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我们都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学着和它更好的相处_我们的内心冲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人际关系 > 我们的内心冲突 > 认识你自己——我们都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学着和它更好的相处
嘻嘻小姐 我们的内心冲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6-10 16:06:02

认识你自己——我们都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学着和它更好的相处

                                 认识你自己

      ——“不仅仅只是儿童才具有可塑性,所有的人都具有改变自己的能力,甚至是脱胎换骨的改变。”

     当我选择翻阅卡伦霍妮的《我们的内心冲突》时,其实自己内心也正在经历冲突的折磨。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是选择去自习室复习,还是呆在宿舍看“闲书”《我们的内心冲突》。两种选择似乎都有合理的解释作支撑。选择前者,因为我希望取得一个好的考试成绩;选择后者,因为我的生活正如书上所说的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书中描述的每一种神经症的症状在我身上都有或强或弱的体现。我发现不仅是在去复习还是去看书之间犹豫不决,我发现我在生活其他各个方面也摇摆不定。而对摆在自己面前的每一个选择,背后似乎都有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即使我好不容易终于选择了一个选项,我还是不能全力投入,或者说“害怕”投入,害怕付出努力。

     而这种选择综合症只是由于自己人格障碍所导致的生活恶性循环链上的一环而已。我好像看到了除了选择综合征之外自己平时隐约感觉到但并不没有正式的其他问题。我发现我会对别人的优柔寡断很恼火,特别是不能容忍自己亲人的优柔寡断;我会常常想象我与他重逢时我自己想表现出的各种状态的自己;我总是把事情拖到最后才去完成,以为自己非常强大,只需要更少的工作更出色的完成和别人同等量的工作;我总是会有意地将事情拖到最后才去做,维持一种能够控制时间的错觉;宁愿承认是自己粗心、懒惰也不愿承认自己不可能永远保持良好的状态;有意地避免各种形式的努力,并对此做出合理化的解释,认为自己拿定主意指明方向就可以了,具体的操作交给别人去做就好了;总是在想象中幻想自己大显身手;过早地为生计担心;我总是担心失去自己的独特性;一方面我渴望得到另一方面我又害怕失去;我会花好几个小时想集中精力去写一个东西,最后下笔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什么也写不了。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疏远自己,害怕面对自己,逃避自己,并且是通过想象创造一个理想化的自己来逃避现实中那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总而言之,我在想尽一切办法来逃避自己内心的冲突。

1、 理想化的形象——你没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

      ——“一个肥胖的中年女人在镜子里看到的是个苗条的妙龄女郎”

     在我的理想化意象中,我自己幽默、机智、懂得察言观色、有决断力、有见识、有领导力、并能在压力下出色地完成任务。因此,在做第一次例会的主持准备时,我总幻想自己在活动当场能够机制灵活、妙语连珠,而不屑于前期的一点一滴准备。但是实际上这种“自恋”取代了基于真实状况的自信和自豪,并一点一滴地消蚀自己鲜活的情感,让自己越来越麻木、越来越逃避。我会一直暗示自己只有平庸的人才会辛勤努力而实现目标,我会限制自己的生活,而避免他人的评价,因为我害怕损害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化意象。

     除了盲目陶醉于自己的强大之外,自己似乎过多地被自己虚构的偶像禁锢了,在这一尊自己盲目尊奉的固定观念中,自己会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视而不见。为什么自己不敢承认其实自己并没有自己认为地那么有能力、那么聪明?在我自我建立起来的理想化意象中,它僵化不动,如果承认了自己的某一个缺点,会让自己直面冲突,从而威胁到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人际和谐。

     而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与真实自己的疏远,我好像不会去倾听自己的声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相信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根据自己理想的意象生活,我其实是个从来就没有自我的人。

    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我其实是个从来没有自我的人!

    陶子说过,人生中有的问题,越早面对,越少麻烦,也越能少走弯路。承认自己没有想象中的漂亮、承认自己某个方面的能力确实欠缺、承认自己存在程度不同的人际交往障碍、承认自己害怕孤单、承认自己没想象中的有思想、有逻辑、有见地……可是再理想化的形象也无法填补生活的空白与空虚。

     现在想想有什么行得通的解决办法吗?

     客观。客观认识自己,承认自己并不那么优秀,也承认通过一步一步地尝试,一步一步地修改,先挑战小的任务、积累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再挑战与自己能力匹配更大的任务。如此,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

    不回避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每件事情的结果都与自己有关,与自己的付出、判断有关。

2、 恐惧

    我害怕考试失败、害怕面试失败、害怕与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交往、害怕过多的暴露自己……生活中似乎总有各种各样的恐惧阻碍自己去追寻真正想要的东西。

    进一步追问,如果我考试失败、面试失败、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鄙视了自己,那又会怎样?考试失败,几个月的准备付诸东流?面试失败,找不到其他工作,只能拿较少的工资、没有脸面见辛辛苦苦培养自己的父母?

