惜对任何挑战自己观点的人进行对战,通过对他人的胜利,证明并满足了自己的最根本的愿望,我的观点是好的,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这种争取承认的斗争很微妙,大家可以轻易的准确分辨出哪些讨论是真正基于观点的讨论,而哪些讨论是那种“一定要赢”的讨论。所以很不幸的很多讨论最后变成了一种观念上的生死之战,每一步的退让,都是某种人生的失败。输者必须臣服于对方,承认自己的软弱,自己幻想出的完美自我被轰击的粉碎。

论战胜利的一方通过对他人想获得他人承认的欲望的征服,把他人变成了满足自己获得他人承认的手段,如此循环往复。每一个混淆与分裂的人,都能轻易的“嗅到”他人散发出来的斗争的味道。如果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混乱的人,那么自然会吸引到同类,斗争在所难免。不要奇怪自己为何老是遇到喜欢和自己争论的人,因为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你也在时刻准备着。

如何避免这样的争吵呢?解决的关键在于自身,和对方无关。

无限渴望得到他人承认的根本原因在于自我的脆弱,自己无法确定自身的价值。一个人越成熟越自信,就越谦虚越随和,比如耶稣,佛陀和甘地。一个随时准备战斗,总是给他人带来紧张氛围的人,时刻在担心自己的形象,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对任何看穿自己虚弱的人都给予最强的打击。他们认同外界的事物而不是思考自身,他们认同衣着,观点,别人的评价,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觉得它们是好的,我就是好的。

在斗争中没有人是赢家,因为从一开始就错了。放过对手,就是给自己一条出路。学会放弃他人的承认,更放弃对他人的承认,自己确立自身的价值。承认自己的虚弱,是面对真实的自我的第一步。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从“自我”的角度来看为何有那么多网络骂战”的回应

泰迪大大 2016-03-15 15:08:16

“在斗争中没有人是赢家,因为从一开始就错了。放过对手,就是给自己一条出路。”但是还不能过度,过度就变阿Q了

[已注销] 2013-05-30 15:23:43

@ W 谢谢

walkingsun 2013-05-30 15:16:36

赞一个,费了心思去想这么多,很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