    所有恐惧的背后都是对失去的恐惧,并且越是恐惧,越是害怕失去,害怕自己珍惜的东西不翼而飞,害怕知道失去后自己并没有能力改变。如果失去的是我真正想要的,又何必在乎一次的失去,考不过一次再考一次,只是多花费一些时间而已。如果这些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失去了又有什么好可惜的。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了自己的两次经历,一次是小时候在回家的小巷里身上几百块钱被偷了,另一次是前两天自己自己很贵重的一个东西不见了。小学的时候,我失去了好几百块,这么一大笔钱;前两天我失去了非常珍视的一项生活品。但是我发现自己好像并不觉得有失去的感觉,现在回想这些经历,至少学习到一个经验,但你对一件失去的东西无感的时候,可能它对你并没有那么重要,至少可以排除一类自己并不想真正追求的东西(另一个是,我发现我自己能承担失去的后果,去尝试未知就没有那么可怕了,所以当你害怕尝试一件东西的时候,事先了解它的全部后果,评估自己能承受的后果,可能会增加你去尝试的信心)

3、 为什么你无法专心致志、为什么你总是一会儿雄心壮志,一会儿又灰心丧气?

      徒弟:我听说狮子在扑向猎物的时候,不管是大象还是兔子,它都 全力以赴,请您告诉我这是一种什么力量?
     师傅:这是真诚之力,即不欺之力。真诚即不欺,意味着“全心付出”,也成为“全力以赴”……在行动中毫无保留、绝不掩饰、毫无损耗。能如此生活,就是真诚的金毛狮子了。这是雄壮、真诚、专心致志的象征。做人如此便是圣人。

     “当一个人在根本上处于分裂状态时,他不能将全部精力集中于任何一件事情上,他总是同时追求两个、甚至多个自相矛盾的目标。这一过程要么分散了他的精力,要么挫伤了努力的积极性。”

     因此,当自己与真实自己疏远的时候,一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分裂,一定程度的心理扭曲。自我的分裂,在外在表现,又体现在凡事犹豫难以决断;面对问题总是一拖再拖,老是说“没时间”避免做决定,总是坐等时机或是让他人做决定。

    而这种扭曲分裂,即使对单一目标的追求,因为相互矛盾的动机也会阻碍他的追求。一旦你的理想化意象出现,当你要写东西的时候,一方面你是语言大师,应该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但事实上自己并不是预想的那样,这时候可能会很埋怨自己,害怕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所以结果是这两种情绪阻碍了专注认真思考的能力,即使想到了点什么,也派不上真正的用场。而最终的结果是,自己生命的精力,用来建立自信、与他人合作,发展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精力就这样被浪费了。

发散:
1、我们该如何做到专心致志?
     打破理想化意象,承认真实的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强大,学会与不完美的自己相处,才能真正克服人格的分裂,做到专心致志。

2、你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和理想所在?
      理想化意象似乎也可以自己找不到自己兴趣和理想所在的一个根源。因为理想化的意象,我们选择疏远自己,选择逃避去认识最真实的自我。无法与最真实的自己亲近,又怎么会知道这个“自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信任什么、它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本书,它给自己最大的启发可能就在于:重新认识自我。(“自我,是世人最不会刨根问底的东西了。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他拥有的所有东西中,如果被他人知道他拥有自我,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认识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哪怕这个真实的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完美,也肯定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建立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慢慢去发掘蕴藏在自己身上的巨大的力量;学会冒险,放弃曾经给予自己的安全感的态度,进入一种未知的、全新的态度,去经受成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痛苦。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认识你自己——我们都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学着和它更好的相处”的回应

影质 2017-04-13 13:56:40

那如何去打破自己建立的理想化形象呢?

绿子 2016-07-24 17:40:32

好像说的是自己。难道说这也是我们的常态吗?

不肯栖_ 2015-06-14 17:07:55

看的时候恍然大悟,但是可能神经症倾向较严重,时常忘记,时常分裂。

一觉治百病 2014-12-12 17:22:53

LZ,第二遍看感觉结尾不自然,怎么说呢。有种话接不上来,最后来段鼓励的话语。觉得“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认识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哪怕这个真实的自己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完美,也肯定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建立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慢慢去发掘蕴藏在自己身上的巨大的力量;学会冒险,放弃曾经给予自己的安全感的态度,进入一种未知的、全新的态度,去经受成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痛苦”应该删去。

hym10jfm 2014-12-11 21:39:10

写的不错的书评,搂着读进去了,我也要买来仔细读读,看看能否找到自己内心的冲突